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的准确性与高场强MRI诊断中心型肺癌之间的关系分析

2019-12-08 16:28:0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场强准确度螺旋

曹 斌

(南京市雨花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39)

中心型肺癌的癌变部位主要在肺叶支气管与肺段支气管等部位,这类肿瘤一般会在支气管管壁顺延生长,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支气管管道狭窄或堵塞,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临床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影像学检测等。由于病理检验需要切取肿瘤组织,造成患者创伤,而影像学检测无创伤性,检测可重复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本文选取100例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资料展开研究,分析原发中心型肺癌影响学检测中,螺旋CT诊断准确度与高场强MRI诊断之间的关系,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集的确诊患有原发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资料共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螺旋CT+高场强MRI诊断)和对照组(单项螺旋CT诊断)展开比较,其中男性患者共计56例,女性患者共计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在36~75岁,中位年龄(64.35±10.23)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在35~77岁,中位年龄(65.54±13.45)岁。两组患者组间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实施高场强MRI和螺旋CT诊断,高场强MRI检测仪器为GE HDxt 1.5T核磁共振设备,对患者实施高场强MRI扫描时,主要扫描区域为患者癌变部位的矢状面、横状面以及冠状面。扫描时基本参数设置如下,层厚7mm,层间距2mm。螺旋CT检测仪器为联影64排螺旋CT检测仪,检测时基本参数设置如下,螺距设置为1.0~2.0,矩阵设置为512×512,全肺检测层厚设置8mm,肺门区检测层厚2~5mm。针对对照组实施单项螺旋CT检测,检测时基本参数设置如上。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诊断准确度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原发中心型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以及隐形癌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误诊率。

1.3.2 诊断准确度评判标准 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若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不相符为误诊,对高场强MRI诊断和螺旋CT诊断影响学检测结果在病理检验、病灶检测方面做出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组间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处理计算,计数资料以(%)来表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高(P<0.05),观察组诊断隐性癌误诊比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低(P<0.05),见表。

3 讨论

高场强MRI诊断能够多方位对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的病灶部位实施扫描,而经过不同的序列调整能够将患者癌变病灶部位的解剖结构、病变情况、病灶范围以及相近的肺部器官组织结构等影像学基本特征清晰的表明[1]。高场强MRI诊断原理是对磁场投入射频脉冲入,使人体器官组织内的氢质子产生核磁共振,从而形成病变部位的组织影像[2]。在实施高场强MRI扫描过程中,共有两种核磁共振信号,而经过两种信号对患者肺部组织扫描成像的差异显现,能够精准辨别患者的癌变病灶部[3]。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观察组施行高场强MRI联合螺旋CT检测的准确度相较于单向螺旋CT检测准确度明显增高(P<0.05),在对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高场强MRI技术联合螺旋CT检测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组织分辨度较单项螺旋CT检测要高,有效提高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有助于对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早期病变部位的诊断。分析本次对照组患者施行螺旋CT检测结果,影像学建立患者癌变部位的矢状面、横状面以及冠状面三维立体图像,但影像学显示特征病灶特征不显著,对早期病灶以及靠近脂肪血管组织密集部位诊断准确率较低。而观察组患者高场强MRI诊断结果,影像资料能够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数量、大小、边界等信息,可反映出肿瘤周围组织的病理学特征,通过活体组织氢质子弥散成像显示,能够有效反映病灶组织内氢质子交换情况,组织分辨率显著。同时对患者的纵膈、脂肪组织血管密集等部位的病灶情况能够有效分辨,从而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此外,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单项螺旋CT对原发中心型肺癌患的Ⅰ期与隐性癌误诊率较高,而应用高场强MRI联合螺旋CT检测对原发中心型肺癌的Ⅰ期与隐形癌的误诊率明显降低。因此,通过上述论述可知,虽然单项螺旋CT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大部分的原发中心型肺癌,但应用高场强MRI联合螺旋CT检测能够有效提升原发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场强准确度螺旋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旋风“螺旋丸”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54
LTE-R场强测试系统的实现
螺旋变变变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