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9-12-09 09:02张宇杉伊立伟仵淑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双联罗非班血小板

张宇杉 伊立伟 仵淑娟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缺血现象。疾病调查情况显示[1],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且该疾病突出的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治疗AMI的最佳手段,但临床实践发现[2],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为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本文选择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的146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3例。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3]中AMI诊断标准;经临床医学检查确诊为AMI者;符合PCI手术指征。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合并活动性出血者;造血系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对照组男32例,女4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8.71±1.42)岁;发病时间1~13 h,平均发病时间(6.24±0.68)h;梗死部位:前壁17例,后壁29例,下壁27例。联合组男30例,女43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7.86±1.83)岁;发病时间2~14 h,平均发病时间(6.18±0.74)h;梗死部位:前壁20例,后壁27例,下壁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发病时间、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扩血管、吸氧、抗凝等常规治疗,并注意饮食指导,低脂低盐,少食多餐。行PCI术后,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20236)和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均为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远大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212)治疗,0.15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48 h。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4]:根据患者治疗后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恢复情况及各项损伤恢复情况,将AMI患者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各项损伤恢复;有效: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各项损伤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各项损伤均未见恢复。②心功能指标: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E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③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等级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 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Ad、LVEF和LVDE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Ad 和LVDEd 水平均下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表3) 联合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4.11%)明显低于对照组(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LAd/mm LVEF/% LVDE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3 46.06±7.41 42.54±7.12 40.56±6.13 43.85±5.46 54.47±9.13 50.25±8.47联合组 73 45.89±7.62 39.03±6.58 41.84±6.30 49.70±6.51 55.11±8.27 47.02±9.01 t值 0.137 3.093 1.244 5.883 0.444 2.23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n(%)]

3 讨论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AMI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理研究结果表明[5-6],AMI的发病机制为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表现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从而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的形成,心肌因严重缺血而出现坏死。患者往往表现出进行性舒张功能不全或左心室收缩等,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治疗不及时,具有危及生命的危险性。PCI是常用的AMI治疗方法,原先闭塞、狭窄的冠状动脉在PCI支架置入后恢复畅通,从而恢复心肌组织细胞供血能力,避免长期损失。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标准化方案。吴川杰等[7]研究指出了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并肯定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但临床大量研究显示[8-9],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同时增加了出血风险,影响预后。替罗非班是一种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占据GP IIb/IIIa受体,阻止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阻止血栓的形成。

本文中,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9%)明显高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83.56%)。心功能改善程度是评价AMI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10]。LAd、LVEF和LVDEd等是临床常用的表征心功能的指标。本文中,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治疗7 d后的LAd和LVDEd水平均下降,LVEF水平均升高。用药安全性分析,联合治疗的患者急性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4.11%) 明显低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13.70%),这说明,替罗非班充分发挥了抗血小板作用,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优于单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可显著提高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双联罗非班血小板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长安CS55 E-Rock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与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双联式准等速大角度传动轴的定心球 PV 值研究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