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1982年,从时任眉山县县长、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路县长”的徐启斌在全国交通现场会议上呼吁、推广“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流传广泛的话开始,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质工作便始终被党和政府当作重要的三农工作来抓、推进。
三十六年过去了,以铁路、高速公路、水运、民航等为代表,我国交通领域发展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可是,农村公路发展依然存在着基础不牢固、区域发展不平衡、养护任务重且资金不足、危桥险段多、安全设施少、运输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这成了我国交通领域大发展、均衡发展的短板。
2014年3月4日,“四好农村路”这个概念被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后,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开始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作了2015年至“十三五”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
从此,“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条条状如丝带、似神来之笔的农村公路蜿蜒、铺展在山川、平原和大河之上,深入到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民的心肺之间。
中央政策持续推进
2014年3月4日,“四好农村路”这个概念被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后,党中央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作了2015年至“十三五”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交通运输部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组织开展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农村路”建设。
2016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在总结经验,特别是成功经验所提出的,要继续努力,认真落实,久久为功。
2016年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的“八个100%”。
2017年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四好农村路”督导考评办法》。
2017年8月24日,首批5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上受到表彰。
2017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交通运输部等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2018年9月16日至17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全国“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上授予北京市通州区等30个区县2018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光荣称号。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加强村内道路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本刊记者调研、采访过程中,“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在全国开展、尤其是117个国家级示范县对已取得成绩所做的各种宣传已经深入民心。
农民在翘首期盼自己家门口的那条泥泞之路也快点华丽转身,期盼自己种养的农副产品也能搭上“快车道”,走出大山,换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但是,思想禁锢、资金缺口问题等仍然普遍存在。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政府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时曾经做过一份详细、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
一、原农村公路等级低。有私家车的家庭占整个村常住居民的1/5,农村汽车和非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提升。节假日期间在外人员返乡,村里有私家车的家庭达到1/3甚至半数以上,难停车、难会车、常堵车等这样的“城市病”在农村不断上演,农村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等问题充分暴露。
二、安全隐患多。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农村公路只是在原来的乡间土路上铺上柏油,线形和宽度都未调整,很少设置或没有设置交通标志标线,而且大多数农村公路没有机非隔离,造成在交通高峰期间行人占据道路主要通行空间,给通畅行驶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威胁行人安全。由农村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居高不下,农村交通安全事故占比高达80%以上。
三、抵御风险差。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等级低、路况差和灾害多等问题,多数乡村公路不仅路面低级,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断头路,公路沿线的桥涵、防护及配套设施明显薄弱,承载能力不足,排水不够通畅,抗灾能力差,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蚀和破坏,水毁情况经常发生,如湖大线遇有暴风骤雨时经常发生塌方。
四、工程推进难。农村公路建设涉及环保、国土、规划和财政等多个部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程序复杂,公路用地审批难、部门协调多、时间跨度大,给农村公路建设前期加大了难度;建设资金缺乏,省级补助标准不变,地方财政资金配套不足,如三年行动计划中路面大中修实施任务,每年只能按总里程5%的比例进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四好农村路”的又一大因素。
五、专业人才缺。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现有路政巡查人員和经费投入与任务需求不相匹配,巡查力度和频率明显不够,许多超限超载车辆绕道农村道路通行,造成农村公路损毁严重。当地群众缺乏自觉性,侵占公路、损坏公路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区路政管理人员编制与成倍增长的管养里程有所脱节。养护人员少是一方面原因,缺乏会创新、懂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是一大因素。
这些都是实际问题,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
前段时间,有媒体刊发了山东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的一篇万余字讲话,文章标题为《山东一市委书记震撼发问:感觉跟南方不在一个时代,究竟该向他们学什么?》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
