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菊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云南元谋 651300)
选择无“三废”污染的地区作为生产基地,必要时要对基地上的土壤、水源和大气进行监测。基地的灌溉水应是深井水、地下水或水库水等清洁水源,避免使用污水或死塘水等地表水,生产基地河流的上游没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和其他污染源。生产基地要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但要远离公路主干线50 ~100 m 以上,且土壤未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土壤中农药、有毒物质、重金属、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要低于允许的标准。
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强、商品性好、农药和硝酸盐的富集能力低并与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相适应的豌豆品种,推选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光照充足、保水保肥的地块种植,不能在土质粘重或贫瘠的砂土、坡度较大、漏水漏肥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残茬,翻犁整地,每亩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2000 kg、复合肥30 kg 或尿素10 kg、普钙20 kg、硫酸钾15 kg,拌合农家肥撒施。犁耙翻入土内作底肥,整地做到墒平垡细无残茬,栽植规格为墒宽1.5 m,沟宽30 cm、沟深20 cm。
1)播种时间。一般以9 月下旬播种为宜,播种过早前期温度高湿度大,豆苗营养生长期短,苗架小,容易出现早花和死苗,荚粒少,影响产量;过晚则不利于抢早上市,干旱严重(降雨少),且在大雪节令(12 月上旬)易遭霜冻危害。
2)精选种子。播种前应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品种纯正的种子。
3)播种量。剔去发芽、病残、虫蛀和机械混杂的种子后进行晒种1 ~2 d,每墒点播6 行,塘距和行距均为25 cm,每塘点播3 ~4 粒,每亩约播1.066 万塘3.73 万粒。中豌4 号、6 号矮生直立,早熟分枝少,播种时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有足够的群体才能发挥其增产增收的优势。播种盖土厚度为3.2 cm 左右,具体根据土质和土壤湿度而定,盖土过厚幼芽出土消耗养分多,易产生弱苗,盖土后用乙草胺100 mL 对水45 kg 喷于墒面进行芽前化除。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苗期若遇连续的阴雨天气,则要注意排水,以免发生沤根死苗,豌豆不耐渍水,短期渍水也会严重影响茎叶分枝及果实的生长,还使顶芽过早停止生长而减少果节数,要结合降雨进行追肥,苗期和花荚期每亩追施尿素8 ~10 kg、普钙10 ~15 kg,有条件的浇好蕾花水和灌浆水1 ~2 次。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城市、医疗、工矿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污泥、污水作肥料,控制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豌豆产品,防止硝酸盐在豌豆嫩荚中富积,提高豌豆产品质量。
在苗高5 ~7 cm 时进行第1 次中耕除草以破除土壤板结,苗高10 ~13 cm 时进行第2 次中耕,如在花荚期杂草较多时应小心拔除,尽量不损伤植株。中豌4 号、6 号品种植株不高,生长期短不需搭架。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生存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严格按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使用农药,提高豌豆产品质量。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良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科学的肥水管理,理墒排涝,清洁田园,消灭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病源,降低虫口基数,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植株损伤。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次数。
采用晒种,温汤浸种,安装物理杀虫灯,田间插放黄板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减少虫源、菌源。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1)病害防治。选用矿物源农药40%硫悬浮剂500 倍液、25%粉锈灵2000 倍液防治白粉病、锈病。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防治枯萎病、炭疽病、疫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毒性”的农药。
2)虫害防治。选用生物农药0.3%印楝素乳油600 倍液、5%云菊1500 倍液、2.5%多杀霉素1000 倍液交替防治蚜虫、豆荚螟、斑潜蝇、豆秆黑潜蝇、白粉虱;选用生物农药2%农抗120 水剂200 倍液、2%春雷霉素500 倍液、10%多抗霉素2000 倍液交替防治白粉病、炭疽病。
一般在播种出苗后45 d 左右(即开花后15 ~20 d),豆荚灌浆中后期,豆荚颜色由深绿变为浅绿或淡绿色,外表有光泽,种子尚未显露时及时采摘上市,以利于上部花荚结实鼓粒。在采摘过程中尽量减少植株损伤,具体采摘标准根据外商需求而定。豆荚采收后采用符合绿色食品包装标准的包装箱进行包装,要求包装洁净,不带来二次污染并采用无污染、清洁卫生的车辆专运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