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锋
摘 要 本文就“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同时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希望能够为我国“水稻+”生态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类型;生态效应
“水稻+”是以水稻生产作为根本,将稻田生态系统作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种植制度创新所建立的现代农作制度。“水稻+”生产体系实现了水稻与动物之间、水稻与其他作物之间所存在的互惠作用得到充分利用,把传统农业模式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的主要类型
1.1 “水稻+”综合种养模式
“水稻+”综合种养模式主要是指稻禽协作以及稻田共生等各种稻田养殖模式。过去传统的粗放粗养型稻田养殖模式在单产以及效益方面均较低。近年来,随着稻田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发展,传统模式自身生产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水稻+鸭”、“水稻+鱼”、“水稻+虾”、“水稻+鳖”、“水稻+鳅”以及“水稻+蟹”等各种新兴“水稻+”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使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系统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生物多样性也使稻田系统更为稳定,其良好的内部循环也使稻田对外部能量以及物质的依赖性有所降低。“水稻+”综合种养模式在经济以及环境效益方面均较为显著,可以为人们提供高产优质健康的水稻以及各类水产品,因而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2 “水稻+”粮经水旱轮作模式
粮经水旱轮作模式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作制度,就是将农田用地以及养地进行有机结合,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水旱轮作模式主要是水稻与油菜、绿肥等轮作,并不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近年来,农作制度(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水稻+蔬菜”、“水稻+瓜果”、 “水稻+食用菌”以及“水稻+中药材” 、“水稻+辣椒”等各种轮作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应。“水稻+”粮经水旱轮作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有效提高系统生产力,减少病虫草害的危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农田环境污染。
2 “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的生态效应分析
2.1 “水稻+”综合种养模式
首先,“水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使土地具备更高的生产力,进而帮助农民提高经济。丁伟华等[1]发现,稻田综合种养系统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可以增产2.88%同时还能够产出大量的水产品,其每公顷综合种养净产出可以达到37440-192390元,明显高于水稻单作的4710-8880元。此外,陈灿等[2]发现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稻米的垩白度以及垩白粒率,使其蛋白质以直连淀粉的含量明显降低,进而提高其碱消值,使稻米具備更高的品质。
其次,“水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量。一方面,鱼以及鸭等各种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排泄物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水稻能够更好的吸收养分,养殖动物在取食过程中也使浮游动物以及杂草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进而减少了其对养分的吸收,胡亮等[3]发现综合种养模式在增加2.98%产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26.52%的肥料投入量;另一方面,养殖动物通过取食水田中的病原,撞击活动影响害虫产卵,频繁踩踏抑制杂草生长等,有效减少了水稻各种病害的发生以及危害,谢坚等[4]发现,稻鱼系统在不降低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68%的农药使用量。
此外,“水稻+”综合种养模式还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鱼引入稻田系统养殖以后,水体内溶解氧含量明显降低,浑浊度升高,甲烷排放通量明显增大。李娜娜等[5] 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鱼系统其甲烷排放通量可以降低26%。此外,在稻鸭系统当中,鸭子的活动使土壤中气体的交换速度明显加快,通过觅食浮游生物降低了水体溶氧的消耗,增加了水体以及土壤的溶解氧,降低了产甲烷细菌的数量,进而有效降低了甲烷气体的产生以及排放。
2.2 “水稻+”粮经水旱轮作
首先,“水稻+”粮经水旱轮作方式通过搭配种植食用菌、中药材以及瓜菜等具备较高效益的作物,有效提高了种植产值。
其次,“水稻+”粮经旱轮作能够帮助土壤改善其理化性状。通过降低土壤容重,使土壤具备更高的通透性,与此同时,水稻的种植还能够将旱作残留地内土壤的盐分进行有效清洗,进而帮助土壤改善pH值。胡美华等[6]发现,菜稻轮作田以及连作田pH值分别为6.12以及5.17,水溶性盐含量依次为0.9g/kg 以及5g/kg。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使作物的根系更为发达,保证其健壮生长,进而提高其产量效益。
此外,“水稻+”粮经旱轮作还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旱作长期连作极容易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而水作可以将旱作残留的各种地下害虫以及病原菌彻底杀死,进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减少农药用量。王生台等[7]发现“水稻+香菇”模式因病虫害发生较轻,其农药用量明显少于单一连作方式。
另外,“水稻+”粮经水旱轮作还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需要施入较多的肥料,肥料的长期过量施用常常会导致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同时田块中富集了过量的氮以及磷等物质还会导致养分淋溶流失现象的出现,进而使水体水质受到影响。而“水稻+”粮经轮作体系能够对水稻以及经济作物在氮以及磷吸收方面的差异进行综合利用,使田块内氮、磷的富集得以消减,帮助土壤减少其氮、磷流失潜力,进而降低面源污染。此外,“水稻+”粮经轮作模式还可以对秸秆、菌渣等前茬废弃物通过还田进行充分利用,一方面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另一方面减少因秸秆焚烧而导致的空气污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绿色高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种植产值,减少化肥以及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具备良好的生态效应,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伟华. 中国稻田水产养殖的潜力和经济效益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4: 1-2.
[2]陈灿, 黄璜, 郑华斌, 等. 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2): 17-19.
[3]胡亮亮. 农业生物种间互惠的生态系统功能[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4: 22-24.
[4]谢坚, 刘领, 陈欣, 等. 传统稻鱼系统病虫草害控制[J]. 科技通报, 2009, 25(6): 801-805+810.
[5]李娜娜. 中国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生态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34-35.
[6]胡美华, 王华英, 黄国洋, 等.浙江省菜稻轮作模式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瓜菜, 2016, 29(2): 52-56.
[7]王升台, 施汉钱. 香菇-单季稻轮作效果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 (3):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