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战略,强调中国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国家整体开放的谋篇布局来审视,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中,笔者认为,向北开放在现实中仍属于“短板”。因此,从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角度考虑问题,迫切需要提出“中国向北开放”的命题,此乃新时代推进对外开放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8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沈阳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提出“全面全方位振兴”。
笔者认为,“全面全方位振兴需要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开放”,这里强调“系统”思维。而“系统性”,一是离不开继续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新动能培育,以加快形成新体制、新供给、新要素组合和新主体构造。二是全面全方位振兴必然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在新的格局下,东北地区欲实现“对外开放”+“南北互动”,则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形成的封闭式思维定式,解放思想,积极融入东北亚,包括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认识到, “一带一路”并不是中国一国的“独唱”,而是多国的“大合唱”,大合唱里包括东北亚六国。
除了对外开放,还有东北地区对内开放“南北互动”问题,即如何与京津冀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对接和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的发展态势表明,中国东北欲在全面全方位振兴有所作为的话,必须有全方位感,加强对外和对内的开放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向北开放”既是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应该采取的新举措,也是新趋势。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向北开放的经历,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东北有几个大的少数民族(肃慎、东胡、秽末等),后来有“扶余”“高句丽”“沃沮”以及“渤海国”等多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笔者在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天福街上看到一个标记——“大唐王朝通往渤海国丝绸之路经过地”,有石碑为证,虽然不是当时所立,但它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意味着向北开放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我们的古人早就从中原向北開放了。以那时的“渤海国”为例,其疆域比现在的吉林、黑龙江要大,一直到今天的库页岛和朝鲜半岛一部分。古代这里的丝绸之路说明:中国向北开放已经绵延2000多年的历史了。上述古往的彼此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其经验应该借鉴。
世界正在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东北亚来说,其一,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某种缓和趋势(两次“金特会”、四次“习金会”、一次“普金会”),尽管距离“无核化”还有艰巨路程,且中间还可能有某些挫折,还有某些不确定性,但总的来说,东北亚外部环境正在趋好,东北开放发展出现新契机是可以预期的。其二,俄罗斯因与北约的关系紧张,西进受阻,在这样一个遭受“西部挤压”的状态下,俄罗斯必然强化“东向战略”,这给中国带来发展机遇。其三,中日关系虽然曲曲折折,但总的看也将缓和。其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无法再回到贸易摩擦之前的状态。不论是谁当美国总统,美国已形成一个新的对华看法,就是所谓“战略竞争(防范与遏制)”。对此,我们要有思想准备。
总之,国际新变局需要新构思、新布局。就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而言,应“东西联横欧亚,南北合纵美俄”。美俄各自分量不同,但用得灵活、得当,可以分别施以战略制衡。这里提出“向北开放”,即是在新的条件下,我国对外经济开放“合纵连横”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组成部分。基于此构思,建议打开北部多个通道,尽快与朝鲜的“经济建设大进军时代”、韩国的“新北方政策”、俄罗斯的“新东方政策”、蒙古国的“光明之路”以及日本的发展战略协调对接。
(摘自《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