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君
高考作文在文体上以议论文为主,故写好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但从考场作文来看,有些同学的作文议论比较空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化大为小的方式,使文章上一个台阶。
一、常见的议论空泛现象
议论空泛现象有两类:一是没有结构思路,考生只会单纯地罗列名言警句、拼凑名人逸事,这样的文章需要从立意、构思、逻辑思维训练、素材积累等多方面着手改正。这里主要讨论另一类——文章观点大而全,面面俱到,似乎很有气势,但其实每个层面都不深透。如有一篇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的作文,其提纲如下:
车
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没有车,社会可能会变得一团糟。生活中的我们离不开车。
车作为交通工具,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车还承载着世间的真情。
人们观念的变迁也蕴藏在车来车往之中。
车也蕴含着人生哲理。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考生的作文围绕着材料中“车来车往”引出的四个分句,逐层展开,虽每个层面都能扣住材料,但都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得分自然不理想。
其实,结构清晰,说明作者说话有一定的条理性,也有一定的谋篇布局能力。如果作一些调整,肯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二、化大为小的途径分类
如何调整呢?
我们可以把大的话题或观点转化为小的话题或观点,在大范围中选一个小类,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表达对整体的思考,并且这小的话题或观点最好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或现象。
具体说来,有三种途径可以参考。
1.材料化大为小
有的作文题,明确说可以选择其中部分立意写作,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有一些题不明确说“选择”,但写作时也可以“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这样更易说清楚,如2017年江苏卷作文题,立意可以紧扣最后一句:“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当然,四条观点都写也切合题意,只是不易说透。“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这四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不相互包含,故可以选择其中一条来写。(具体例文见后文《“车让人”折射的信仰》)
需要注意的是,化大为小审读材料要依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必须是并列关系,几者不相包含时才可择其一。如果材料本身是个有机整体,有核心事件、核心立意,就不可化大为小,否则便是断章取义。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就不能只选择其中一句话来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话题化大为小
如果论题比较宽泛,写作时可以将其分为许多小类,再选择其中一类来论述。这个类似哲学中的种概念和属概念,当两个概念是包含关系时,被包含的概念就是种概念,包含种概念的概念就是属概念。种概念必然含有属概念的特点,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符合题意的。如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語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语言”是个很宽泛的话题。笼统地论述语言,中文系本科生都吃力,何况是高中生?更不要说,这道题中的“语言”的含义还被扩大了——“音乐、雕塑、程序、基因”等都作语言讲,一个“……”又意味着无限可能。考生即使抓住“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其中的一个分句来写作,也难以说清楚。
怎么办?
可以选择其中一类语言来讲,如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把思维调动起来,这样话闸便容易打开。比如下面这篇文章,集中论述“社交语言”。
这篇文章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呈现了社交语言的三种情况,并揭露了当前的社交流行病:虚情假意套近乎、附庸风雅充文化、攀比见识显高级。最终以“下次见面,我想听你,说说真话”作结。“见面”意味着“社交”,“说说真话”紧扣“语言”,扣题不能说不精妙。
