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淑贞,厉松,王丁
对于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相关报道着重于对牙弓形态、上下牙列关系和软组织侧貌的改善进行客观评估,但对于治疗后的接触状况进行评估尚未成为常规。有学者使用硅橡胶记录-计算机分析法、光记录法研究后得出结论:非拔牙病人正畸治疗后的咬合接触面积大于未经正畸治疗者[1],而平衡侧干扰在治疗后发生率仍较高[2-3]。本研究使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16例安氏I类青少年错畸形病人在其矫治前、矫治结束时分别记录其咬合接触特征,着重于动态接触特征,探讨正畸治疗对咬合的影响程度,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引导健康矫治。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民航总医院口腔正畸门诊的安氏I类青少年错病人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13.8~16.5岁,平均14.8岁,进行不拔牙矫治,矫治时间范围为11~19个月,矫治结束后戴用Hawley保持器保持。纳入标准:①身体健康状况良。②恒牙,第二磨牙建。③安氏I类错,无骨畸形与颞颌关节病史。④口内无修复体与缺失牙。⑤无牙周病。经正畸治疗后均达到正常六项标准(Andrews,1972),RCP/ICP(正中/牙尖交错位)时无早接触。病人在治疗中均由监护人签署了正畸治疗与咬合检查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研究设备 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美国)。包括:咬合感应片、手柄、计算机及分析软件、信号转换器。咬合感应片面积25.8 cm2,厚度85 μm,稳定性不受唾液影响,可重复使用[4]。
1.3 操作步骤由同一人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向受试者讲解实验内容后指导其完成:(1)从下颌姿势位自然咬合至牙尖交错位,最大咬合力咬合;(2)下颌自ICP沿上切牙舌斜面向前滑动至不能前移为止;(3)下颌自ICP沿左上前牙舌斜面向左移动至不能再向侧方移动为止;(4)下颌自ICP沿右上前牙舌侧向右移动至不能再向侧方移动为止。病人端坐,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插入手柄后放入口内。传感器支架上的标志点正对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传感器平行并紧贴上颌平面。嘱病人进行正中前伸、侧方运动,每人重复记录两次。
1.4 测量项目使用T-Scan咬合分析仪分别于病人矫治开始前(T1)、矫治结束时(T2)测量以下项目:咬合接触时间,即从第一个咬合接触点开始至达到最大咬合力90%的时间[5];前牙力百分比;后牙力百分比;COF(Center of Force,力中心点距上切牙唇面的垂直距离)矢状向位置;力分布平衡度=(左侧力所占总力百分比-右侧力所占总力百分比)(/左侧力所占总力百分比+右侧力所占总力百分比);分离时间,指下颌从ICP向侧方移动至建立尖牙保护的时间,或向前移动至切牙对刃的时间;如存在平衡侧干扰,则为从ICP到只有平衡侧干扰接触的时间[6]。试验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对16例病人T1、T2时各测量项目进行比较,进行配对比较时,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若数据非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1)矫治前病人情况:16例病人中10例病人存在前伸或侧方时的后牙咬合干扰。矫治结束时病人情况:16例受试者中4例病人仍存在平衡侧干扰,干扰点位于双侧后牙区,前伸及左右分离时间均大于0.5 s。其中2例深覆打开咬合后无前牙保护,为后牙接触。这4例病人在调后分离时间较调前减少,但较正常仍有差异。1例双侧髁突细小。(2)16例病人COF矢状向位置均后移,平均约5 mm,P<0.05。(3)16例病人各测量项目两个时间点的差异:T1、T2两个时间点各测量项目除力分布平衡度外均符合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1。T2的前牙力百分比、左右侧分离时间显著减少,与T1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理想的正畸治疗,除了获得美观的牙列形态,还应达到健康稳定的功能。干扰的存在已被证明与颞颌关节紊乱病相关[7]。相关研究认为正畸后RCP/ICP早接触率显著下降,而侧方时平衡侧干扰仅略有下降,是由于早接触与牙齿大小、位置及形态的变异而产生,因此通过正畸易去除,而平衡侧干扰与基骨的形态异常有关,如反和开畸形的干扰相对不易纠正[2-3]。