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大通的布局存在,不只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体现在以交通、文化、旅游、医疗等方面相加的方式,为人民带来更多选择和福利。从2013年自貿试验区工作启动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究其根本:自贸试验区集中了其深刻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
自贸试验区是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也可以说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不仅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从自由港发展而来,常设在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地区,尤以经济发达国家居多。当代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
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内国家易于就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产生实效。同时,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富有成效,也激发了更多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就地区或邻近国家而言,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邻近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人员往来与物流便利、语言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等多种有利条件。因此,邻近国家和地区间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来扩大和加深经济合作以获得互利双赢的效果,其效果比参加多边贸易体系带来的利益要更明显一些;在加入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缔结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推动各成员国内的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可以借助更多外力来推进国内改革;20世纪90年代一再发生的地区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证明,在同一地区国家之间,危机蔓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响也更为强烈。因此,加强地区内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而且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三年后的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去年10月,总书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再作重要指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6年来,各自由贸易试验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于突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国,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11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海南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4万家。2019年1至6月,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实现高速增长,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1%。
探其根本:时代背景与政策叠加是扛重任、再发力之扩容
在距离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运作近6年之际,国务院于近期印发了《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统称《总体方案》)。由此,经过前期四个阶段的探索、规划、建设,扩容后的自贸试验区,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致力于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节点,《总体方案》的出台承载着极为重要意义,既凸显了我国政策亮点,又为未来将如何根据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点亮明灯。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8月2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说,《总体方案》是根据中央赋予各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地方特点,突出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扩大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四个方面。“由于自贸试验区的开放优势、制度优势、环境优势,现有12个自贸试验区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外国投资者包括欧美投资者都对在自贸试验区开展投资非常感兴趣。今年上半年,12个自贸试验区吸引外商实际投资近7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达14%左右,这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多,较全国增速7%的水平高出将近13个百分点。我们相信,这6个新设自贸试验区也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王受文介绍。
而此次扩容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背后长远、细腻的深意则更柔中带刚地彰显出我国崛起之雄心与大略。
——经贸规则加速重构 彰显中国开放决心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所所长崔卫杰表示,从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来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主要基于以下背景设立:一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全球经济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需要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彰显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2019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需要通过设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自贸试验区设立近6年以来,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需要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在更大范围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贡献。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当前,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给世界经济增加了较多不确定性。此时新设6个自贸区,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是在基于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等试点经验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威则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需要我国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差异化试点经验,取得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以创新引领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立足差异化 兼具“新深广”
纵观《总体方案》全文,新设立的6个自贸试验区充分考虑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和要求,积极进行差别化探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崔卫杰认为,如何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重要问题之一。新一批自贸试验区针对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政策设计。
“比如,山东、江苏、广西等自贸试验区,针对创新驱动发展专门进行了政策和制度设计;河北等自贸试验区针对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专门进行了政策和制度设计;各个自贸试验区在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内外高度关注、跟高质量发展高度相关的环境构建上,也都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崔卫杰说。
同时他表示,《总体方案》突出了差异化的试点任务,特别是实现了向沿边地区的突破。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新增了广西、黑龙江和云南三个沿边省份,推动形成了“1+3+7+1+6”共18个、沿海沿江沿边全覆盖的新格局。
张威还认为,《总体方案》更体现出“新、深、广”的政策亮点:一是政策和制度“新”,各自贸试验区均围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试验,在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上积极探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二是政策和制度“深”,在各个任务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突破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性障碍,进行风险测试和压力测试;三是政策和制度“广”,自贸试验区立足沿边、沿海优势,加强与东北亚、东南亚等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提升合作水平,扩大经贸合作“朋友圈”。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如今,自贸试验区在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同时,也已拿到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下一步,新设立的6个自贸试验区如何发挥比较优势、融入开放大局,更好地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滕泰指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下,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首先要打造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并制定具体措施及量化指标。同时,要遵守各自产业优势及产业升级的战略定位,“比如从山东片区来看,对比青岛、济南就有不同的产业定位。应在前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升级战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同时,还应制定投融资体制方面、推动要素市场化等方面相关的改革配套措施。”
为更好地实现国家对各个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崔卫杰则建议继续聚焦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齐发力:围绕营商环境,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聚焦商事、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争取形成一批重大制度创新成果;针对重点行业,推动开放型行业管理创新。进一步服务于产业发展,对教育、文化、旅游、金融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管理规定、条例法规等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推进形成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的同时,要更加主动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注重制定、甚至引领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特别是在电子商務、跨境电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我国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
“我们不仅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还要在这些有实践优势的领域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崔卫杰说。
归其根本:人民看得见那些“家门口”的利好
交通运输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田”——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发布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率先试行“证照分离”、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至今(除新设6自贸试验区),我国已先后批准设立12个自贸试验区,这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国,成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手棋”,发挥了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这些改革开放新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曾经,一款进口化妆品想要登陆中国商场的柜台,不仅要漂洋过海,还可能要在口岸等几个月,才能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如今,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几天等等。这一变化,得益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改革。这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试点的改革举措,目前已在全国复制推广,大大缩短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时间。
今年上半年,在海南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体开工和签约活动上,集聚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英国国际教育机构哈罗国际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在海口新建两所学校。“过去21年,我们在全亚洲只建了4所学校,现在在海南一下子就建两所:一是因为海南服务好效率高;二是因为海南自贸试验区有巨大发展机遇!”该公司总经理梁永昌说。随后,海南自贸试验区部分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在建的人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将完成人脸识别设备布设,实现进岛人员人脸识别100%覆盖;交通部门已完成物流进出岛管理系统功能开发和数据大厅大屏展示应用;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牵头完成资金流进出岛管理系统功能开发和数据大厅大屏展示应用……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出岛管理系统跑出“加速度”。
在重庆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任务落地、141项创新举措出台。涉及创新跨境结算管理方式,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重庆自贸试验区已累计新增注册企业2.26万户,引进项目1622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5213亿元人民币。
从2015年4月正式挂牌至去年10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1万户,注册资本1.79万亿元。几年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内,变化每天都在发生:空客A330完成及交付中心投入使用,庞巴迪公务机维修项目投产运营,海航GE发动机维修、天津航空维修中心、汉莎技术培训中心等龙头项目纷纷落户,行业产值超过780亿元等。
上海億通国际公司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具体实施单位。在该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办公楼内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着上海口岸的用户数、货物和船舶申报数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打通过去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企业一次性递交材料即可完成相关事项办理,给市场主体带来很多便利。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截至去年5月,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形成153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省市也在事权范围内将一些试点经验在本省市进行推广,推动全国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态势。
说到底,自贸试验区带来的便利将惠及全国人民。拿旅游、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来说,不仅价格更实在,而且可选择的余地也更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红包,正是自贸试验区给民众带来“获得感”的具体体现。
比如说拿“国际工资”享创业机会。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自贸试验区都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梦想实现地。自贸试验区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一大波跨国企业、高新企业将扎堆进驻,对高层次人才求贤若渴,企业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特别是在金融、物流和IT等领域,拿“国际工资”的梦想或许可以照进现实;再比如说买国际大牌更便宜。此外,自贸试验区还有望成为创客的聚集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心动不如行动,但行动的前提是有便利、快捷的制度保障。
自贸试验区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软需和刚需都密切相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提质”过程。随着进口货物的成本降低、渠道增多、产品质量提高,将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