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肺结节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影响患者全身多个系统,属于慢性肺部疾病,男性群体较为多发,以肉芽肿坏死为特征表现,大部分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疾病越严重,其肺部遭受的伤害越大,其中以肺门淋巴结最为显著[1]。并且可导致众多器官感染,例如皮肤、浅表淋巴结、扁桃体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螺旋CT扫描诊断患者肺结节,方便快捷,价格便宜,能够对肺结节的病变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且对患者身体无明显创伤。但因为肺结节疾病病因复杂,因此难以准确判断该疾病良恶性,从而造成误诊及漏诊等情况[2]。近年来临床上通常采用多层螺旋CT加强扫描技术诊断患者疾病,可清晰显示患者病灶特点,提升影像学检查的稳定程度。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肺结节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检查,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0例肺结节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12月,均为孤立性结节,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9.56±1.68)岁。
1.2 方法 扫描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16层螺旋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使用16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范围:将肺尖作为上界限,并将肋膈角作为下界限。首先对患者实施常规胸部平扫,然后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并对患者注射肘前静脉对比剂,选择优维显(国药准字J20130157,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规格:100 mL∶62.34 g;剂型:注射剂),给药方式为高压注射器团注,给药速度:3.0~4.0 mL/s;给药总剂量:80~100 mL。增强扫描时间调整为增强后60 s、增强后30 s,使用同样参数对其实施扫描。详细记录各序列强化值结果及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后不同结节的CT值。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读片,获得最后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对比16层螺旋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后良性结节以及恶性结节的各序列强化值结果及CT值,并分析患者病理结果与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表1) 所有患者经CT扫描,良性结节为25.00%,恶性结节为75.00%。
表1 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n)
2.2 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结果比较(表2)CT平扫不同性质结节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扫描状态下,不同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结节患者CT值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P<0.05)。
表2 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结果比较(±s)
表2 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结果比较(±s)
项目 例数 平扫 增强后30 s 增强后60 s良性结节 20 35.64±10.21 50.36±12.03 63.27±12.32恶性结节 60 35.78±10.12 75.64±12.45 87.65±12.52 t值 0.053 7.928 7.571 P值 >0.05 <0.05 <0.05
2.3 16层螺旋CT扫描与病理结果比较 80例肺结节患者的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发现诊断准确患者68例,准确率为85.00%,其中,20例良性结节患者中误诊患者1例,60例恶性结节患者中误诊11例。
肺癌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高发型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诊断率较低。大部分患者发现时该疾病已经发展至中期甚至晚期,丧失最佳治疗时间,缩短患者生存时间[3]。
通过对肺结节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可及时发现患者肺癌疾病,从而提升肺癌疾病治疗效果,或者阻断肺癌的发展[4]。肺癌是通过肺结节疾病发展形成,因此对其实施及时诊断,发现肺结节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实施常规胸片检查无法查看所有结节,因此诊断效果不理想,并且难以准确诊断不同结节的良恶性情况[5]。因此,应使用螺旋CT扫描来提升诊断准确率。研究表明,在判断实性肺结节恶性风险度时,可通过CT三维容积分析方式,对结节的三维容积进行客观、准确的掌握,并分析和观察结节边缘形态,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结节的恶性风险度[6]。并且应用CT检查患者肺结节,可清晰并且直观的展示不同类型肺结节的密度、位置、大小,因此临床上可将其作为金标准。肺结节包括两种类型,一为恶性结节,二为良性结节,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CT扫描,良性结节为25.00%,恶性结节为75.00%。良、恶性结节可划分为不同类型[7]。在CT扫描期间,应对其诊断需要进行结合,针对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扫描方案,例如增强扫描、常规平扫。增强扫描能够经过增大邻近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密度差距,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及检查,从而提升诊断准确率[8]。CT增强扫描可提供血管性病变、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肿瘤病变的血液供应是否丰富等可靠依据,所以,实施增强扫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结节,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扫描不同类型肺结节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9-10]。在增强扫描状态下,不同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患者CT值明显低于恶性结节(P<0.05)。对80例肺结节患者的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准确率为85.00%,其中,20 例良性结节患者中误诊患者1例,60例恶性结节患者中误诊11例。研究结果说明,应用16层螺旋CT检查诊断患者肺结节,对良性、恶性结节诊断效果十分显著。基于常规CT平扫,实施16层螺旋CT检查肺结节能够得到更多的检查结果,能够对不同类型结节疾病进行更好的分析及诊断,从而提供治疗方案及临床诊断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将16层螺旋CT检查应用于肺结节中,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鉴别良性、恶性结节,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