起因是今年3月8日至13日,惠新安率潍坊市党政考察团到嘉兴、泉州、宁波、苏州、南通五市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考察归来,3月14日至15日,召开了全市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快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会,惠新安就是在这次研讨交流会上,作了上述万余字讲话。
惠新安面对差距,用了“恐惧”这个词语,是他的心里话,也可能是一种对干部的激励。
其实,类似的危机感和讲话起始于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刘家义曾在2018年2月22日做过一次讲话,当时被外界解读为“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作为在中国执掌第三GDP大省的一把手,刘家义对山东的发展现状心急如焚。
刘家义提出的方向是“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山东的重化工业占比过大,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全国能排上号的科技企业太少,确实需要补上这块短板。
只是,一个综合试验区恐怕还不够,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予以积极应对,认真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山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8年,“凤岐模式”事件也曾被炒得沸沸扬扬。
凤岐茶社发源于山东但却成长于浙江,公司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孵化农业公司。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山东却难以落地推广,即使有院士专家的《建议书》,而且《建议书》经过山东省四位省领导批示,但“凤岐模式”在山东落地推广仍阻碍重重,以至于最终需要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广播电视台的相关报道上做出重要批示。
凤岐茶社落户乌镇4年,借助乌镇峰会效应,在全国布局了13家众创空间和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共有280多家企业入孵、3000多家企业入库。
一个本该在基层通过正常运作和流程就完成的工作,却需要惊动省委书记,本身就是问题。更进一步说,是观念落后和机制灵活性、主动性不够的表现。
那么,浙江的效率是怎样的呢?凤岐茶社负责人说:“我们到乌镇后,事情最多只需要找一个人就可以办好。我把问题提出来,基本上就在两天内就会有相关部门来反馈,很快落实好。”
这就是目前山东与浙江的差距,效率的差距,执行力的差距。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从来不缺方法,更不缺人才,缺的是敢于勇往直前的魄力与一丝不苟的执行力。
同样,“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在面对类似于婺城区政府调研结果时也仅是欠缺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欠缺魄力和执行力,而不是办法和人才。
串起美丽新农村
反过来头来,本刊记者在辽宁绥中、山东沂南、江苏丹阳、云南陆良等等走访时,确实被那一条条串起一个个乡村的美丽公路所震撼。
8月16日、17日,由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公路局主办的“我家门口那条路”江苏展示周活动走进江苏丹阳。
2018年,该市被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联合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近几年,丹阳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打造“农路+”模式,创出“镜彩农路,丹凤朝阳”农村公路品牌,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成效。
据悉,2013-2019年间,丹阳市共计投入44亿元,完成新建县道里程52公里,农路提档升级改造600.132公里,危桥改造72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70公里。
全面建成农村客运站6座,首末站14个,农村候车亭829个,开通镇村公交线路28条,建立起了以12个建制镇为镇村公交中心节点,连接周边相邻乡村为片区的镇村公交区域性网络,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镇村公交的全覆盖,为百姓出行提供高品质服务。
该市不断推动农村公路与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新司线、丹宝线、丁新线、丁延线、生态大道、访上线等一批“四好农村路”。立足城乡全域发展,城乡一体,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镜彩农路,丹凤朝阳”农村公路品牌建设发展,打造眼镜之都的农村公路大格局。
目前丹阳市农村公路品牌建设主要打造了长达60公里的西部环线,由“辉映朝阳”“杉水乡韵”“田园牧歌”等7个主题串联构成,勾勒出一幅“路在树中行,人在画中走”的美丽画卷。
全线道路标线统一、配套景观特色不一、沿途民居整洁、绿植生态多样。
民间文化广场、农耕节气长廊、彩绘墙等特色节点,让公路文化融入地方特色,加速了丹阳由“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由“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
而且,在經验介绍时,丹阳市还将根据积累的经验,做好远景规划,打造东部环线65公里,进而拓展至全市,确保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形成“一路一风景、一线一特色”“畅洁绿美安”的通行环境,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该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每一条道路的相继建成也孕育了一大批功能性的物流园区、农村物流点,让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越发顺畅。让以司徒镇生态园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了田埂地头,走向了城市各个角落;让极具代表性的茅山老区---延陵镇拨云见日。
涌现出九里季子庙特色文化景区、“最美乡村”称号的九里新村、特色有机稻鸭大米、始建于南宋的“中国传统村落”柳茹古村落、建于民国初年的贺甲战斗纪念馆的红色旅游景区等一系列特色亮点,更是让延陵获得了“特色旅游古镇”“现代农业重镇”的美誉。
丹阳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处负责人介绍说,不论在“建、管、养、运”的哪一个阶段,都始终紧扣“安”来做文章,结合实际,创造性提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丹阳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桥梁管理新思路,建立桥梁管理及健康系统,对所有农村公路桥梁建立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健康安全监测。
该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路政养护联合巡查机制研究,推行了“路政中队驻点办公”“路长制”“路面巡查与案件查处分离”等制度,同时还积极探索“公路群管网络模式”,结合就业帮扶、脱贫增收,主动开发了一批乡村道路保洁员、公路养护工等公益性岗位,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比如,延陵镇选聘了38名乡村道路保洁员,负责85条乡村公路的养护保洁工作,确保农村公路“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养”,保持全市公路的安全畅通。并多部门合作合力做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及平交道口渠化改造工作,做优路域环境,建实应急体系,筑牢生命防护工程,全面打造农村平安放心路,实现“村村通”到“路路安”的优美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