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 边贸人才与精准扶贫结合中的途径、方法、效益探讨*

2019-12-09 00:26:54罗梅蒙晓霞蒙振海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精准民族

■ 罗梅 蒙晓霞 蒙振海(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现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关注偏远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致力于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扶贫已经不仅仅是发放物资的一个简单过程,只有从根源出发,带动当地经济自主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才能从长远角度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所体现出的价值

(一)建立多方条件保障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在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中建立多方保障条件,使得信息的收集更加全面、准确,一些教育资源也能够通过发达的网络平台更好的传播出去,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扶贫工作计划。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作用还不止如此,大数据的信息收集能力不容小觑,利用这一技术,能够收集被扶贫对象的近期生活状况,从而进行分析和研究,判断当前扶贫工作内容的合理性,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错漏进行实时调整。

(二)消除贫困文化的复制功能

尤其是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来说,发达的网络平台可以成为他们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强大的学习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能够给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先进的大数据统计水平也意味着一种新型的思维表达方式。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相关理念,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他们自身情况的条件下,根据其实际需求,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起到正确的宣传和指导作用。

其中,通过发达的网络信息数据平台所提供的大数据功能,能够系统收集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并对其进行统筹分析,深入探析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符合当前阶段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使得改革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学生自主性增强,越来越以其自主参与度为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

(三)实施因地制宜的教育扶贫措施和方式

要想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必然是首要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它能使得扶贫措施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从教育人才的角度来说,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当做到因地制宜,这些都应当由国家政府出面,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来促成。使得民族地区的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多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能够切实将民族地区的贸易经济发展起来。此外,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不同特色,虽然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建立长期的、因地制宜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对于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点、人们生活条件等信息的收集更加全面,也能够更好地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案,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到底,采取不同的、最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高校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民族高校人才培养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

受到民族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当地高校学生必然不能与其他地区学生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待遇,而信息技术能够使得这一状况有所好转。在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过程中,不论是建立正确的培养目的、教学互动方式,还是教育的课程内外环境,都属于客观外部因素,他们最终能够发挥的作用必须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吸收。因此,必须通过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越来越发达的网络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受教育渠道。这样一来,能够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二)提升当地人民自主脱离贫困的意识

对于农村地区人民来说,他们虽然生活条件十分拮据,但是受到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并不会想到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在他们的固有观念里,文化程度在生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教育条件迟迟无法提高,这样一来,无论是怎样的扶贫方式,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通过民族地区高校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的边贸人才,能够从精神层面上改变当地居民的固有观念,使得他们对于脱贫致富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而更具有自主脱贫意识。

(三)创新创业边贸人才培养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来说,多数地处偏远,这些地方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的遗留问题。有些民族地区其实物产十分丰富,常常有一些独特的农作物或是独特的风景和地貌,十分具有经济价值,但由于当地居民并不具备这一方面的意识,经济发展迟缓,导致这些物产只能白白浪费。在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过程中,着重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边贸人才,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予以支持,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既能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还能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三、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在文化水平方面,必然基础十分薄弱,不论是在文化知识,还是学习、创新意识方面,都没有打好基础。因此,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是很差的,尤其是对于汉语文学的了解甚少,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进展十分艰难。其次,从我国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基本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由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较差,他们更觉得学习没有什么作用,从而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再次,民族地区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不是很好,在高校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周边同学的比较,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上畏畏缩缩,不仅不能学到知识,反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高校的老师也没有关注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在心理疏导方面做得还不够。

除此之外,许多高校学生都觉得,为了培养自己读书,家庭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因此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常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兼职,但这从长期角度而言,反而影响了当下的学习,使得他们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足够的知识,不利于未来的就业,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四、基于信息科技基础提出相应建议

(一)针对民族高校所在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专门的扶贫招生计划

通过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民族地区高校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学生的家庭条件等信息,现如今,由国家政策为主导,对于贫困家庭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对于高校来说,能够方便更加了解本校贫困学生的信息,并制定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比如说,民族地区的高校可以针对当地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资金补助、学费减免、入学门槛降低等,使得当地高校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用以建设家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二)加强课下单独辅导

随着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广泛使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由于相对较好的教育条件,文化素质水平更胜一筹,眼光、洞察力、学习能力和自身能力水平等要素条件较好,往往能够准确把握住经济形势之下的机遇,发现其中存在的商机,并开拓创业之路。现如今,随着金融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一些以公司或是个人为主体的网络消费和提前消费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未来十年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中,将会是新型电子商务行业的重大机遇,人们对于移动支付手段等先进科技接受度越来越高,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只要人们具有挑战传统的勇气,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就能够拥有较好的创业条件,对于当地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善于从多种方面考虑问题,更加能够接受当今社会的新型商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更加了解当地物产优势,正是参加创业的好时候,同时也是当地贸易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加强精神关怀和信心树立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培养,民族高校的各院系辅导员要将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精神关怀视为重要的本职工作,增加私下沟通交流,关心其日常生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其个人困难,避免学生出现负面心理问题。鼓励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担任班集体工作和进行校内勤工俭学,并通过组织素质拓展训练、郊游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创造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更多交流机会,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可能。而对于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针对当地高校,构建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创新创业的边贸人才,将会对当地的精准扶贫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信息科技所带来的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够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根源上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精准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