笼统地论述“语言”有难度,但“社交语言”指向明确,更能激发思考。有没有话说不是以话题大小来确定的,而是由有没有相应的思考和积累来决定的。化大为小,指向明确,更能调动大家的积累,激发表达欲望。写《社交语言》的这名同学,想必关注过这个现象,思考过或阅读过相关作品。将话题化大为小为社交语言,也就与作文题产生了共鸣,加上自己的语言功底以及谋篇布局能力,自然能写出出色的文章。
3.立意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并不只适用于审读材料和话题,对提炼出来的观点也适用。考生可以用添加修饰语的方式,或用隶属于某个概念的子概念替换的方法,形成指向更明确的立意。如201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如果立意为“人要有明知不可言而言之的个性”,那我们可以在“人”前面添加修飾语,写文人/男人/强人应当有明知不可言而言之的个性,也可以用“人”的子概念替换,将“人”指哪些人明确化,写文人/音乐家/书法家/作家有明知不可言而言之的个性。这样,文章的针对性就强了。优秀作文《文人当明知不可言而言之》便从文人入手来写,所列举的反面或正面人物有:郭敬明、鲁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米沃什、艾略特,皆是文人。论述的现象有:“自甘娱乐时代的小打小闹,用作品演绎‘娱乐至死”“在哀歌时代大唱赞美诗”“犬儒主义”。范围小了,反而能将某类人说清楚,将某个观点说明白。
考生甚至还可以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如知识分子梁衡、书法家沈鹏、画家凡·高、作家莫言等。将他有明知不可言而言之的个性写成议论性散文,也很巧妙。2016年江苏卷优秀作文《在无声处谱一曲秋籁》便以音乐家成公亮为写作对象。作者用成公亮的经历来诠释作文题的含义,如无人弹古琴,他选择古琴,“依旧守候在这一片艺术的荒野”;众琴师只弹《高山流水》,他却重谱《文王操》,“让千年前师襄子所作琴谱重现人间”。这是他个性的彰显,也是他创新意识的闪现。文章生动而巧妙,故而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添加修饰语或用子概念替换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主体,中心论点的其他成分也可以通过化大为小的方法将其明确化。比如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如果立意为“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便可以把“观念的变迁”明确化,写某一种观念的变迁。比如下文:
这篇文章把“观念的变迁”明确化。以前“人让车”,车与走路之人代表着不同的权力、地位、阶级,人们的观念是不平等;现在“车让人”,则彰显平等观念,“无关任何身外之物,我们都是同样高贵的人”。
三、化大为小的缘由要点
化大为小是依据考试的特殊性而做的理性选择。从命题的角度来看,要保持公平,就得让学生都有话说。所以,作文话题或观点若抽象,其涉及的现象往往普遍。比如命题如果是关于“移动支付”的,城里孩子有话说,乡下孩子也许不知所云;而如果要求“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则乡下孩子有经历,城里学生恐怕只能望卷兴叹了。为了避免不公平,命题会选择普适性的话题。江苏这几年的作文题:青春不朽、智慧、说话、车、语言,都具有普适性。
要做到化大为小,就需在平时有意识地积累。我们提倡:了解一类社会现象,读透一本书,熟悉一个人。这些准备都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上化大为小。
审题立意中的“化大为小”在操作时要和转移话题区分开来。如写“维也纳的智慧”必须说维也纳的“智慧”,不能只说“维也纳”;写共享单车的思考,必须是共享单“车”的思考,不能是“共享的思考”。《在无声处谱一曲秋籁》说的是成公亮在学琴曲时的个性和创新,而非成公亮传记……
化大为小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适合话题较大的作文题,因为其有切分展开的空间。如果话题本就具体,这种方法则难以运用。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上边开车边打电话,这本就是针对具体事件,故无须化大为小。
总之,化大为小是为了调动我们的积累,激发我们的思考,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合理地运用化大为小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作文在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得分更高。
社交语言
张爱玲曾言:“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我私以为,她还漏下一句,现如今的社交,还须说一些相当像样的话。这类语言自成体系,不妨称其为社交语言。
日常生活场景中就有玩“社交语言”的情况。闺蜜见面,亲亲热热挽了臂膀,上下打量一番,“呀,亲爱的,好久不见,又瘦了!”哪怕对方肚皮上的肉叠三层,也要说:“瘦了”,换回对方羞涩的一笑和一句礼节性的“你也瘦了”。于是双方都感到心满意足,姐妹情谊又加深了一层,可喜可贺。由此可见,社交语言的第一式就是“假”,认真你就输了。
