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为心画

2019-12-12 09:54赵琬姝陈波鲍婷婷
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林散之林先生墨子

赵琬姝 陈波 鲍婷婷

王敬之先生1946年出生于南京,18岁拜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为师,后长期追随著名文史学者王驾吾先生研习《墨子》及先秦文学,自1984年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杭州出版社编审。

走进他的家,古色古香的房间里透着一股清雅之气,墙壁上有很多字画,最为显眼的就是林散之先生亲笔所书的四个字“字为心画”。

话题自然从林散之先生谈起。王敬之先生在青年时期便与林散之、王驾吾、沙孟海等国学大师及书法大家结识,王敬之坦言,这是他人生成长历程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

忆起林散之先生,时光倒流到1964年,那时的王敬之刚满18岁……

王敬之先生说:“经朋友介绍,我有幸去拜访林散之先生。当时林先生家里很多人,我没敢进去,就在门缝儿里偷偷地望着里面的林先生,虽是这样的初见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我带着自己的作品怯生生地第二次拜访林先生,这是一次真正的初见,林先生非常认真地批改圈点我的每一件作品,我被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动并折服了。从每一笔的起承转折到整体结构,再到作品的气韵,他都给我细细地讲解,让我感受到了一位书法大家的胸襟与治学风范。”

“与林老的相识,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书法,再一次从基本功做起。那时候,临摹哪一本帖子他都会给予我中肯的意见。我就按照先生的教导认真地研习并体会着书法的精妙。林先生一直教导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地模仿。先生的手以前受过伤,所以只能用三只手指执笔,有的学生不光在字画上模仿他,就连先生三指执笔都要模仿,先生发现了总是立刻加以纠正。按照老先生的教导我日夜练习,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字里行间永远都有先生的影子。”

喝了一口茶,王敬之先生接着说:“现在我每天都会写一首《千家绝句》里面的诗词,那时候我经常逛潘家园,在一个地摊儿上发现了这本小册子,当时老板要5块钱,我说这个只值3块钱,后来我才笑着告诉他是我写的,算是件小趣事。翻着当年斑驳的小本子,觉得自己和它有故友重逢的感觉。按照农历的节气每天应该对应哪一首诗,我决定全部重新写一遍,用365首诗组成一本特别的台历。就这样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既温故而知新,又把这些优秀的诗词整理了一下,半年下来已经有100多首了,我把这些书法作品保存起来,也是一份人生的纪念。”

“老师时常给我讲如何做学问,他举过一个例子,说黄山谷、苏东坡、秦少游和佛印四人游寺,只见寺庙墙壁上题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诗句,但是末字已经剥落,四才子争相填字补诗,苏填‘润字,黄补‘老字,秦说‘嫩字,佛言‘落字,他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后寺庙的老和尚拿来《杜工部集》一查,原来是个‘湿字。老师就查《杜工部集》是哪一年出的,一查是在宋朝不是唐朝,而且并没有古版,当时的苏东坡22岁,秦少游更年轻一些,当时的印刷技术使得《杜工部集》印了1万本呢,不仅仅苏东坡这样一个天才人物不知道这首诗,其他3位饱学之士也都不知道,所以老师说,也许这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故事。”

听完这个故事,笔者继续问王敬之先生:“您是当代研究《墨子》及先秦文化的专家,您能给我们多讲讲吗?”

听到这样问,王敬之先生连忙摆手笑起来:“首先我还称不上是研究墨子的专家,我的老师王驾吾先生才是20世纪对墨子的一个集大成者,他老人家写了一部《墨子集诂》,在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他老人家找到了很多古集,一个里面的线索断了,就去另外一个卷子里去找,最后都找到了正确的,老人家都给一一校正了,共有200多万字分为上下册,那是很厚的两本书。后来,他老人家要帮助自己的学生,就带着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写《墨子校释》,这是一个普及本,但是这个普及本的影响比较大。有本书叫《墨子十讲》,它里面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有3本比较重要的墨子著作,其中就有《墨子校释》,就这一点来说我感到非常荣幸。后来很多人觉得我在墨子的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我真的十分感慨,如果没有王驾吾老先生之前写的《墨子集诂》,就没有后来我们这本《墨子校释》啊,《墨子校释》里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墨子集诂》里出来的啊!”

说起令他崇敬的老师们,王敬之先生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感慨道:“老师们严谨的做学问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任何一个资料我都要抄在纸上,星期天到图书馆去认真查。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不断地深化了我对书法的理解。”

王敬之先生继续说:“书法的格调与国学涵养息息相关。王驾吾是国学大师,林散之是书法大家,从他们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字里行间渗透出自信,这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自信,这都源自于字外功夫的深厚积累。学书法不能急功近利。贵在坚持,当你用心去钻研它,融入自己的修养,书法会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不自觉地蜕变。风格的形成最终是一种自然变化的结果。”

在王敬之看来,书法及艺术作品最终呈现的是个“人”字。功夫都在书外,人还是要多读书。正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說:“古代的名家名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他们在实践技巧上千锤百炼,在艺术造诣上不断升华,各有奇妙,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涵养的多领域专家,王敬之先生著述了大量的国学、鉴定、书法专著。他善于将经年积累的文学、历史、国学、哲学、地理等多种知识相互融合,这使得他的书法更有格调,鉴赏更加客观,评论更加厚重。

猜你喜欢
林散之林先生墨子
邻居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林散之书学思想视域下草书中的“留”与“滑”探析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人随秋影远 诗共雨声来——林散之咏姑苏诗及其书法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