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9-12-11 07:15杨广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胫骨例数微创

杨广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100)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科病症,该病症的发展趋势具备复杂性的特征,而且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极易伴随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应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治措施,以便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手术疗法极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术后创伤,而且术后关节粘连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对患者膝关节相关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1]。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已获得临床的认可及广泛应用[2]。该次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为研究段,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于该院实施胫骨平台骨折诊治处理的患者11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例数均为55例。参照组男女例数之比为 28∶27,年龄均数为(38.82±2.19)岁,其中跌落致伤、高空坠伤、车祸致伤等情形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1例、9例、25例,依据相关的分型标准作分型处理,可知I型、II型、III型、IV型、V型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1例、16例、7例、6例、5例。观察组男女例数之比为29∶26,年龄均数为(39.10±2.83)岁,其中跌落致伤、高空坠伤、车祸致伤等情形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0例、9例、26例,依据相关的分型标准作分型处理,可知I型、II型、III型、IV型、V型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2例、15例、9例、5例、4例。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传统手术疗法,首先应明确切口位置,选取患者的膝关节前外侧或内侧作为切口位置,对胫骨上端、胫骨平台实施充分暴露处理,沿半月板下方对关节囊作横向切开处理,随后向上提拽关节囊,对骨折位置实施复位处理,确保胫骨平台关节面处于平整状态下,在骨缺损位置处置入植骨。如果患者同时伴随侧副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应对其实施修复处理。如果患者存在塌陷骨折情形,则应于胫骨前方创建一个窗口,置入骨膜剥离器,以便实现复位操作,并在骨缺损位置处作髂骨植骨处理,最后对骨折位置应用内固定术。观察组运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在膝关节镜的辅助下,于患者的膝关节前外侧或内侧选择合适的置入路径,随后对关节腔内的散碎骨、积血等物质实施冲洗处理,观察骨折移位情况、软骨缺损程度及平台塌陷程度,并给予对应处理措施。对于I型骨折患者来说,可运用按压复位方案,固定方式选用拉力螺钉;对于II型、III型骨折患者来说,首先应对胫骨平台关节面实施平整修复处理,修复过程需借助撬拔器来实现,随后在骨缺损位置处作髂骨植骨处理。若经X线检测未发现异常情况,则需对骨折位置应用内固定术。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结局。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显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彻底性消退,骨折位置完全愈合;有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呈现明显的改善迹象,骨折位置的愈合状况良好;无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并无明显的变化迹象,甚至趋于严重化,骨折位置的愈合状况不佳。

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治疗结局的相关指标水平。相关指标:手术持续时长、下床运动时间、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情况。

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不良症状:感染、关节活性度差、骨筋膜室综合征。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治结局对照

参照组中显效、有效、无效对应例数分别为21例、25例、9例,占比对应为 38.18%、45.45%、16.36%,即临床诊治有效性为83.64%;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对应例数分别为24例、27例、4例,占比对应为43.64%、49.09%、7.27%,即临床诊治有效性为92.73%。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高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结局的相关指标水平对照

较之参照组,观察组在手术持续时长、下床运动时间、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情况等治疗结局相关指标方面的表现更具优势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结局的相关指标水平对照(±s)

表1 两组治疗结局的相关指标水平对照(±s)

组别 手术持续时长(min)下床运动时间(d)术中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情况(mL)参照组(n=55)观察组(n=55)114.54±13.23 81.29±10.72 6.52±1.57 3.02±1.29 18.23±2.52 5.87±1.02 64.32±6.56 40.27±5.22

2.3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接受诊治后,参照组中感染、关节活性度差、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不良症状对应的例数分别为3例、3例、1例,对应占比为5.45%、5.45%、1.82%,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12.73%;观察组中仅存在1例关节活性度差的患者,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1.82%。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出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见的骨折疾病,诱发因素为高能量创伤。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半月板受损、交叉韧带受损、内侧副韧带受损等症状,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极易引发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不良症状包含关节活动度差、骨关节炎、关节稳定性差等,对患者良好预后的获得具有严重的干扰性[3]。以往,临床上通常将传统手术疗法视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治处理的首选方案,并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不过该方案术后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过程耗时较长,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相对缓慢,预后并不理想。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整个膝关节手术的实施过程都将在膝关节镜的辅助下实现。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术后不会给患者造成太大的创伤,手术过程耗时较短,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明显提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手术疗法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因为患者关节面的复位情况与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手术操作中,借助膝关节镜有助于开阔手术视野,有助于相关操作人员观察、了解患者关节面的实际状况,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骨折固定及复位操作的精准性。

有研究指出,将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诊治实践中,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而且能够大幅度削减在院诊治时间及手术处理时间,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对该次实验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高出9.09%;观察组在手术持续时长、下床运动时间、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情况等治疗结局相关指标方面的表现更具优势性;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出10.91%。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加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示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效且安全,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实施诊治处理时,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可同时作用于关节内的相关损伤症状,如软骨、半月板病灶等,而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无须对患者的关节腔实施充分暴露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膝关节面感染情形的发生率。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中,无须再向患者的关节腔内置入螺钉,同时借助膝关节镜的辅助作用,能够实现螺钉松紧程度的有效掌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骨折复位后的平整程度,而且微创手术疗法也不会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实施诊治处理,诊治结局甚佳,对临床治愈率的提升、患者病症康复进程的加速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系数较高。

猜你喜欢
胫骨例数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