这是普通人的社交语言,不足为奇。当然,文人雅士也自有一套“社交语言”。周六或周日下午,大家约在某个茶吧或咖啡厅,人人手捧《诗经》,或《道德经》,围成一圈,讲些闲话。一人讲起让-保罗·萨特,另一人提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晓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什么,点头就可以了,反正人人都在点头。那边又一人提起了海明威,马上有人接话,他的《追忆似水年华)真是好看,整桌人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大家都是“文化人”,如此一来,真是皆大欢喜,社交语言的第二式:必须深邃,肤浅者不必参与讨论。
面也见过了,茶也喝完了,总该去吃个饭吧。到了某家酒店,点下一堆看不懂菜名的菜,菜上来之前,餐桌是相当寂静的,人人都低着头划动手里的屏幕,半晌上了一道菜,先生淑女们夹起一块抿抿,纷纷发表意见:“这菜好啊,令人唇齿留香,湖州虾仁配西湖龙井,真是名不虚传!”“唉,其实还欠点火候,比不上我在巴黎一家中餐馆吃的,那真叫地道。”转瞬之间,觥筹交错,众宾喧哗,满汉全席也不会这样热闹了。社交语言的第三式:旁征博引,人人都是生活家。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交变成了这副模样?我们用装饰华美的语言来掩饰学识上的匮乏、阅历上的短浅和情感间的生疏。的确,我们不甘寂寞的空闲生活,被社交语言填满;我们不被满足的尊重需求,被社交语言填补。可我们再也不懂什么是社交,我们甘心沉溺于社交语言的华美矫饰里,忘了那一点真心。
叔本华曾言,社交是一种“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的活动,我们骗人也被别人骗,庸俗得很幸福。可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如果欺骗,不如不见。
下次见面,我想听你,说说真话。
“车让人”折射的
几年前,穿过一条马路可是个老大难:车,呼啸而过,其摩肩接踵的程度,真讓人感慨自己的弱势。
几天前,我站在马路边,像往常一样等待车先过。不想那庞然大物却停了下来,司机挥手,请我先过。过去习惯了战战兢兢让车的我,这次却有受宠若惊之感。
车与行人,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路权,背后也隐喻着不同的阶级,出有车、食有鱼者与所谓的常年“11路”自备公交者。
因此可以说,由人让车到车让人,我们经历了一场观念的变迁:无关财富差异,我们实际享有平等的权利。在路上,路权的平等,其实也可算是人格的平等,并且生命的价值比财富更重要。
这一平等观念并非古已有之。车的出现,曾在两类人之间刻下鸿沟:一类坐在车里,一类行在地上。有车者,衣帛食肉;无车者,头发斑白仍负戴于道路。“中国人的错觉在于相信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决定了这个人。”其实哪里只有中国人如此这般呢?艾玛·包法利债台高筑,却仍然强作镇定,命仆人去叫辆好马车,好让她别“露怯”。在这样的情形中,车,是人的地位和财富的结晶。
正如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所揭示的那样,一切表现在生活中的不平等,都来源于观念的不平等。人文主义复兴,直到人权宣言的发布,人都被看作是上帝的宠儿,生而平等,一切后天的权利也平等。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还很难做到,但这个新观念日渐受到重视,并深入人心。
这种生命的平等观在开始阶段可能只是政治领域的考量标准,但当它真正成为社会的基石时,就被发散到生活的细小领域,如人让车,是因为力量的悬殊,而车让人,则是人权平等在路权上的显示。
启蒙运动中,卢梭指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财产。浪漫主义者不否认这一论断,但他们也相信社会有能超越财富、地位的和谐存在形态,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中,以赛亚·伯林描述了这样的现象:“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在他的话中,自由主义和宽容是实现阶层和解、共融共生的途径。从这个论断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车让人,正是富者让渡权力于普通人,然后在阶层间获得互相体谅,进而形成和谐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车让人,不仅是交通法规,而且是人类哲学。
正如生活中离不开车,而车也有高下之分一样,物质条件的差异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抹除,但这绝不是我们否认平等之权利的借口。事实上,当你站在路边,与司机交换一个微笑时,你们实际上已分享了一个恒久的信仰:无关任何身外之物,我们都是同样高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