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2019-12-09 00:26:54蔡镇阳长春科技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实体

■ 蔡镇阳(长春科技学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实体经济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更有效的保障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但目前金融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一系列困境,要求金融行业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一、新形势下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发展理念缺乏创新

尽管在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我国金融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还存在发展理念缺乏创新的问题。比如有的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从促进实体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特别是不注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撑,导致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不高。再比如有很多商业银行不注重对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在提供信贷服务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导致一些优质的中小型企业无法获取贷款,进而制约了其科学发展。

(二)金融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但一些地方以及金融机构在落实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在落实政策、细化政策、引导企业方面不够到位,这就直接导致相关政策无法发挥积极作用。从金融行业来说,尽管也已经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注重深入调查研究,特别是没有从实体经济需求的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表明一些金融机构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互动发展机制比较薄弱

对于金融行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来说,一定要在构建互动发展机制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与实体经济进行互动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比如有的金融机构不注重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沟通与联系,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再比如有的金融机构尽管开发和设计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但由于缺乏对实体经济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导致金融产品不符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此外,很多实体企业在开展金融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将产业链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其他具有较强创新性的融资模式作为重点,缺乏与金融机构的有效衔接与互动。

(四)金融服务载体缺乏整合

金融行业要想更有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还要在整合金融载体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导致金融服务载体的整体效能不高。比如从商业银行来看,尽管很多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给予了重视,但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互动方面还没有形成良性机制,特别是“银企对接机制”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必然会制约商业银行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再比如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不注重与行业协会、行业商会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导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性不高,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开展特色化、专门化金融服务,相关服务载体的整合度不高,服务效率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金融发展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金融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在创新金融发展理念,遵循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规律,力推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体系创新。比如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和开发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进而能够更有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得到发展之后也会“反哺”于商业银行。创新金融发展理念,要求金融行业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如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服务实体经济,既要在金融产品开发方面下功夫,也要在构建服务体系、服务制度、服务流程等诸多方面努力,使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更具有专业化。

(二)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对于促进金融行业更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性。这就需要各地以及各类金融机构要把落实国家关于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从金融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积极探索更具有针对性、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并形成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要大力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因而应当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比如可以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或者实施细则,加强引导力度,强化有效激励。金融行业也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了解真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支持政策。

(三)构建互动发展机制

金融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发挥金融行业的积极作用之外,也需要实体经济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使金融服务更加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的积极作用,在推动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牵线搭桥,引导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进行融合。金融机构也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切实加强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比如可以大数据技术开展调查与分析,了解和掌握实体经济的需求情况。

要着眼于解决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信息孤岛”现象,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多开展一些对接会、座谈会等等。

(四)整合金融服务载体

金融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融合金融服务载体,努力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模式更具有创新性。比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当大力推动“电子化”业务转型升级,特别是要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促进“电子化”业务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多开发一些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最大限度提高便捷性,同时减少相关流程。整合金融服务载体,也要大力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载体建设,使金融服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并且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了广泛关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金融行业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但目前金融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到位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着眼于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在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构建互动发展机制、整合金融服务载体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实体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02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6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