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前,央行行长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表示,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竞争中性是指不受外来因素干扰的市场竞争,旨在重新规划现存国际经济规则或制度,从而保证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实现公平竞争,它包括税收中立、债务中立,规则中立。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国企民企都获得了高速发展,这些都与“竞争中性”原则相一致。所谓“国企扭曲竞争”的说法,某种意义上已经忽视了国有企业经过改革以后已经完全融入市场、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事实。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立原则下与其他国家企业实现公平竞争,是我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
竞争中性是“联手戏”。国企和民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企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企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
竞争中性还是“独角戏”。国企要在民企、外资不愿进入的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的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做强做精主业和实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竞争中性更是“一出好戏”。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各展所长,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打造一个符合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