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武 /文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商业航天呈现井喷式发展?究其根源是基于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国家战略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落地
习近平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要强化大局意识,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
2015年以来,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民参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进入航天领域,从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飞行器(小卫星)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目前已经注册成立的有蓝箭、零壹、翎客、星际荣耀、神州五行、星图探索、凌空天际等十几家。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推动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是民企从事航天发射的重要保证。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一些所谓国防军工产品的禁区被突破。有些民营企业不能介入的武器装备总体和重要的分系统,在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和监管下,也有些松动,如火箭弹、无人机、战车等。对于民企发射火箭,国防科工局也研究出台航天运输系统科研生产试验及发射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这些都是对民营企业发射运载火箭的利好信息。战支部队的酒泉、文昌、西昌等卫星发射中心也纷纷支持民企到基地去执行发射任务,对民企发射试验与对待国家队一样给予严密的组织和实施,圆满完成了几次民企发射任务。
在既要支持又要规范的前提下,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制度。2018年9月28日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相关业务司的组织下,审核中心派专家组对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审查,通过审查之后,发放了朱雀一号火箭发射许可证。一个月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民营企业第一次运载火箭飞行试验。2018年10月18日国防科工局又对第二家民营企业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审查固体运载火箭系统科研许可证,从法律法规上给予了认可。
新时代的新机遇
几十年来航天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领域,涉及专业面广、技术难度大、管理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是属于国家规划、国家投资、国家下达任务、国家采购的垄断行业。还没有任何一个民营业企业涉足火箭发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给火箭、卫星、导弹等航天产品承担一些零部件、设备甚至小系统的科研生产任务,但只是配套产品,而不是总体和重要的分系统。
近几年来,国际上出现了私营企业研制火箭,发射空间飞行器,如美国的SPACE-X、轨道ATK、内华达山脉、比格罗航天公司、蓝色起源公司……这些民企具有设计、制造、验证到发射和运营的能力。商业航天低轨道运载能力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政府、军方、科研机构等用户从市场购买服务的需求。最典型的是SPACE-X的崛起,在国际宇航界震动很大。已扩展到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以及一级火箭成功回收和二级火箭回收试验;重型火箭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美国民营航天企业的火箭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对中国有志于太空探索的有识之士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许多人跃跃欲试,希望在航天领域大展宏图。那么,为什么只有在近期才出现民营企业商业航天风起云涌的现象呢?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航天领域的大融合与大整合态势正在形成
航天领域门槛降低,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是民企进入航天的条件。几十年来,我国航天由小到大的发展,科研成果的积淀,许多技术已应用到民用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相辅相成,不断提高。有些技术不再封闭在航天产品上使用,“军转民”成为通用技术;民营企业也不断创新,既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应用在民用产品上,积极推进“民转军”承担航天产品的配套任务,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
航天人才流动是支撑民企发射火箭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发起和组建航天民企的主要领导和骨干都是来自航天或与航天有关联的以及军队退役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有自愿离职雄心勃勃要干一番事业的,也有离退休发挥余热的,他们当中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有些是主任设计师、型号总师、质量管理专家,承担过一个或多个型号的经历,具有从研发到飞行全过程的工程经验。
沿袭和执行中国航天几十年已成熟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是民企快速进入航天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建设初始阶段需要有支撑这个组织的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行业标准、设计规范、行为准则。否则企业即使注册成立也没有约束和统一员工行为的规矩,仍是一盘散沙,企业就无法快速进入正常运营并开展工作。航天从几十年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制度、标准、规范、规程(如28条和82条,双归零五条标准等)。民营企业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严格按照航天形成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质量体系等拷贝过来为己所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民企商业航天的发展是站在已经有60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人才济济的中国航天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成功的商业运作是民企商业航天发展的前提条件
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组建一个商业航天的民营企业,巨额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国家还不会直接给民营企业投资的,只能靠社会融资。近年来中国航天所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国人心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中国航天已成为国家品牌。因此,许多基金组织、投资公司、企业集团看好运载火箭提供商业化发射服务的前景,愿意投资航天产业,并成为民营航天企业的股东。当然,还要有企业的技术团队、企业的经营理念、取得的创新成果等要素来吸引投资,不断地完成多轮的融资工作。
