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2019-12-10 09:56顾琬明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3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古建筑传承

顾琬明

摘    要: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设计与建造技艺,彰显时代、地域、工艺特征与文化内涵,传承营造技艺、发扬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融合,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传播,提升现代建筑造型意蕴,彰显中国特色。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建筑;传承;融合;设计水平

1  引言

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营造历史,独具一格建筑风格,而现代建筑善于合理应用纵向设计,来增大空间利用率,减少浪费及过度占用等问题的产生。两者若能有机融合,可加深现代建筑的意蕴与趣味,增强现代建筑的艺术特色,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建筑的设计发展。

2  概念

2.1  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历经各朝各代发展成熟的,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2.2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指广义的现代建筑,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用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使建筑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竖向发展,形成多层、中高层、高层、超高层建筑,有效解决了土地资源与人口膨胀的矛盾,也满足了日益日子增长的生活消费休闲需要。

3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3.1  建筑材料性能的比较

古建筑的材料大多以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为主。传统的木结构框架,受材料影响,建筑开间进深有一定局限性;木材的着火点较低,明火作用下很容易引起火灾;木材生长不易,建造所需的木材容易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古建筑本身易受雨雪大风天气、动植物影响。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具有理想的强度、刚度及抗拉性能,在加强建筑结构稳固性上有着显著效果;建筑跨度、布局变换度较古建筑灵活。

3.2  建筑形态上的比较

古建筑的形态大多以平面围合为主,占地面积较大,容积率较小。因整体体量不会过大,易与周边景观融合,整体氛围融合。

现代建筑以多层或高层为主,有效节约了土地利用率;因材料的可塑性,建筑造型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多样,可刚可柔。但当因使用功能与用地面积限制,建筑竖向形态较突出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降低,从而使建筑形态显得较为突兀。

3.3  建筑装饰方式的比较

古建筑以不同技艺、不同装饰手法、不同地域风格为表现形式,呈现多样的装饰特色,灵动的装饰效果,内涵丰富、别具匠心,充满着中国特色。现代建筑注重造型,装饰也较多采用现代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关联较少。

3.4  小结

综上所述,古建筑与现代建筑有各自的优缺点,这样的两类建筑,可以各自发展,却不该局限于各自领域,而是应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特性、适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既能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古建营造特色,又能符合现代化创新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样的融合创新,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灿烂的一笔,那就是中国近代的折衷主义建筑。

4  折衷主义建筑

我国近代的折衷主义建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的实例,主要有三种类型。

4.1  中西合璧式建筑

以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构架为主,局部增设西式建筑的建筑形式,多为局部西式装饰风格,故而,整体立面风貌上,古建筑为主导地位。

4.2  西中合璧式建筑

以西式为主,布局、构架或西式,或接近西式,在屋面梁架上、门窗、楼梯等部分沿用木构建筑形式。从立面上看,西式风格占主导地位。

4.3  洋脸面

正立面主要为西式风貌,其后的建筑均为木构建筑的构架布局。另有是纯西式建筑。

4.4  代表性建筑

近代折衷主義建筑,存在着传承古建筑、为现代建筑融合做表率示范的典型建筑,如中山公园的唐花坞、南京的中山陵等。

唐花坞为温室花房,始建于一九一五年,一九三六年就原址重建。重建后的唐花坞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为燕翅形,中部三开间为重檐八方亭形式,屋面铺孔雀绿琉璃瓦,正脊鸱尾,戗脊饰小兽,朱漆门窗立柱,彩绘装饰。整组建筑于中山公园内园林小品相映成趣,极具北方官式古建筑风格。中山陵的主要建筑中轴排列,整组建筑融汇了中式古建筑与西式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其中,陵门建筑以花岗石做斗拱、梁、枋等处,梁枋表面刻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屋面为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采取中轴线对称布置方式,下半部是中西交融的祭堂,外墙为花岗石砌筑,正立面入口为石牌坊形式,设石斗拱、石梁、石梁垫,屋面为传统建筑的歇山顶,设石梁、石斗拱、石叠涩。

5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近代折衷主义建筑创新发展之后,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一度沉寂,但随着当代新建筑的不断涌现,保护古建筑、保护传统文化思潮的不断升温,这种融合设计逐渐散发出新的光合热,创新发展不断产生。这种融合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装饰样式运用,可以是建筑造型做法,或砖木材料,或新型材料运用至现代建筑,从而创造处新的中国特色。融合的方式方法应以不同设计内容区别考虑,以下仅以三种常见类型及其典型案例做阐述。

5.1  传统村落中的发展

传统村落延续下来的老建筑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人口发展存在一定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做法能调和这样的矛盾,避免西洋别墅型的新农村的产生,避免村落风貌遭受破坏。以杭州富阳东梓关村为例。为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大规模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和操作模式,杭州选取多个村落做实践,富阳东梓关村是其中之一。由于当地较为普遍的是西式别墅型,在统一征地后,统一规划、设计、代建新民居。新建造的民居为砖混结构,减少了木头、夯土、石头等材料的使用;立面使用白色涂料、青砖、仿木纹金属等材料,使风貌接近传统村落;屋面跳出传统举折做法,以抽象重构,做成不对称坡和连续坡,局部相连,产生近似传统屋面的意趣;以青砖砌筑的漏窗增强建筑通透性,又带有传统建筑意味的观赏性;注重村民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重塑村落聚落感。在新建建筑的同时,修缮古建筑,从而使东梓关“往日旧时光”与“新民居”和谐相处。

5.2  街区中的应用

似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商业街,杭州的河坊街,天津的津门故里,北京的烟袋斜街,成都的锦里等等。虽然各自的建造方式不同,古建筑街区或是仿古建筑街区,但无一例外显示处这样的街区在现代生活中的商业价值。以北京东琉璃厂的仿古建筑为例。东琉璃厂店铺以现代建筑的构架方式建造,在造型、装饰风格上沿用了青砖、小青瓦、墀头、山花、挂落、店招等传统装饰样式,使得这些仿古建筑既保留了老北京建筑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化的特点。

5.3  古建筑元素在大体量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如何提取古建筑元素,将其运用在大体量现代建筑上,充分展示古建筑特色、传统文化底蕴,我国世博会中国馆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建造过程中,中国馆对传统元素做大胆革新,把钢桁架设做斗拱,层层出挑,使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6  结语

在当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时代,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二者的结合既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可通过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引进,优化现代建筑设计,以此创造出独特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薇.浅析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8(36).

[2] 张海明.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8(15).

[3] 陈晓燕.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文化浅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78).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古建筑传承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论现代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