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全面加大了对各级各部门的监管监督力度,审计署、审计委员会陆续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确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当好经济管理“监督哨”和正风反腐“先遣队”,着力锻造“审计利剑”,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全面构建信息化平台架构,推动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战略转型。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11-0073-76 收稿日期:2019-09-30
近年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全面加大了对各级各部门的监管监督力度,审计署、审计委员会陆续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
1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当前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八多八少”现象,即:审计任务项目多,专职内审人员少;审计发现的问题多,揭示重大风险的少;问题屡改屡犯、审而再审的多,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整改的少;现场查账中传统审计手段运用的多,大数据信息化的新型审计技术应用少;重业务监督的多,对权利运行开展制约监督的少;内审监督单打独斗的多,与党内监督协同开展的少;不敢亮剑、内部消化的多,主动作为、深入问责的少;审计成果转化不充分的多,真正形成对决策层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报告、体现审计附加值的少。
2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新变化
2.1新高度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从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确立了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中央審计委员会,为实现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审计工作更接天线,更贴地气,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2.2新任务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要实现全覆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如果审计对象没有全部覆盖,分散割裂和盲区死角继续存在,就谈不上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与党统一领导下的其他各项监督就形不成同频共振,监督合力就会打折扣。
2.3新职责
优化后的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解决了长期以来相关部门经济监督职责分散交叉,标准不一、结论不一的乱象,审计监督效率、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得到提升。
为确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当好经济管理“监督哨”和正风反腐“先遣队”,着力锻造“审计利剑”,提出如下全面构建信息化平台架构,推动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战略转型。
3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架构
3.1总体框架
构建一套提升内部审计效能的“PMS”管理模式。即,在内审理念层面,明确法治、融合、创新“三项原则”的基本遵循,突出新形势下,内审工作从事后监督向预警预防、从合规管理向合规效率并重、从查错纠弊向决策支撑的理念转变(见图1)。图1:三项原则
在内审操作层面,着力破解审计问题查不深、整改问题改不实、风险隐患防不住的突出问题,建立查、改、防审计闭换管理的“三项机制”,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逐步完善、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见图2)。图2:三项机制
在内审工作保障层面,提供以审计信息化及审计人才队伍为保障的“两项支撑”,以信息化审计为引领,将大数据理念渗透到内审工作各环节,为提升审计效能提供技术支撑及智力支撑,促进内部审计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实现新拓展,促进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依法合规运行,防范化解风险,保障资金安全(见图3)。
3.2内审信息化平台框架
以审计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创新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管理与作业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全程控制、在线监督、辅助分析(见图4)。
其中,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是审计信息化平台的主线,是审计数据存储和共享平台;审计业务分析系统是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核心,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业务领域数据信息在审计实施中的集成应用;审计监控预警系统是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在对审计成果监控预警的同时,对主营业务领域可监控预警的重要指标、重要疑点形成审计监控分析,提供审计线索;离线作业工具是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是实现审计实施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内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旨在从抽样性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业务全面、实时覆盖的事中审计,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应用大数据思维,综合各项审计成果,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决策方法进行数据验证和评估,对管理绩效进行透明展示和应用落实,实现内部审计对管理机构一些重要决策的支持和验证,全面服务战略绩效管理。
3.3审计系统总体架构
3.3.1六大平台建设
基础管理平台。该平台提供自由定制个人办公平台功能,内审人员可将关心的业务功能、报表、图表等信息设置于办公平台上,便于快速浏览,还可进行任务的快速办理、提醒等。
查询查证平台。该平台提供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缴存分账系统、资金结算系统、档案系统等的查询。一是所有查证模型均以工具形式提供,可在任何工作界面予以调用,解决事件处理与查证工作不能同时开展的问题。二是设计以图层形态浮动于界面之上的查证模型,可任意拖拽,不影响已有工作的开展,可以并行打开多个查证工具,实现多类业务数据的对比查看与分析。
审计预警平台。该平台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审计系统非现场部门的主要功能,突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离墙”,实现对跨部门、跨业务、跨风险信息直至今后的跨机构、跨区域的关联整合,包含服务窗口业务、指标分析、员工行为等不同业务种类预警规则。系统每日将计算出的预警信息提示给内审人员,实现T+1数据的更新。通过每日查看预警结果,内审人员及时按照现场规则流程处理预警。
问题整改平台。审计系统中的问题库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内外部检查结果的统一管理,并实现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统一的整改跟踪处理流程。通过整改平台,实现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在线整改确认,确保整改效果。
模型探索平台。利用FLEX技术逻辑定义与计算模型探索工具,根据功能模块实现每一步审计过程结果的预览,最终形成标准的审计思路,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测试、执行,多次验证后,形成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审计模型,最终发布为预警模型或审计查证,在审计系统内共享使用。
现场项目管理平台。该平臺提供电子化、流程化审批和管理,对审计作业流程进行全面规范梳理,使现场审计管理有章可依、有迹可循。该平台包括审计立项、审前准备、现场实施、审计依据补充、项目完成、项目辅助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化为不同阶段工作环节(见图5)。
3.3.2主要特点和工作目标
一是支持审计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对接,监控各业务环节和重大风险,实现综合分析与模型检查。风险预警解决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量大、业务面广、风险点难以捕捉的难题,涵盖各业务领域主要控制薄弱点和风险点,为现场审计项目提供较为精准的审计线索,降低现场审计成本。
二是审计系统非现场预警检查与现场作业管理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形成非现场预警检测分析与现场审计作业集成的一体化审计管理平台。
三是将操作平台的使用灵活性与审计业务相结合,适用于不同岗位的内审人员,对不同的岗位角色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和功能。
四是实现审计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成果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等现场作业管理与工作管理的功能与流程整合。
五是审计系统提供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管理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和业务信息库管理,实现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各类信息的汇集、调用,包括规章制度库、审计程序库、问题发现库、审计案例库、业务单元库、风险点库、控制库等,以及问卷调查、各类文档模板、方案参考等。尤其是问题库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发现问题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制约机制防止产生新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违规行为发生几率。
3.3.3主要成效
(1)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以规范操作行为为基础,以完善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加强内部控制为核心,以杜绝严重违规行为为重点,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审计转型。
(2)内审监督作用不断强化。实现了对各条业务数据线的审计全覆盖,非现场审计效果日益凸显,咨询评价职能有效发挥,实现了由“现场+人工”为主转变为“现场+人工”与“非现场+智能化”相结合,审计技术不断优化,内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内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强化源头管理,实现审计项目作业规范化、流程化和电子化,强化审计质量考评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问题库,构建问题整改平台,有利于增强对审计项目问题整改情况的持续关注度,有利于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加大跟踪检查力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审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