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新,朱坚,邱栋梁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食用菌是一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其种类繁多,产值巨大,是我国农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新型栽培模式不断涌现,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食用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均达不到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①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人数少。主要是学生在学习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没有培养对食用菌真正的兴趣,所认识的食用菌生产与现实差距较大。②多数食用菌方向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较差。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知识多数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深入思考和领悟知识点的内涵,缺乏真正理解与融会贯通。③所学的课本知识往往落后于当前食用菌企业的最新理念和技术。目前国内《食用菌栽培》教材普遍较为陈旧,加上课时较少和实验条件限制,很多新的食用菌栽培模式及最新发展无法靠教师全部讲授。国内多数院校食用菌重要基础课程是《食用菌栽培》,该课程也是食用菌方向人才培养的必修课[1]。因此,亟需对《食用菌栽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满足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食用菌栽培》是食用菌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全国有食用菌方向的本专科院校均有开设。由于国内不同学校将食用菌方向置于不同专业下,因此该门课程也常作为微生物、园艺、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食用菌栽培》课程一般为32~48学时,包括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分为2.0。该课程当前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如下:
目前《食用菌栽培》的教材基本上涵盖了食用菌的全部知识,包括食用菌形态、生活史、分类、遗传育种、营养生理生态、菌种制作培养保藏、不同菇类的栽培、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其中不同菇类的栽培约含数十种菇类,其特征不同,栽培方式有差别[1]。因此,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顺序讲授完成。针对该问题,课程整合成若干专题,每个专题2~4个学时进行授课。
目前多数院校《食用菌栽培》的实验课时在1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这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验课不足或条件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进而影响了学生对食用菌兴趣的培养及就业意愿。
当前考试客观性知识点题目所占比例较高,而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自主发挥的题目比例较低,客观题型虽然较为公正,但容易让学生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应付考试。如何通过考试出题方式的调整或题目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及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2]。
传统的大学课堂授课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虽然有师生互动或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模式总体还是以知识单向传递为主。学生课堂上忙于记录老师课件,同时留作考试复习材料,课堂效率低,课堂上对知识的思考和讨论较少。因此,如何从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从理念上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教学及考核方式上服务于这一理念,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作用[3]。
传统教学多以老师直接讲解为主,知识是被动进入学生大脑,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新的教学模式需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为改革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研究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动学习,建立起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式学习,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接近学术与生产前沿,真正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为此,将《食用菌栽培》的课程设置成专题课程,针对每个专题开展翻转课堂“你讲我评”的授课教学模式。该模式就是将传统课堂老师与学生的主次进行翻转,确立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这一舞台交给学生展示,而老师的角色是引导、组织、补充和点评。
传统教学知识传递链为单向流动,新的教学模式需将对知识的讨论、辩论等方式纳入其中,达到知识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流动模式,即强调交互式学习。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换与碰撞,使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探索者。同时在课堂上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以及老师与每位学生间直接沟通的渠道。该双向模式将老师和学生紧紧连在一起,共同探索科学的真谛。
传统教学无论授课还是考试,老师与学生各自的角色是固定的,而新的教学模式将转换角色。对于学生,需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哪些知识是重要的,这些知识应如何教如何考,重点核心是什么;而对于老师,将换位成学生学习的角度备课,应设计知识教授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该理念及相应的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更加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另一方面,也使老师更能贴合学生学习需求,从而使课件、授课等有利于启发学生和传授知识。即老师从学的角度来教,学生从教的角度来学,教与学相互促进。
“你讲我评”式授课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用4~6个学时来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知识,授课方式以引导式、提问式为主,辅以大量多媒体课件,包括来自大自然或食用菌生产第一线的图像、视频、动画等。然后进入专题授课模式,即在学习了食用菌基本知识后,进入各类食用菌不同的栽培管理专题,生长习性及栽培方式相近的食用菌归为一个专题,共设计8个专题,每个专题2~3个学时。老师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下一节课专题的内容,并将全班学生分为2组,各自准备该专题的相关内容,老师需要给出题纲,相关的参考资料、书籍、网络等。2组各自选1名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各组需按照老师规划的题纲,利用1周的课余时间查找文献搜集资料和生产现象案例等,并汇总成PP T,用于研讨课上讲解。
老师在全程进行方向把控和补充,并在一个题纲讲解完成后进行点评,针对2组中各自讲解不到位或有偏颇的地方进行纠正,同时对2组同学有价值的知识点进行打分,最后以该分数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一个题纲结束后进行下一个题纲,主讲组由老师随机指定,直至该专题的全部知识点讲解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QQ或邮件随时给予协助和指导。
“你种我导”的实验与实践课模式具体实施方法是:老师在开课前将本学期的实验课进行规划,选择相适宜的食用菌品种栽培,将实验课程分解成几个步骤,如某一种食用菌完整的栽培、出菇、管理等。由于食用菌菇从制种到采收整个栽培周期较长,因此实验实践安排随理论课同时开始进行。整个栽培过程中几个重要的环节,安排为正式实验课内容,而不太重要的环节或操作,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理论课开始时安排2次实验课:栽培菌袋的制作和接种操作。接种后将菌袋分配给学生,每位学生领取10袋,贴上各自的标签,带回宿舍进行培养和出菇管理。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对菌包进行观察、记录、拍照、写实验报告。同时定期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老师报告菌包生长情况与出现的问题。老师在全程进行指导、分析和评分。栽培中不同学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学生正好可将其作为案例在理论课的专题研讨中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课程快结束时,学生培养的菌袋也将进入采菇阶段,每位同学将自己整个种菇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拍摄的照片以及最后采收的产量整理成报告,老师依此给出实验课成绩。该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利用学生自身条件,将实验与实践课相结合,开展系统完整的栽培全程实践。这样的实验才能提升学生对食用菌整个生长发育特征的理解,与理论知识相互促进。
“你出我选”的考试出题模式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每一个部分或专题课程结束后,留10~20 m in时间进行本章重点和难点的整理盘点。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并罗列在黑板上,针对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出考题,并依次以口头方式模拟出考题,题型不限。而老师则在学生模拟考题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正,规范考题并形成考题库,同时适度增加一定发散性题目。考题库的数量至少需是单次考试考题的3倍以上,在期末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形成考卷。
该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3部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在专题研讨课上学生的发言次数、参与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贡献度来考核;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在种菇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拍摄的照片、提问的问题以及最后采收菇的产量给出综合评定。
该项目主要以3种模式的翻转课堂形式对《食用菌栽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在不增加大量课时的情况下,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实验、考试模式,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的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加深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15、16级设施和园艺专业共100多名本科生的运用实施,该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主体,客观上改善了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生亲力亲为种菇,真正了解食用菌栽培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此外,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经历新教学模式的3个班的优良率(80分以上为优良)均到达了90%以上,其中优秀率达到50%左右,与前几届相比,优良率提高了近20%。对教师而言,一方面可以从众多学生的提问中受到启发,在回答学生各种问题中,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该教学改革项目中,“你讲我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更高层次辅助和引导,通过让学生搜集材料、制作PP T、讲解讨论、提问反驳等过程,树立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你种我导”建立以学生全程参与、全程动手、全程负责的实验课模式,能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作用是合理规划、全程协助、把控和点评。“你出我选”创新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模式,学生参与,换位思考,在保证考题保密性的前题下,创新了教学中的考试模式。该项目中的3种翻转课堂教改模式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完善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