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路明(海南师范大学)
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历史性”这一学科属性越来越受到近现代主流经济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一方面,主流经济学肯定了经济学的历史属性,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非历史性”作出了批判。另一方面,主流经济学也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解读。
在经济学领域中,经济学家们对社会制度的认识可分成两个派别:一方认为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较强的人为性和改造性。从当前来看,这一方经济学家,正处于主流的研究地位当中;另一方则认为社会制度是自然形成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在这种差异性的认识之下,封建制度往往会被贴上“人为性”的标签,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更倾向于“自然性”[1]。
基于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多将封建制度视为反人性、反自然的偏误制度,而将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以自然人性为根本、符合人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制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眼中,“经济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高度的幸福感与自由感,他们自主、自由地实施经济行为,在获取经济中福利的同时,也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反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拖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些优势与潜力都是封建制度所不具备的。所以,封建制度作为局限的、落后的“认为秩序”,应当被消灭。但从实际上讲,即便是在所谓“自然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当中,人们也会受到社会风俗、历史经验等影响,继而产生学习历史、改变现状、展望未来的历史性愿景,而不是仅满足于自然给予的福利和条件。基于此,推崇历史观的主流经济学家表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资产阶级济学家并未切实理解社会生产力的运行本质,即“人”及人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力变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即便部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念已有所转变,意识到了经济学的历史趋向,却不得不对历史作出否定。此时,由于无法全面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也就不能对社会经济形成系统化、实际化的理解。在历史观的经济学视域下,价值、竞争、垄断、福利、货币等一切经济概念都不是绝对永恒的,而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般推倒重建与变革演进的历史范畴。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但许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并不承认经济学的这一属性,其认为经济学的根源不在社会需要、不在人为关系,而是“永恒的理性的表现”。同时,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也不是人探索社会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而是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引申和挖掘出来的。但深入分析任何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都能发现,他们本身就是由中等市民向资产者转变而来的,因此其所谓的“自然本性”也必然建立在工业、贸易等社会历史规定的关系基础上。所以,谁都不能否认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体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历史性”,其研究对象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生产关系。同时,在社会环境当中,所有人在实施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承担着创造历史的客观义务。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研究视域下,经济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绝对不能脱离历史观的知识论与方法论,任何脱离历史而空谈社会发展的经济学,都难免受到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束缚。从《哲学的贫困》到《资本论》,历史观下经济学的认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经济学的“历史性”也表现得越发丰满。自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被烙上“历史性”的印记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社会规律、经济发展视为自然产物的偏误言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同时,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新的社会经济将被开辟,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只能作为社会与时代的过渡,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当中。
历史的“经济解释”,是相对于历史的“道德解释”而言的,其主要通过研究生产力与生产管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对历史进行解读,而不是基于平等、正义等道德视角审视历史发展。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历史的“经济解释”是建立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之上的。在经济学的视域下,可从三个维度入手考量历史的“经济解释”:
第一,从经济状况的维度考量。所谓“经济状况”,即某一历史时期内的经济环境或经济条件,这一维度是对历史进行“经济解释”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学理论中,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中必然出现不同形式的矛盾因素,而这一因素与其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导火索”。例如,有经济学家在谈论近代欧洲社会发展时提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等经济波动导致了当时社会居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恶化,进而催生了大规模的变革活动。另一方面,变革活动的推进,势必以充足的财力、物力资源作为支撑,而充足资源的实现又以经济条件为基础。此外,经济条件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不是平均分配的,这就导致了同一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派系民众在经济条件、利益取向的不同。在此背景下,由经济分配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情况必然产生,进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变革发展[2]。
第二,从社会分工的维度考量。社会分工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演进的动力源泉。在原始的部落社会中,受到男性与女性在力量、体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前者倾向于承担“森林主人”的社会分工,后者则更倾向于“家庭主人”的社会分工。在此背景下,人类社会生存资料的获取、分配、占有与利用才得以完成,历史才得以延续。其后,随着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变化,社会格局也逐渐调整与完善,并为后续的社会实践与经济研究提供出有利的支持条件。
第三,从物质生产的维度考量。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活动中的生产与再生产。同时,由物质生产角度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解读,本身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进行学科融合的主要观点之一。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始终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密不可分,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整体的演进发展。物质生产作为上层建筑的建立基础,对社会结构长期化、有序化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不断变化,人类对物质生产的需求与探索才能不断深入,从而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为历史车轮的不停运转提供动力。
总而言之,无论是摒弃历史谈经济,还是抛开经济谈历史,都是形而上学的偏误观点。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历史学科,只有意识到一切经济规律的人为性与历史性,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经济学。同时,经济对社会发展也具有支持与推动作用,是历史演进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