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苗苗
2014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活、法律的所思所想。他以凝练的语句,搭配唯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地阐述颇有哲理性的思想。经过多年,这些文字、图片已累积成厚重的名句集,在法学界广泛流传,并被亲切地称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在法律圈内外构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这本《你看我说:一个法学者的人间情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即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的精选之作,谈论的正是他作为一个法学“业余者”对法学及法学以外一些问题的思考心得。本书短小精悍,简约而不简单,皆为一张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文字十分简短但并不枯燥,有的是对于法学相关问题的感悟,有的是用哲学的思维剖析人生,有的则是兴趣使然,有感而发。更为重要的是,全书有趣的内容很多,引起读者共鸣甚至引人深思的“金句”也不少,仿佛有种文字的魔力吸引着读者翻动纸页,静闻书香,感受一位法学学者特有的人间情味。
王教授在开篇之序中就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世界?如何寻求一种活法?他认为,生活的价值体现在生活内容的多样性,生活本身就带有人文性。人在诞生之初,人文性和实用性、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就是并存的,但前者不是后者的补充。“壶中日月无纷扰,山水江湖有琴声。”法学学者不能成为单向度的人,人文性是以法学为志业的人丰满人格的一种表达。而人文的价值就在于作品本身,作品就是意义和价值的承载体。更通俗一点,小说的价值不可转述,只能阅读,曲子要听,电影要看,要去体验、感悟,欣赏后会流泪、大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并非历史的产物,而是人建构了他的来历”;而生活和世界是有皱褶的,带着希望去打量、去凝望其中的细节,每一道皱褶都可能是打开幸福和快乐的大门。这也就要求法学学者应该对世界充满热情,不仅要时不时打捞尘封的记忆,还得勇于直面内心独白;不仅会品味人生,更懂得雕刻时光,最后不忘在哲学中漫步,体味人最本真的想法。由此可见,王教授开篇之问,实际上就是希望法学学者要“做一个有趣的人”,生活中需要“闲逛的事”点缀,特别是在心累、心静不下来的时候。
在序中,王教授还指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许多人认为法学学者兼顾人文的行动是“不务正业”。由此也引发了本书主旨的第二个问题:“正业”是什么?王教授首先肯定法学学者的身份是一个法学专业的老师,也是一个法学研究者。这种身份的认同,一个是体现在教室的讲台上,给学生上课之时;另一个则体现在书房里,在阅读作品和思考写作之中。但是,随着日常生活实践经历的不断丰富,他对法学学者这个主体身份产生了怀疑,甚至模糊了这种身份。因为将法学教学、研究、写作长期做成了正业以及正业做得太久,人会对生活的世界失去兴趣。而且,法学学者和知识分子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他们都是知识的主体。具体而言,在生活的世界里,他们不单是法学学者,还是一个个知识主体;他们不是以法学学者的身份去观察和阅读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场景、色彩、镜头、趣味等,而是努力让这些元素与思想产生化学反应,不管这些元素是不是跟法学有关,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才是对人有影响的。如此一来,法学学者的“正业”思想在哪?王教授解释道,实际上当下的法学作品承载不了法学学者的思想,而是法学学者将其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的见识、思考代入到作品中。法学作品的思想是由创作的主体决定的,而不是主体眼中的對象或者作品本身决定的。从知识供给的角度看,法学学者应当对世界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关怀,努力去打量这个世界,观望这个世界,阅读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然后,将所获得的感想、见识融入法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王教授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本书主旨的第三个问题:他作为一位法学学者,自我认同的身份定位是什么?通过展现一张张生动有趣的照片,他提到,说的负面一些,他觉得自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是个“闲逛的人”;说的正面一些,他是个法学“业余者”。然而,“业余者”在严格分工的语境里并不是个好词,甚至带有“门外汉”的贬义色彩,但在知识分子意义上,“业余者”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除了忠于自己因读书而获得的智识之外,任何立场都与他无关。“业余者”的信条是:“自己就是自己,没有代表,也不代表任何人。”王教授这种法学“业余者”的身份定位与其对现代性的思考紧密相关。他认为,西方的现代性给整个人类世界带来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带来了学科之间的严格分野,专业化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一方面使得每一门学问都成了科学,将人类的知识切割得七零八碎,形成不同的学科,且学科越分越细;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筑起了一堵堵厚墙,各自都自觉地把智慧的触角龟缩在墙内,对墙外的任何事物都克制好奇心,并保持着一种专业的冷漠。当然,王教授在书中并不否认,从现代性国家的发展而言,需要所谓的智库型专家来帮助领导者治理国家。换言之,一个现代性的国家越来越依靠制度型的专家团队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这也与现代性的发展一脉相承。所以,现实中往往没有这些闲逛者和业余者的生存空间。
