■ 本刊特约评论员 曾国栋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近期政策的出台来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头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中国改革的概括性提法,其核心内涵是优化供给结构和满足需求结构。今年中央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针,与十九大关于主要经济矛盾的论断是相呼应的,与2018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指导原则也是有机统一的,其根本是要将化解短期难题和中期制度建设与引领长远预期统一起来,其基本目标是要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和人民,实现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
金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因素。从融资结构看,当前我国直接融资占比偏低。截至2月末,我国社融存量中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7.1%。其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融存量比例仅3.4%,而发达国家直接融资的比重在70%左右。从机构结构看,我国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多,但信贷投放占比偏低。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只有21家,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中的占比达到55.7%。从信贷结构看,国有企业、政府项目和房地产领域占比较高,“三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占比偏低。从产品结构看,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恶意竞争的苗头,难以满足个性化服务及创新属性较强的多元化需求。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深刻,其核心是调整和完善金融供给端的结构和供给金融的方式,着力点是提供更有效的质量型金融供给。具体包括:改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现状,科创板已经成为这场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的占比,增加中小金融机构业务的比重;加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多领域金融业的开放,协同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和定制化金融产品,以积极发展金融科技为契机,驱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盈利模式等创新,提高服务精准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解决金融领域矛盾问题、引领改革发展不断向前的“牛鼻子”,为新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关系金融业自身的前途命运,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重要一环,这场改革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