逐步构建中国民营企业航天态势
坚冰已破,春潮涌动,民用航天势如“井喷”式的发展。短短二三年如雨后春笋陆续冒出了北京(湖州)蓝箭、北京(重庆)零壹、星际荣耀、深蓝航天、星河动力、翎客航天(深圳)、驭龙航天(深圳)、神州五行(大连)、星图探索、凌空天行,以及九州云箭、灵动飞天、宇航推进、天擎动力(上海)、空天引擎(西安)等近30家从事航天发射运载火箭和火箭动力的民营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多则一二百人,少则二三十人,形成了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局面,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和有志于在航天领域干一番大事业的创业者趋之若鹜。这种现象也引起国际上的注意,近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不容小觑的存在,或成为太空商业领域的主角。这些企业成立宗旨的共同点:定位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发射,只是作为国家队的补充;与国家队只是差异化竞争,如蓝箭甲烷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成本发射和为用户提供优质发射服务;最终成为美国SPACE-X那样的火箭公司是民企共同的发展愿景。
理想是宏伟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困难是现实的,笔者对一些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的现状做了分析,认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还没有形成专业技术结构齐全、老中青相结合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航天系统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是历经了60年三代人传承和延续的庞大队伍,老一代的传帮带,耳濡目染,薪火相传,反复磨合,经历了若干次成功和失败的历练和考验、工程经验非常丰富的团队。这里指的团队,是指相当一大批院士、型号总师、技术带头人和技能人才等形成的专业结构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团队。
民营企业借助航天的力量引进了主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而其余大部分员工是近几年和应届大学(本、硕、博)毕业生,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他们有航天领域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有高昂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但是,致命的是工程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一个人才结构合理、协调和默契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思想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运载火箭设计、研制、试验、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航天在发展的60年的历史中,在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实践和贯彻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才有今天中国航天的卓越成就。尤其是随着航天系统工程理念、方法的深入推广和应用,从1998年至2018年20年共发射 243次(1998年前,28年才发射54次),2018年圆满完成37箭103星(器)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位列世界第一。
系统工程是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如一枚运载火箭有数十万元器件和零部件)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子系统)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则是组织管理这种复杂系统的有机整体的规划、方案、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航天则是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技术指挥线和行政指挥线为组织保证,进行以技术协调、组织协调、质量保证为重点的(弹箭星船站)等系统工程的科研、设计、总装、测试、试验等全寿命期服务的系统组织管理任务。民营企业由于机构新、队伍新,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还没有渗透到火箭的研制和管理过程中去,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摸索和实践。
还没有形成航天几十年相对稳定的配套协作网和合格供方名录
火箭研制和发射是系统工程,涉及从分系统到单机、从设备到元器件数百家的配套单位。虽然是动态的,但90%以上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些单位有如下特点:必须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指标;严格按合同规定的交货进度提供产品;售后服务满意并及时;有的单位虽不隶属于航天系统,但逐步形成了航天文化和航天理念,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高度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对总体的无条件服从意识等;配套关系经历了型号从预研到研制到定型到飞行的全过程。这种外协、外购、外包的协作关系是几十年培育的结果。而民营企业与这些配套协作单位还处于选择期,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和纠缠,才能形成稳定的配套关系,这恰恰是民营企业与配套单位协作关系的致命软肋和短板。
由于国家航天工程的特殊性,配套产品除了要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外,还有航天集团对本系统配套任务指令性计划的强制性,这是民营航天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还没有基本形成系列化的型号发展规划,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较少,成熟的技术少
中国航天已发展60年,现在已形成了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火箭系列,如长二系列、长三系列、长四系列,以及新一代载火箭家族,庞大的运载火箭系列是从早期的长征火箭基本型开始的,而基本型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都是经过三代航天人从研制东风导弹开始,几十年的攻关、拼搏,在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中掌握了技术、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稳定了状态,形成了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征火箭的基本型,这是长征火箭系列发展的基础。