学者们认为第二磨牙未纳入矫治是正畸后干扰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8],正畸结束时若病人存在前伸或侧方干扰,在矫治后1年其前伸及侧方分离时间均无明显下降,保持期的咬合自行调整能力远弱于矫治结束时无干扰的病人[9]。本研究中所有病人第二磨牙均纳入矫治,由同一医师完成,干扰率明显降低,但仍有4例病人存在前伸或侧方干扰。由于第二磨牙的纳入,矫治结束时前伸与侧方和分离时间平均值接近正常的0.5 s以下[8]。若分离时间过长,大于0.5 s,则后牙在下颌功能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接触,导致咀嚼肌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持续可导致肌疲劳、疼痛等症状,并伴有肌肉收缩能力的下降[10]。但很多干扰并不会随着正畸治疗的调整而消失,甚至多次调后仍然存在,干扰的存在与骨型、型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分类研究。因干扰导致明显的分离时间延长时,应予以重视并行必要的调与矫正治疗。主动矫治结束前必须通过咬合纸或咬合分析仪检查功能情况,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排齐后牙,消除明显的早接触与干扰,调整关系,降低TMD的发病风险,并予以一定的保持后再酌情拆除矫治器。
表1 安氏I类错16例矫治前后各项测量值变化
表1 安氏I类错16例矫治前后各项测量值变化
矫治开始前 矫治结束时 差值 (t Z)值P值0.61±0.50 0.38±0.32-0.23±0.62 1.722 0.085 0.68±0.31 0.58±0.35-0.10±0.46 1.992 0.050 0.77±0.49 0.45±0.21-0.32±0.77 3.809 0.000项目咬合接触时间/(s,xˉ±s)前伸分离时间/(s,xˉ±s)左侧images/BZ_123_339_2842_353_2870.pngimages/BZ_123_349_2841_371_2872.png分离时间/(s,xˉ±s)右侧images/BZ_123_339_2908_353_2936.pngimages/BZ_123_349_2907_371_2938.png分离时间/(s,xˉ±s)前牙images/BZ_123_339_2974_353_3003.pngimages/BZ_123_349_2973_371_3004.png力百分比/(%,xˉ±s)后牙images/BZ_123_339_3041_353_3069.pngimages/BZ_123_349_3039_371_3070.png力百分比/(%,xˉ±s)COF矢状向位置/(mm,xˉ±s)images/BZ_123_339_3107_353_3135.pngimages/BZ_123_349_3105_371_3136.pngimages/BZ_123_272_3239_287_3267.pngimages/BZ_123_283_3238_304_3268.png力分布平衡度/[%,M(P25,P75)]0.58±0.32 12.03±8.90 87.97±8.90 28.25±4.03 5.4(-2.1,10.4)0.39±0.19 3.70±3.46 96.30±3.46 33.13±5.15 4.1(0.8,10.3)-0.19±0.20-8.33±3.85 8.33±15.13 4.88±9.86 1.4(-6.0,7.5)8.707 19.830 5.046 4.536(-0.646)0.000 0.000 0.000 0.000 0.518
由于前牙牙周组织薄弱,易出现唇向移位、复发的情况,很多学者建议矫治后后牙咬合时前牙应无接触或轻接触,以防止前牙遭受过大的侧向力。本研究中病人结束时前牙咬合力百分比平均值降低了8.3%,COF矢状向位置均后移。COF在矢状方向上构成以颞下颌关节为支点,咀嚼肌为施力点,COF为阻力点的Ⅲ类杠杆。而COF前移,则咀嚼运动时Ⅲ类杠杆的阻力臂延长,将会增加咀嚼肌负担,降低咀嚼运动的生物机械效能,增加相关神经肌肉组织的反馈调节负担;前牙牙周组织相对薄弱,ICP咬合时前牙不接触或后牙先接触,可避免牙周组织受力,有利于保持前牙矫治后的稳定性。
矫治结束后的咬合接触状况与医师对咬合的认知和控制有关,矫治时托槽粘接的位置、第二磨牙是否纳入矫治、前牙咬合的垂直向控制、矢状向调整、功能时干扰的解除都是正畸后咬合的决定因素,也为日后保持期咬合的自行调整奠定了基础。正畸治疗除了牙列排齐,咬合紧密外,需要检查前牙力是否过大,功能是否有干扰,是否有早接触导致的咬合力不平衡,必要时使用T-Scan咬合分析仪对全口牙列的咬合接触进行动态定量分析[16],根据测量数据综合判断全口力分布情况,调整咬合,避免超出颞颌关节系统的代偿范围,诱发颞颌关节症状,并提高咀嚼效率,保护口颌系统健康。
志谢民航医学研究所刘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