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公民认同教育的方法和意义

2019-12-12 21:02刘珍池
职工法律天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客体公民政治

刘珍池

(510000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广东 广州)

当今中国,进入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和矛盾期。内有传统的深厚臣民文化积淀不易消除,外有世界全球化大环境带来多元文化的冲击难以避免。因此,在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认同的大背景下,思考公民认同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公民认同的内涵

认同即承认、认可的意思,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公民认同,即认同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公民认同的客体没有统一,要求各异,基本内容包含公民的身份地位问题、公民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问题、公民对社会对法律制度持何种情感态度问题。公民认同是一种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的内化过程,是对国家赋予其公民身份地位的认识和承认。

(一)公民对内在自我的认同

公民自我认同,就是对什么是公民、我是不是公民、公民该做什么的自我领悟和定位。公民的自我认同就是一种政治意义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愿不愿意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以及自己达到要求与否。

(二)公民对外在社会的认同

公民社会认同是作为公民身份的个体对于国家政治制度、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等的认同和接纳。公民社会认同产生的结果便是公民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规则的服从和遵守,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公民社会认同是公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公民对政治国家的认同,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公民达成广泛社会共识并合力完成社会建设目标的心理及行为选择。

公民是构成国家的根本要素,公民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合法存在的前提,只有取得了普遍公民社会认同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公民认同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特定的阶级政党把希望推广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政治制度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旨在促使其思想行为符合阶级政党需求的实践活动。

公民认同教育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的教育。公民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公民认同教育的目标有二,一是公民自我认同,即教育引导公民重新认识和接纳其作为国家公民的自我身份;二是公民社会认同,即教育引导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制度、文化、价值观保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公民认同教育包括对公民进行关于国家、民族、社会、政治、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公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前提是价值认同,是对某种行为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的认可。缺失价值认可的认同是表面的认同、虚假的认同,不牢靠的认同,因此在进行公民认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生搬硬套、强行灌输的说教活动,而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该如何加强公民的认同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即公民认同的主体、公民认同的客体和公民认同的中介。

(一)公民认同教育一定要从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

认同的形成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主体已有的相关知识、情感和观念,另一方面是客体释放的信号,二者会进行融合渗透,然后产生新的认知和情感。所以公民认同的主体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认知。要使政治思想快速普及和被公民接受,首先要尊重公民的主体认知地位。公民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独立个人,不是被动接收思想灌输的存储器,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分析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立场,以及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搞清楚这些态度和观点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影响其对外来信息判断和接收的主要干扰因素。在了解了认同主体的基础之上,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二)公民认同教育的客体一定要注重民主性和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多样,但关于公民认同教育的内容却广而不深、泛而不精,且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纲里还没有明确关于公民认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作为一名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应该走在教育教学的前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快更有效的发展。笔者认为,公民认同教育的客体可以分为两块,一是公民的自我理解和社会对公民身份的定义;二是公民对国家制度、政治结构体系,以及对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可与否的问题。虽然我们承担着宣传教育以及帮助内化这些客体内容的使命,但是我们更应该追求对科学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探究,努力把我们的教育客体内容科学化、真理化、前瞻化。

(三)公民认同教育的中介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和灵活生动

认同中介是指认同客体作用于认同主体的途径和方式。这种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我们从一个人的整体成长发展过程来列举,主要会经历这些认同中介:家庭成员、学校集体、工作单位群体,以及更大范围的外部环境如舆论媒体、社会宣传、人文环境等。除了这些大众化的认同中介,还会有各种因个人喜好而选择的社会团体组织和同类群体活动组织等小中介。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个体的思想和认知必然与其身处的社会群体产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靠学校教育,应该同时组织好所有认同中介同时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让公民认同教育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才能取得阶段性的实质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公民认同教育的意义

公民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目标是使公民的情感、态度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是对公民行为的一种精神引领。加强公民认同教育可以对公民的行为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公民树立权利意识,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人民心中只有服服帖帖的臣民观念,缺乏社会参与的公民意识。人们不知道自己拥有政治权利,也没有政治参与的觉悟和热情,人们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跟自己无关,人们不主张权利,认为权利只是当权者的游戏。在臣民文化中,人们潜意识中只有服从和屈服,只期待幸运的降临而不懂得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参与和争取。而公民认同教育下的公民则会形成权利公民的意识,可以使公民的自我认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以重塑个人作为公民的形象,局外人意识消除,社会主人翁意识产生,公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具有公民意识的人是一个主动联系社会、参与社会的人,他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担当和责任,公民自我权利的认同使公民更具有理性和纪律精神。

(二)公民形成义务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公民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唤醒人们的权利意识很重要,同时强调公民的义务意识同样重要。公民义务除了一些普遍要求,更多的是对承担各类角色的特殊义务要求,角色与相应的行为模式相结合,是社会对该角色的行为要求和期待。义务公民是具有责任意识的公民。责任是分内应做之事,并对未尽责任之行为产生谴责和制裁。责任多种多样,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自然负责等,这些都是公民认同后自觉产生的责任意识。

(三)公民政治素养意识增强,把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公民的政治素养是保障社会政治秩序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的良好首先是人的良好,要发展良好社会,必需要重视公民素质的提升。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设计很重要,却也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而公民的素质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虽然我们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问题仍然很严重。不得不承认,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而公民素质修养却没有跟上是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方向,要想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富强的国家,必须重视公民素养的塑造,提高公民素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只有公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保障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国家的各个阶段目标得以实现。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会导致政治社会化不足,带来的不良反应则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力不够,个体主张价值多元,过于强调个体自由而偏离主流意识,使社会既定的秩序产生不安和动荡。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公民认同的关键期,在此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及时肃本清源、拨乱反正,去伪存真,帮助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形成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公民认同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教育,而是在认同——怀疑——再认同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实践者——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做好进行长期教育、反复教育的准备。

猜你喜欢
客体公民政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议犯罪客体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