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啸风 易爱军 李香琪 沈和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乡村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乡村与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距,苏南苏北之间也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科技支撑苏北乡村振兴的路径,成为促进江苏乡村全面振兴、早日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整体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尽快解决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江苏打造成三大产业强省,而农业科技创新是产业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苏北拥有广袤平原,辖江临海,区域优势明显,但相对于苏南地区而言,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更存在较大差距,农业资源利用率差、农业经营方式粗犷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科技在苏北乡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还亟待激发。
1.农村基础设施方面。苏北农村地区的交通道路、水利建设、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系统覆盖率也仍然处于较低的程度,无法满足苏北农村现代科技应用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种类偏多而且分散,存在项目重复交叉的现象。由于苏北乡村财政普遍存在困难,没有能力设置管护经费,故往往注重建设,而轻视管理维护,使得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到位。此外,部分项目配套要求太高,区级财政无法承受。以盐城市水利项目支出为例,2018年农村水利支出项目经费上就高达10003万元,远远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且由于监管不到位、资金投入较分散、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政府投入农业领域的巨额资金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2.农户观念方面。苏北乡村属于江苏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依旧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以体力和传统经验谋生的农民,仍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有文化底蕴,懂得使用科学技术,会经营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户总量依旧还很少;且苏北乡村农户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安全第一”是苏北农业社会的主要生存理念,在保守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农户都固守着祖辈的传统,不愿学习新的科技技术知识;生产经营方面,苏北农户也普遍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因过量施肥而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苏北农户合作意识普遍较淡薄,顾己观念较严重,极大制约了农业科技合作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制约了苏北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1.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苏北乡村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创新主体驱动力不足、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等方面。在创新主体驱动力问题上,由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了市场化转制,公益性职能降低,导致农业公益性技术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加之市场化转制后,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落实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单位研发积极性的发挥;农业科技企业方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苏北农业科技企业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仍处于初级水平,亟待进一步培育与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苏北五市的农业科研所中的科技人员总量较少,严重缺少高层次人才,且专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现有农业科技人才中,低学历的科研人员在所有在职人员中的总体比例较重,而高职称人员占比较少,且这种现象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高层次人才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
2.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与政策不完善。当前,苏北各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与政策仍存在明显不足,亟待进一步予以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方面,集中表现为调控能力不足、宏观管理机制滞后,完善的激励体制还没有建立,农业科技综合管理部门和农业科技行业管理部门工作分工不明确,缺少完善的协调机制,联合攻关方面配合不足,导致重大的科研突破难以实现,科技资源无法得到高效率的调度,难以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农业科技政策方面,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鼓励农业信息技术、生物农业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仍未出台,且现在政策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等方面问题。
科技支撑苏北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根据问题和现状精准施策,故只有结合苏北乡村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找到科技支撑的关键影响因素,才能找出科技支撑苏北乡村振兴的科学的路径与方法。从历史和现实层面看,制约苏北乡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直以来,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总体处于相对落后位置,农业科技与信息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与苏南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苏北各市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国家级课题攻关项目很少,农业科研方面所获奖项也较少;对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常规技术领域,低水平重复较多,对农业高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存在极大不足;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仍较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度也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难以支撑苏北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苏北五市虽不断加大了对苏北农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但与其他领域相比,扶持力度仍然较小。在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占所有农业资金的比例一直处在10%以下,并且资金供给的年增长率一直不太稳定,并没有因为政府财政支出的提升而同步增长。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服务作保障,而当前,尽管苏北各市各项涉农贷款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涉农金融服务体系总体仍很不健全,农业科技贷款的扶持力度仍较小,且贷款占总涉农贷款的比例仍较低,难以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需要。
目前,苏北各市仍主要采用以政府推广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该推广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运行机制仍是采取行政手段。在这种体系下,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与相关单位之间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和沟通,上下关系复杂,加之各个推广部门职能分散、各自为战,导致推广工作难以协调落实到位;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将完成政府管理部门交代的任务放在首位,对农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则不太关注,容易造成农户所需求的生产技术与政府部门推广的农业技术之间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其次,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下拨渠道分散,难以满足农业新科技、新成果推广的需求,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低下,造成了推广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
结合当前苏北农村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制度政策等三个方面发力,以促进苏北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并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助推苏北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科技支撑苏北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要着力创新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应针对苏北乡村目前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问题,在农作物改良、病虫害预防控制、农业生产可持续、农产品加工等关键问题上,重点研发和运用一批核心科技和装备,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技术系统,以引导苏北乡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大力发展核心科技,需确立并强化农业科研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要重视农业生产装备的转型升级,加速农业生产机械化;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适合机械化工作的高效绿色动植物新品种,要重视高质量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要研发土壤调节控制技术,研发高低残留、绿色高效的农药化学技术和施药机械化技术;同时,针对优质高效的新品种,要研发配套的传统食品工业化技术,研发食品加工工艺、储藏和运输技术。
首先,应根据现实的农业生产需求设立科研课题,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调动苏北农业科研单位投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提高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其次,应提升科研成果落实过程中的“止损机制”,要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并对正在推广的农作物技术设立专项推广项目,提升经济作物的技术水准,在绿色、机械智能化生产方面形成推广体系。另外,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因地制宜。建议在不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大格局的情况下,调整土地承包政策,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为农业科研成果的集成应用创造条件。
加强农业科技在苏北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需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政策,以激活苏北农业科技创新活力。首先,要形成新的评价机制。建议把科研成果实现度和贡献度作为评价农业科技的标准,以激发农业科研活力,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苏北乡村发展的贡献率。其次,要建立与知识价值相匹配的分配机制。为促使科研人员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业科研工作,要建立与科研人员知识价值相匹配的分配机制。另外,政府应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基金,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为有意向在农业科技方向上创业的人员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