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繁博(长春科技学院)
绿色信贷业务的特殊性是指绿色信贷政策需要公众的监督,政府和银行不仅应该将相关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信息公开,并且应该提供各种条件包括信息的披露、必要的经费和真正平等对话的机制。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信贷也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很多商业银行都已经半绿色信贷纳入到业务体系当中,进而了探索和实践,而且也在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由于绿色信贷对企业贷款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并且提高了企业贷款的门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受到定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在实施绿色信贷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绿色信贷步入科学化发展的轨道。
自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来,绿色信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与过去相比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力的促进了绿色信贷体系建设。从绿色信贷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将绿色信贷纳入到信贷业务体系当中,特别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绿色信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且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信贷进行了结合,并且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从总体上来看,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不断得到提升,使“金融杠杆”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些商业银行还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绿色信贷发展机制,比如有的商业银行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战略合作,建立了绿色信贷评价机制等等;有的则更加高度重视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在推动绿色信贷规范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尽管自2007年以来,绿色信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使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践和探索,但由于绿色信贷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这也使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有的商业银行不注重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创新,特别是在科学设计绿色信贷产品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同时也没有从促进环境保护入手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改革与创新,甚至个别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缺乏高度重视,导致绿色信贷面临形式主义的倾向,进而制约了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和有效实施;有的商业银行不注重绿色信贷业务的规范化发展,特别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注重强化绿色信贷管理,特别是在实施废弃物管理、能源效率、绿色采购等诸多方面构建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由于规范化不足,也使绿色信贷的整体发展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有的商业银行则不注重绿色信贷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信息化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互联网+绿色信贷”模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到位,特别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有融资余额的企业进行环保数据收集、检查、分析等诸多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制约了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行”的过程中,绿色信贷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利剑”,因而绿色信贷也将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要深刻认识到绿色信贷是未来信贷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的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将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特别是要将其纳入到信贷业务模式创新体系当中,切实加大绿色信贷业务的实施力度,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信贷创新,还要更加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当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产品的多元化建设,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
从当前我国绿色信贷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已经纳入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体系当中,但不规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随着绿色信贷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家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绿色信贷业务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绿色信贷步入良性轨道。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要构建规范化管理体制、发展体系和运行机制,特别是要着眼于提升绿色信贷业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更加重视绿色信贷“审核机制”建设,特别是要切实加大“两高”贷款审核力度,努力提升针对性。商业银行还要大力推动绿色信贷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绿色信贷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商业银行可以组建“绿色信贷分公司”等等,这对于促进绿色信贷规范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商业银行应当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形势下,绿色信贷也必将朝着信息化、网络化乃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绿色信贷”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模式。商业银行应当对此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要在大力推动“互联网+绿色信贷”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切实加大绿色信贷信息化投入力度,应当建立专门的平台,同时还要与环保部门的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进而能够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环保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商业银行在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还要更加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要在建立绿色信贷客户群体“数据库”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商业银行之间应当进行战略合作,本着共建、共用、共享的原则,推动“数据库”资源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开展信贷业务、加强对企业监测评价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四大发展理念”之一,要求各行各业更好的落实。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大力推动绿色信贷科学和健康发展,既是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向,同时也要推动信贷业务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尽管自2007年以来,我国绿色信贷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将绿色信贷上升到战略层面,在深刻认识到绿色信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绿色信贷朝着良性轨道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对绿色信贷越来越重视,商业银行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会更加高度重视绿色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也将朝着创新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