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 李允凤 通讯员 / 徐艳香
这里有被誉为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
这里有民族风情小镇阿妹戚托小镇和被盛赞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这里有世界唯一距今百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
这里有蔚蓝清澈的光照湖与天然草场三望坪;
…………
这里是晴隆。
近年来,晴隆紧扣二十四道拐这一条旅游主线和龙头引领,围绕吃、住、行、娱、购、游6 要素,推动旅游、文化、宣传、体育、民族、农业六位一体互动发展。立足特有文化旅游资源,以二十四道拐这一世界名片为龙头,发展红色旅游,建成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同时,挖掘和打造以阿妹戚托为代表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以大文化锻造大品牌,以大品牌带动大发展,不断推动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文化旅游市场化,扩大各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通过专项旅游产品带动观光、休闲旅游发展。依托二十四道拐景区,举办汽车爬坡赛、汽车拉力赛,开展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推出二十四道拐五项文化精品,开发二十四道拐综合体验、汽车运动、明清驿道徒步、山地户外运动等主打产品,以此专项旅游产品带动观光、休闲旅游产品同步发展。
晴隆二十四道拐。(卢关文 /摄)
阿妹戚托小镇远眺。(陈亚林 /摄)
积极探索“龙头企业+ 民族村寨+ 家庭旅馆+ 特色餐饮+ 土特产品+ 技能培训”的模式,深入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培育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按照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经营户(农家乐)、客栈质量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全县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目前,已评定乡村旅馆5 家、精品客栈5 家。
此外,随着世界唯一一颗距今百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在晴隆被发现,晴隆着手开展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园区规划建设。
依托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平台,晴隆以会促建,持续推动全县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精品景区,以旅游带动茶叶、薏仁米、脐橙等农产品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步伐。
通过“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扶贫。引导旅游资源要素入股分红,推进旅游与体育、文化、农业、林业、康养、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品牌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助推脱贫攻坚。
2018 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255.9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6 亿元。同时推动了餐饮业、住宿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715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