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饮食习俗说饺子

2019-12-12 06:11王和亿
烹调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张仲景习俗百姓

王和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一个冬至。

冬至节气的光临,预示着真正冬天的到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对冬至的理解概括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因此,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风头盖过了春分、秋分与夏至,民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广东、台湾人对冬至尤其重视,把它看得和岁首”一样重要。据史学家们研究,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2 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冬至节可称中国传统四大美食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时令食品。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棕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至吃饺子等风俗。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其实,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均为冬至节食品,但最受百姓欢迎的美食就是饺子了。如今,时代不同了,节庆的气氛也淡了,但我国北方仍有不少地方农村家家户户冬至杀猪宰羊,或在市场买肉包饺子,冬至吃饺子的传统民间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饺子,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三国时期,魏国人张辑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曾提到这种食品。南北朝时颜子推称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形。饺子在古时有称“牢丸”“扁食”“粉角”“饺饵”等称。

“冬至饺子夏至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变迁,在我国民间中,冬至节和夏至已经算不上大节日了。但是,在中国广大地区及老百姓生活中,一直传承千百年至今不变的冬至饺子夏至面饮食习俗。古时,冬至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饭。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中国百姓,生活在天寒地冻的冬至时节,吃上一顿既带皮又有馅的饺子,特别是刚刚出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心中会感受一种生活的幸福。此外,有的地方还特意吃一点青菜,绿色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冬至之后,阳气生发的时候,吃青菜也是希望春天快点到来。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符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法则,既可补养身体,又能大饱口福。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要吃水饺。”这种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不忘“祛寒娇耳汤”之恩。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撰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年轻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年龄大了,告老还乡。还乡时节,正值冬季,寒风刺骨,河水结冰。在回家的路上,张仲景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个个面黄肌瘦,饥寒交迫,衣不遮体,有好些百姓的耳朵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便让其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为了救治乡民冻疮,从冬至那一天起,一直到年三十,专门舍“祛寒娇耳汤”,即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等食材,一同放入锅里,加水熬煮至熟,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成碎末,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入锅煮熟后,分给前来求药的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百姓吃了“娇耳”,又喝了“祛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冻裂的耳朵治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百姓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品。为了区别祛寒娇耳汤”中的“娇耳”,百姓们将它称为“饺耳”、“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的中國传统节日——冬至,天长日久,成了习惯。从此,民间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而饺子早己成为百姓生活中最常见、最爱吃的美味食品。

猜你喜欢
张仲景习俗百姓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百姓腰包更鼓了
善良的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