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分析

2019-12-09 00:26殷玉玲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就业指导人员

■ 殷玉玲(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学生自身就业意愿、素质、技能、心理等都很难达到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需求,导致就业难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学校应当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加以重视,积极构建并完善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效支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概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指为大学生毕业就业而服务的学校体系,其与学校其他事务性服务体系相比具有极强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该体系广泛包含教育、管理、服务及研究四大部分,这是其他学校事务性服务体系所不具备的。而且学校需要积极与政府、人才市场、企业等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才能充分保障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服务,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所收获。就业指导服务应当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涯,从大学生进入学校开始该体系便要开始运作并为学生提供服务,而且在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大学生刚进入学校的阶段,学校主要提供职业教育、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等服务,而到了学生临近毕业的阶段,学校则会更加重视人才市场变化、行业发展、企业用人需求等信息服务,穿针引线地引导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一)服务结构、机制等不完善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变化复杂、服务对象数量众多,因此要想保障服务效果必须制定完善的服务机构、机制等做基础保障。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结构、机制等不够完善,还存在较多缺陷及不足,导致服务工作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学校虽然设置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或部门,但是大部分岗位都是由部分教师或管理人员兼任,甚至还存在直接让学生管理部门代管的情况,同时服务主要集中于事务性工作上,并没有对大学生就业规划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其次,学校缺乏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制度。学校并没有针对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制定规范、健全的制度,导致服务工作一片混乱,效果不佳。

(二)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部分高校认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只是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并提供就业信息等,没有加以足够重视,对服务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也不够严格,导致部分服务人员难以充分胜任工作岗位。实际上就业指导服务对服务人员综合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专业水平、信息技术素养、行业及市场信息掌握情况、实践经验等方面。高校没有对服务工作进行标准化的规范与考核,部分综合水平偏低的服务人员组织和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整体工作质量。

(三)服务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范围及内容需要不断拓展,同时服务水平也需要水涨船高。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形式较为单一,大多还停留在简单开设指导课程,组织毕业生进行就业动员大会和讲解就业注意事项等方面,并没有针对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段,导致实际服务效果较差。

(四)与时代发展的贴合度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不到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与实践,给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影响。高校不但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创业支持,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有效实践国家号召。但是部分高校并没有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对创新创业重视不够。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策略

(一)完善服务结构与制度

高校应当从基础入手,以完善服务结构与制度为首要任务,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服务。高校不但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还要对该部门的权力、责任、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等加以规范,从而在系统化、标准化的部门运行中提供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对国家相关政策、市场整体变化及学校发展情况等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就业指导大方向加以明确,并根据各学院、专业等制定更为详细的就业指导规范,让各个专业学生都能在就业指导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顺利就业。

(二)构建全程化、动态化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当贯穿学生整个在校阶段,决不能只局限于毕业前一段时间,否则在缺乏科学规划与长期引导的情况下,临时磨枪式的指导服务往往很难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还应当充分关注市场变化、行业发展、企业用人需求、学校发展前景、国家及地方政策等,随机应变地进行调整与优化,才能确保指导服务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提升服务有效性,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因此高校应当构建全程化、动态化指导模式,在学生进入学校后便开展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职业规划实践过程中动态化地调整指导服务方案与方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作用。

(三)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养

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对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综合素养更高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因此针对服务人员整体素养偏低的问题,高校应当积极采取各种合理措施加以改善。首先,高校应当严格筛选和管理就业指导服务团队人员,明确规范服务人员综合素养指标,加强考核与培训,确保所有服务人员都能通过岗位考核,个人素养满足岗位需求。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服务人员具体服务事宜的培训。就业指导服务涉及领域多,包含事务杂,需要服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面试技巧、市场信息、行业发展情况、工作岗位经验、信息技术、社交技巧等,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学校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对相应的服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确保其能够有效做好指导工作。

(四)创新拓展就业指导服务方式

为了有效改善就业指导效果,学校需要对就业指导服务方式加以创新与拓展,从多个方面推动服务水平提升。学校除了对单一的服务方式进行拓展,积极探索更加新颖的服务方式外,还需要重点探究就业指导服务的信息化及个性化发展方向。学校打造一体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能够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同时为服务人员及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可靠的交流渠道,有助于指导效率的有效提升。学生能够在该平台上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同时也能获取最新市场变化情况、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用人具体要求、国家政策变化等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内容,更能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及时通过平台寻求教师及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援助。其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对学生情况加以了解,结合学生特长、爱好、心理素质、专业能力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尤其要强化其中的就业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找准就业方向,提升就业综合能力。

(五)推动创新创业政策实践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学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缓解就业难现状的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实践。学校可以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新增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部分,对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制度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整合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创业人才进行更加具体的专业指导。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促使高校做好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当从多个方面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完善服务机构与制度,构建全程化、动态化知道模式,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养,创新拓展服务方式,推动创新创业政策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就业指导人员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