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磊
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体育课能力支持感和三重效能对大学生课外锻炼产生影响的心理路径,本文针对前人研究不足,构建了三重效能跨情境迁移修正模型。笔者选取306名大学生进行量表测量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能力支持感预测了其三重效能的发展;体育课三重效能可跨情境预测课外锻炼相关效能的发展;课外锻炼的任务效能和调度效能通过行为控制感对课外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调度效能直接预测了锻炼行为。
关键词:能力支持感;三重效能;任务效能;调度效能;跨情境迁移;锻炼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中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缺乏锻炼是造成我国大学生体质不良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67.2%的大学生,无法做到每周9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的锻炼,42.6%的大学生,无法做到每周锻炼3次,远远低于国内外的推荐锻炼标准。在我国,有关部门提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给出的成人锻炼标准是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中高强度锻炼。因此,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参与者
研究参与者来自河南平顶山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笔者使用网络问卷对30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91份(平均年龄19.78,SD=1.05;男83人,女208人,大一110人,大二181人)。他们每周上一次体育课,时间1.5个小时,每学期上18周。
(二)测量工具及语言等值性处理
1.能力支持感量表
本研究使用学习氛围问卷(Learning Climate Questionnaire,简称LCQ)的PE修改版本,来评估被试感知到的体育教师对他们能力需求满足的支持程度,共4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经检验,保留全部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α=0.873。
2.PE三重效能信念量表
学生的PE自我效能、他人效能和推论效能信念,使用由Jackson和Whipp等人开发的三重效能量表进行评估。每个方面包含9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经检验,删除了载荷过高或存在共线性条目。每一个变量打包后的条目均为3条,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PE他人效能=0.933,PE关系推论效能=0.920,PE自我效能=0.922。
3.休闲锻炼的三种自我效能量表
学生对自己休闲时间锻炼的任务效能、应对效能和调度效能的评价,使用的是Rodgers及其同事开发的一种修正版本来衡量的,每个方面包含3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经检验,保留所有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LTPE应对效能=0.881,LTPE调度效能=0.924,LTPE任务效能=0.956。
4.行为控制感量表
本研究使用行为控制感量表的修改版进行测量,共3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经检验,保留所有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07。
5.锻炼行为测量表
本研究使用Godin和Shephard的休闲时间锻炼问卷的修改版进行测量。具体来说,我们要求了解学生上个学期平均每周锻炼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以及大、中、小强度所占的比例。并对强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举例,如中等的(即,使你流汗,让你的心跳快,但不是疲惫的锻炼)和大强度(即使你汗水很多,使你的心跳非常快的锻炼)。本研究选择排除小强度锻炼活动,因为研究关注的是中等以上强度的锻炼参与度。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法对假设进行检验。调查所得数据全部用SPSS软件录入,并运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使用AMOS 23.0对拟建模型进行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PE自我效能与PE关系推论效能之间,以及PE他人效能与PE关系推论效能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70),有导致共线性的可能,这或许是由于体育课三重效能3个子变量之间本身就可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PE推论效能与PE自我效能的测量条目措辞非常接近,并且是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测量造成的。所以,有研究建议最好分离这三个变量的测试时间点。
(二)修正模型的检验
本研究使用已建立模型拟合标准,即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CFI)、Tucker-Lewis指数(TL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等评估模型拟合水平,并使用CFI/TLI>.90和RMSEA<.08作为紧密拟合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本研究拟建模型拟合良好,修正模型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三)修正模型验证结果
从模型验证结果来看,模型最终解释了46%的课外锻炼行为控制感方差和34%的課外锻炼行为方差。学生的能力支持感显著预测了PE他人效能和PE推论效能,并间接预测了PE自我效能,这一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1;另外,PE自我效能跨情境显著预测了课外锻炼任务效能、调度效能和应对效能的发展,支持了研究假设2,也再次支持了效能感知具有跨情境迁移的可能性。然而,对于假设3,结果发现只有调度效能直接显著预测了课外锻炼行为,任务效能和应对效能路径都不显著,所以,研究结果只是部分支持了假设3。研究结果还显示,只有调度效能和任务效能通过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了课外锻炼行为,而应对效能的间接预测效应不显著,这一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4,也说明了行为控制感具有的中介作用。这些结果清晰地展示了体育课能力支持感和三重效能对课外锻炼行为发挥影响的具体路径。
(四)课外锻炼效能感知跨情境迁移的相对贡献
为更清晰展示每条路径跨情境迁移对课外锻炼行为发挥影响的相对效应,笔者列出了模型效能感知跨情境迁移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分解结果,并统计了每一条路径的相对贡献(重合部分未加计算)。通过任务效能路径的迁移对课外锻炼行为的影响力最大,占三者总和的54.66%,并且任务效能还可以对调度效能和应对效能产生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任务效能可能在迁移过程中起到了较为基础的地位;其次是通过调度效能路径的迁移对课外锻炼行为的影响,占了44.92%;应对效能路径的贡献最低,仅占了0.42%。
四、讨论
(一)能力支持感显著预测了体育课三重效能
关于能力支持感作用的发现表明,在体育课堂上,当学生体验到自己能力得到有效增长时,可能会逐渐增加他们对教师能力的信任感。并且,表现出较好的能力支持的教师所具有的赞赏、个性化关注和支持性反馈,可以被学生感知为教师对他们的能力高度确信的标志。根据本研究结果,这些关系效能的增强将导致后续一系列相关效能感知的积极变化,并最终增加学生课外锻炼的行为控制感和锻炼行为。这意味着最佳的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可能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行为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体育课三重效能跨情境迁移效应得到验证
与先前研究一致,在PE情境中,学生的他人效能和推论效能对自我效能信念产生直接影响。在高校PE背景下,体育教师拥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权威,推论效能推理可能主要作为一种诊断信息的形式,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而学生对教师能力的高度认可,可以作为榜样力量或替代经验,成为自我效能的重要来源。
在三重效能跨情境迁移方面,作为三重效能的核心PE自我效能跨情境预测了另外课外锻炼三种类型效能感知,这一结果支持了效能感知跨情境迁移可能性,并支持了将效能迁移划分为三条分路径的可行性。
研究还发现,在这三条跨情境迁移的路径中,任务效能的迁移对调度效能和应对效能存在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能对整体效能感知的迁移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可能与体育课程特点有关,体育课程要学习许多技能,能否掌握这些技能,对学生后续参与课外锻炼的信心建立影响非常大。
(三)休闲情境效能感知对锻炼行为存在着直、间接影响
课外锻炼任务效能和调度效能,通过行为控制感对锻炼行为产生了间接的预测效应,另外,调度效能对课外锻炼行为存在一个直接预测效应。这与Jackson和Dimmock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能否成功采用和维持期望行为的关键因素,不仅包括对执行活动能力(即任务自我效能)的信心,还包括对自我调节能力的信心(即自我调节效能,包括调度效能、应对效能等)。遗憾的是,本研究未发现应对效能对行为的影响,这可能反映了学生进行锻炼的障碍对其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大学生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反映了调度效能在调节效能中起到了更核心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扩展了前人研究,支持了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能力支持感知和三重效能对课外锻炼各效能信念、行为控制感和课外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表明了体育课和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课外锻炼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展示了这种影响得以发挥的可能路徑。
参考文献:
[1]范广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基于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的比较[J].中州学刊,2014(3):75-77.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J].青少年体育,2016(5).
[3]郭建军,杨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