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生产火箭不可能像中国航天那样从零开始,再去重复几十年的过程,要充分应用中国航天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人才资源、条件设施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和专利,快速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差异化的火箭,形成企业的基本型。目前已经发射了亚轨道火箭的重庆零壹空间(重庆两江之星)、星际荣耀(双曲线)等民营企业,也只是对企业自身火箭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验证,不是实质性的运载火箭系统,还上升不到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即使已经发射了朱雀一号运载火箭的蓝箭公司也只是对公司自主研发的单项技术、综合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的验证,也没有作为朱雀火箭系列的基本型。其他的民营火箭公司还没有进行过火箭发射试验,也只是在起步阶段。基本型也不是一、二发飞行成功就可以确定的,要有一定数量的火箭发射任务稳定技术状态后,才可以为后续火箭系列的发展奠定基础。
民企火箭公司总体部门的权威性还没有树立起来,指挥协调、控制调度能力相对比较弱
民营企业尽管规模小、人数少,但是必须设置火箭总体机构;这是中国航天型号研究院在组织结构上的核心部门。加强总体设计部建设,搞好总体方案设计、技术抓总与技术协调和技术状态管理,这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理念的重要经验和特点,强调总体部的地位、权威。防止分系统技术状态多变或随意变更配套关系而造成颠覆性的灾难。航天总体部的权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形成的共识,民营航天企业也不能另辟蹊径,必须在体制上、制度上、管理上确立总体部门的地位。从目前的状态看,总体部的权威性还有待于加强。
以上分析了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质量控制、技术状态管理等操作层面的问题,也需要认真对待,不可忽视。由于航天的复杂性、工程性、试验性和系统性往往要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炼,因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若不走弯路就要老老实实按照已经成熟和成功的航天的标准、规范、制度、规程严格执行,练好民营企业的内功。
为了贯彻军民深度融合战略在空间领域的落实和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商业航天民营企业也纳入大航天,成为中国航天的一部分。这是主流和补充的关系,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取代和消灭的关系。政府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国有军工企业在不危及国家和企业核心机密的情况下,不要在技术上、人才上、航天设施等条件上封杀或限制,可借鉴国外对民企发射火箭成功经验(如美国SPACE-X公司)从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国防军工行业管理部门要对民营企业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火箭发射许可证给予积极的帮助、咨询、培训和服务,使企业少走弯路,尽快具备许可条件取得相应资质。
军工人才再开发
鼓励已经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发挥余热,到民企去,用他们多年积累的工程经验、管理经验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美国军方就鼓励并允许退役军人进入私营航天、航空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政策创新是关键
中国航天有庞大的人才队伍,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人才流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并没有影响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没有使航天队伍散掉。所以对民营企业吸纳和招募人才不要设置政策壁垒,不要限制航天队伍向民营企业流动,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规律,因为这些人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注册的是中国公司,也应该是中国航天、中国航天人。美国就有很多曾在美国宇航局、波音公司等机构和企业工作过的优秀人才跳槽到私企门下。
资金扶持精准化
国家为了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在资金方面对民企给予适度支持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些课题显示了民企独特优势的技术,如零壹空间研发的小型化、轻质化的火箭控制盒;有些民企申报的专利是可以进行成果转化应用到航天领域的,如蓝箭公司在甲烷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一些专利等作为鼓励军民融合在空间领域发展的专项基金给予支持。美国民营航天企业SPACE-X就从美国宇航局以“商业补给服务”的名义获得十几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军工资源再利用
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试验的设备、设施在不影响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对民企开放,有偿使用。近十几年来,国家对军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很大,大大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设施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了国防军工科研生产的需要。但是,由于军工科研生产的特点,有些设备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也有能力过剩的问题。民营企业在购置设备时要考虑成本、利用率等因素,能外协的就尽量外协,不再重复购置设备。军工企业的设备设施应用在民企商业航天中,既可以提高军工设备的利用率,也是落实军民融合的重要举措。实际上,有的军工单位已经这样做了,如把过去三线闲置的厂房又恢复起来提供给民企作为火箭总装厂;战支的火箭发射场在不影响国家发射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承担民营企业发射火箭的任务等。
技术协同工程化
民营企业在技术上遇到困难时,在不涉及国家技术秘密和商业侵权的前提下,国防军工行业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帮助民营企业做些咨询、答疑、评审等工作,还可以把解密的军工技术应用到民企商业航天中去。像美国宇航局就以直接派驻技术人员和转让专利等方式帮助SPACE-X、蓝色起源等公司提高专业发展和验证技术,逐步推行“去型号化”为核心的货架式生产和供应的管理模式。进行技术扶植,使过去开发的产品获得了新应用,长期积累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
大潮奔涌逐浪高,民企航天春满园!我们相信,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在国家政策、条件、能力、技术、人才、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下,未来的民营航天企业中也会有像美国SPACE-X的高水平公司问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作者现为国防科工局许可专家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