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26年前,原本失学的她成为邓小平爷爷捐款资助的25名同学中的一员,重新回到渴望已久的校园;
19年前,她从田东民族师范毕业,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广西百色平果县希望小学任教,以青春热血点亮更多农村孩子的希望;
14年前,她当选为希望小学校长,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她选择带领学校继续创造农村教育的幸福花田,让更多青少年圆梦学堂、健康成长……
她就是壮族女孩周标亮。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她以实际行动将“希望”传递给更多孩子和家庭。11月21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办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报告会,身着广西壮族民族特色服饰的周标亮与众多爱心人士欢聚一堂。当她完成自己的演讲走下台时,身体依旧激动得颤抖。她说:“很激动,挺不好意思的,没有控制好,从开讲的那一刻起,往事一幕幕闪现在脑海中,感动、感恩的心情难以抑制。”
周标亮1981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凤梧乡,家人世代务农,环境闭塞,生活不易。1992年,一场大火不期而至,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添风霜,小标亮不得不离开学校,那时她刚上小学四年级。
这一年9月18日,由“希望工程助学基金”资助建立的小学在凤梧乡仕仁村落成,仕仁村小学也由此更名为希望小学。这是全国第一批、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
失学的那段时间,小小年纪的周标亮经受着煎熬,她总是盼望着,盼望着,有一天,父母告诉她“能上学了”,她甚至多次跑到学校里,在墙边默默听课……直到1993年的一天,周标亮的班主任来到她的家里,带来了一个让她雀跃不已的好消息:青基会把邓小平爷爷捐助的5000元捐款用于他早期战斗过的百色革命老区,周标亮和其他24名同学获得了宝贵的读书机会。
而邓小平,“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捐款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单位、集体和爱心人士纷纷为百色地区的希望工程奉献爱心,不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也慷慨解囊。许多像周标亮这样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而他们的人生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伟人的力量一路伴我成长,催我奋进”,在学校里,周标亮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非常勤奋。1997年7月,她考入百色地区田东民族师范学校。周标亮始终铭记,正是希望工程的帮助,才有了一步步不断成长的、更好的自己。“虽然我家里是世代務农,但我喜欢当老师,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要实现的职业梦想”。梦想触手可及,而她立志要帮助更多人。
绿叶不忘根的情谊
读师范期间,周标亮依然刻苦地学好每一门课,“我们上的是‘普师,培养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连简笔画、音乐都会教,这期间,我还学习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之前的都是‘不懂话,别人是听不懂的,特别感激师范的学习经历”。
2000年,周标亮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选择回到母校、平果县希望小学当一名老师。“再重新回到母校,我也有过纠结,但我的成长经历让我一定要回来,这样内心会比较踏实。母校缺少年轻老师,家乡的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我要回报曾让我上学的地方。”虽然当时没有编制,一个月仅拿100多块钱的薪水,但希望小学那间的三尺讲台,是周标亮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她回报社会的新起点。同年,她被希望工程选为“希望之星”,并远赴悉尼参加奥运会青年营活动。荣誉之外,她总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在希望小学里,周标亮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比如游戏与上课的内容相结合、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学习理解课文。她还针对山里孩子们普遍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加大拼音教学力度。周标亮的课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就连上体育课的学生也总会被她的课所吸引。
为了鞭策孩子们的学习,周标亮常常去做家访。“对于我们山区老师来说,家访其实是家常便饭,在家访中,孩子们更能够感受到你是真的关心他、注意他,老师和学生的心也会贴得更近,我们发现学生有什么具体的困难,也会和学校及时沟通来解决。”
2005年3月,凭借出色的教学工作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周标亮当选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开始和学校的老师们共同推动学校向着更好的未来发展。那时她才24岁。
今天的平果县希望小学,基础设施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学生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食堂,也有了终于可以提供热水的太阳能设备,也来了可以教英文的老师……周标亮有感于这些年的变化:“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很大,社会上爱心人士对助学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我们发布的求助信息,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回应。整体来说,现在没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失学的原因也更加复杂。”
早在周标亮上任校长初期,她还有了一个外号——“化缘校长”。稍显窘迫名字的背后,是她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无悔誓言,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有学可上,她一次次颤抖而坚定地叩开了一扇扇陌生的门。
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报告会上,周标亮讲到第一次踏入平铝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时的场景,“双手无处安放,讲话结结巴巴,还满脸通红的我,在表述完来意后抿着嘴大气不敢出……”尽管第一次“出征”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成果,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从“难为情”,练就所谓的“厚脸皮”,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组织、个人……
2008年,周标亮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在百色市平果县传递第一棒圣火;2009年,她参加共和国60华诞体育成就彩车的游行……周标亮谦逊而自省,她说,“这是希望工程带给我的荣誉,也是对我的鼓励,鞭策我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2010年12月,周标亮获得任命,担任平果县教育局副局长,她更忙了:开展教育扶贫,在控辍保学上和乡镇同事一起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推动城区优秀教师和乡镇教师互换岗位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乡镇学校教学水平;寻求资助,改善更多乡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周标亮表示,现阶段,解决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的退学问题,是精准扶贫中最棘手的工作之一,虽然现在“因贫失学”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但要关注学生的厌学情绪。“我们会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走访调研之后,按照实际需求鼓励他们接受教育,比如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我们会帮助他们去县里的职业教育中心参加技术培训,学得一技之长;年龄小的孩子,我们会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就近入学。”周标亮介绍道。
在周标亮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更加多样,针对特教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开展社团活动,设立帮扶基金,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等。“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来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育过程中,尤忌‘分数论,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缓解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如周标亮所期望的,“再也不会落下一个孩子站在教室的窗外流泪”,随着希望工程“助其志,扶其能”的蓬勃发展,新农村教育不断跨入新的征程,明天的太阳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