然而,并不是每个学者都希望成为智库型的专家,那么业余者生存的正当性在哪?为此,王教授在书中运用图文比较的方式,进一步展现业余者和专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是不同的。他引用爱德华·萨义德提出的“要维持知识分子相对独立,就态度而言,业余者比专业人士更好”的论断来说明,业余者虽然缺乏相应的学科规范和理性,但或许可以投入更多的身心和情感。特别是在当下学者们都竞相成为智库型专家的趋势中,要了解人文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业余者生存的正当性在哪,从萨义德这段话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那就是,无论学科划分得多么细致,专业发展得多么深入,学科间的厚墙永远困不住人们思维的自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跟人的气质和精神状态有关联。例如,有的人18岁时可能就已经老去了,非常世俗和老成,但有的人活到90岁还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必须在厚墙之外才能安放,也就是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是法学“业余者”生存的最大价值。
为了增强这种观点的说服力,王教授将这种价值具体到自己身上。在他看来,本书收录的各种照片表明,他所面对的世界就是一个对象化的客体。他在尝试去阅读这个世界,尝试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因此他主要去体验小说、诗歌、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日常事物,而不是只局限于讲课需要的和研究需要的法学专业内容。他更深的感触是,除了讲台和书房,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在书中所呈现的一张张照片,其实是他观察的对象化的世界,由此延伸了他对照片的理解。他觉得,照片就是一个对象化的世界,照片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捕捉,是描述过往的一种记忆。一张照片保存了一个人在场的记忆,同时又确证了不在场的标准。任何一张照片都来自连续性的断裂,这种断裂说明每一张照片,哪怕是单纯的一幅风景照,都充满了歧义。正是一张照片充满了歧义,是有关对过去的时间的捕捉,使得对照片的解读成为可能。特别是在面对一张有故事的照片时,不同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对照片的不同解读又构成了人们对世 界的解读。作为一位法学学者,即使有专业要求上的精深,也不能放弃这种业余者的解读,因为作为一个知识主体,法学学者会把日常的思考、对世界的关怀、对生活的见解代入到作品中去。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价值永远大于作品本身。这也间接表明,法学业余者存在的价值还在于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从而督促、勉励自己不断保持阅读的热情、温和的理性以及思考的激情。易言之,法学学者兼顾人间情味就不是不务正业,能给人带来美感就是其丰富的生活价值。
总而言之,本书以照片为素材,以文字为媒介,以思想为中枢,拈字成诗,意境典雅,隽永清新,兼具思想与审美价值,是一部独具风格的文化作品。通读完本书可以发现,王人博教授作为一位知名的法学学者,他的阅读和研究旨趣并不囿于法学专业本身,而是广泛涉猎文学、摄影等领域。他从法学“业余者”视角展开的看似“不务正业”的阅读和思考,可能是单纯为了打发时间,也可能是为了抵抗长期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性倦怠,然而集腋成裘,所形成的思想成果竟然蔚为大观,处处反映着生活世界的人间情味。更为难得的是,本书表面上看像是一场轻松、随意的漫谈,实则十分见功力,常有令人叹服的真知灼见。他不是以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去套用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問题,而是以业余者深厚的学养和对世界的热情来进行最合适的解读。
当然,本书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金句”+“段子”的属性,突破了一本书所要求的系统和规范,随意性过强。尤其是很多语句看似言简意赅,实则有些故弄玄虚,留白太多,也就相当于什么也没说。此外,将本书看作一本法律类图书,显然有些牵强,但也确实很难归类。读者若是闲来无事,将阅读本书作为一种消遣,倒也无妨,不必耗费过多时间翻阅此书。偶然于书中捡拾到一枚“珍珠”,或许是另一种意外收获吧。
(作者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