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课桌的课堂,没有围墙的学府

2019-12-09 23:56吴富贵
国际人才交流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家学者杂志文章

文/吴富贵

中国人有“逢五一小庆,逢十必大庆”的传统习俗。时值《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当然也该大庆一番。说到我跟她的缘分,要从她创刊面世算起,至今同她的刊龄一样,整整30年了。这期间,我既是她的忠实读者,也是酷爱为她撰稿的作者,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总该写点什么,算是我送给她的一个“贺礼”。

时间拨回到1989年,恰逢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1周年。此期正值《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正式创刊,机缘巧合我与她用“以文会友”的方式结识。而今,屈指算来,已经整整30个年头了。时至当下《国际人才交流》杂志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识界和外国在华专家领域,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尤其是她所创建的众多栏目及内容是中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更是声名远播。可以说她自创刊伊始,便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的瞩目和热烈欢迎。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还记得《国际人才交流》刚诞生时那张娇嫩的面孔,弹指一挥间,眼看着她就要欢庆自己的30岁生日了。令人欣慰的,是这棵生命力强大的幼苗,在中国改革开放春光明媚的气温土壤孕育下,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扶持下,在中外专家学者、编辑人员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关怀哺乳下,一直在健康茁壮地成长、朝气蓬勃,蒸蒸日上、英姿焕发。

真可谓,当年羽毛未丰、稚鸟试飞的丑小鸭,如今已变成羽毛丰满、志在九霄的白天鹅了。

我作为《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曾应邀为这本杂志撰稿,并在该杂志上发表过30多篇文章如《中国专家在科威特灭火纪实》《我国对阿援助中的医疗队》《克里木:将巴勒斯坦美味咖啡带到北京》等。

除了我发表的文章之外,杂志中刊登的文章如《达尔文对我的影响》《中国如何消除“效率鸿沟”》等,将视角聚焦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剖析它们在移民、留学生、引进海外人才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及由此构架起来的国家人才战略,以期借鉴先进之处,在我国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交流机制。

而今,30年时间已经过去,每每提及这本杂志,我立刻会联想起它刊登过的那些引人入胜的文章以及专家故事,从而唤起我对这本曾在中国期刊史和中外国际人才交流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先行者的美好回忆。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刊物至三十,正值青春期。《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也是如此。她由小到大,从幼年到青年,一天天成长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取得今日成就,是辛勤努力的结果,值得庆贺。作为陪伴她走过30年历程的忠实读者与作者,我深信,第二个30年一定会比第一个30年更美好、更精彩!

30岁的《国际人才交流》杂志辛勤耕耘,内容丰富、立论公允、放眼世界、成果丰硕。在国际友人、外国专家、资深学者和年轻才俊中间获得良好反响。凭借她设立的封面故事、图片故事、引才引智、创新创业、我的中国故事等栏目和刊发的研究心得、课题成果、经验之谈、名人专访而声望远播,遐迩闻名,成为各界读者的良师益友,享誉在华外国专家界。

要列举她的成绩,我觉得,首先是对于中外友好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现代传播。在这方面她确实办得堆云叠翠,颇有特色。

其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适时根据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走向开设专栏、连续刊登系列专题,对已故外国专家、学者、名人的缅怀与纪念文章,等等。

还有就是紧紧围绕中外国际问题,尤其是重点热门话题,及时发表广大读者所瞩目的报道与研究,体现了杂志编辑在信息网络时代对形势发展的敏锐感、责任感,使自己的步伐与时代同步,与日新月异的变化适应合拍。

此外,她通过充实固有栏目、增加新辟窗口、改进编排技术、提高印刷质量等方面的努力及其良好效果,都足以说明和体现她在中外专家友好交流领域,有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有拼搏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30年来,她的选题越来越广泛,追随时代潮流,她的研究趋势,正朝着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高质量的方向前进。截至2018年第12期,她已正式出版343期,刊发文章超过1万篇。把这几百本杂志汇集在一起,洋洋大观,不就相当于一部反映中外专家学者友好往来、交流互鉴知识的大百科全书吗?

“最是书刊能致远,最是学问润后生。”在中国研究外国事务的专家、学者队伍庞大,人数繁多,同样在中国从事科研、学术、文教、医疗卫生、传媒、环保、经贸、人才交流等领域工作的外国专家也大有人在。30载春秋,《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成为帮助国人认识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的一个窗口,成为外国专家学者与中国专家学者进行互学互鉴交流经验的园地与沟通平台。

记得有位大学教授这样比喻:“《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是一份特别好的杂志,她是没有课桌的课堂,没有围墙的学府。里面讲课的老师往往有的是读者未曾谋面却慕名已久的外国专家、学者和教授;它比真实的课堂要优越得多,方便得多。因为你可以不受时间、资金和地域的限制,自己挑选老师,自己选修课程,任选一位喜欢的老师为你随时授课。”

如此说来,《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在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搭建起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堂,一座传播知识与增进友谊、互学互鉴的文化殿堂。既是外国在华专家、学者发表获奖感言的平台,亦是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心得、互学互鉴、辛勤耕耘的园地,外国专家在中国的第二故乡。

30年来,《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与时俱进,除了本文开头所述的方针政策、气温土壤、众志成城等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外,我以为还有必要强调编辑部领导和全体人员的辛勤耕耘。

《国际人才交流》是杂志。我从一开始就十分钦佩当年创办这份杂志的勇气和魄力。因为我深知,要办杂志的确不易,要办好,更加不易。“办杂志,开始是人办杂志,到后来,则是杂志办人!”

30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编辑部30年的默默耕耘,意味着他们寒来暑往一万多个日夜的无私奉献。正是这个群体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与追求,30年来的打拼、奋斗与锲而不舍,才真正做到了“金石可镂”,才使这本杂志拥有了她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和今日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专家学者杂志文章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杂志介绍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