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新挑战探究实践

2019-12-09 00:26:54汪荣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挑战

■ 汪荣(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我国高职教育自办学以来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多领域的技术型、综合型的职业人才。经济全球化在更广领域更加纵深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和技术成为国家发展更为核心的要素,更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紧密,我们需要在找准联系的基础上调整发展思路,应对新的挑战,获取高职教育和国家经济的更大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新挑战

(一)人才需求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多,外来投资增多的同时也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世界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基点是全球化,包括产品销售、生产要素以及产业分工等的全球化,面临的是来自全球化的竞争。在用工方面也会更加凸显国际化的性质,同时对人才的素质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的创新,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更加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发展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尤其是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技术与技能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以及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机制都应当有所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 工作领域与工作内涵的全球化,工作的流动性、分散性以及内涵在不断增强,这些对劳动者的工作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技能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国际化的素质不仅是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还需要跨国际的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的创新视野,对工作的本领域和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更是需要熟悉,能够真正独立地完成某个项目。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不断增强,产业格局总体上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全球化发展,而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在不断需求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产业结构的重心不断偏向高新技术产业,这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对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出了优化调整的要求,传统产业的教学课程需要设置适应新变化的专业课程,同时整个专业设置需要增加超前性,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更好应对新变化。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作出相应调整,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高新技术、技术要求和新兴的标准都应当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反映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时代需求的人才。

(三)对教师要求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符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需求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对高职教育的质量要求更高,这对高职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有更加充实的知识底蕴,面对加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教师也需要加快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挑战,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的技术理论,教师就需要比学生有更加敏锐的前瞻性,提前做好收集、筛选和学习各类技术信息,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需要教师具有全面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很好的应对,理论知识的强化也是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来达成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许多实践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中的指导、管理以及协作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办学性质和机制方面的挑战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办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一直未得到统一的认可。事实上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与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不同,高职教育还是一种学历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双重性质的教育发展更为受到重视,面临的挑战也更多。同时一直以来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较为单一,政府长时间以来都几乎是唯一的主体,这使得其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发展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更加活跃,高职教育也应当在办学机制有所改变,允许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政府包办的单一局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趋势,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对新挑战的思路

(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求高职教育也要作出相应的变革。一方面在发展道路上,高职教育应当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育人,还在于服务经济。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教育应当加强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应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要更加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优化教学设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明显,高职教育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将产业结构的升级因素纳入到教学设置中。一方面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应当倾向于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要设置新的专业,还要在适应传统产业需求的专业中融入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更是要满足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专业课程重在产业需求,其他课程重在辅助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适应国际化需要。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建设内容,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成为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一方面在理论知识层面,教师应当加快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实践,提升实践水平和经验,从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够具备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帮助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游刃有余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就要明确当前在全球化浪潮中所面临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加以解决。

猜你喜欢
全球化背景挑战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