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湘球
二战结束后,东西两大阵营正式形成。苏联从西方自由世界进口石油受到限制,社会主义阵营的两大产油国——罗马尼亚和奥地利则成为补充苏联石油短缺的最好外部资源。
“1944年8月,苏联红军集结了130万兵力分两路向德军防线进攻。8月7日,苏联红军发动总攻,将近300门大炮对准了德国的56步兵师阵地狂轰滥炸、近100辆坦克配合苏军第10近卫集团军对德军阵地发起冲锋。德军奋力抵抗,击毁了20辆苏军坦克,抵御了苏军5个师级规模的冲锋……”当苏联红军第六次突围战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美国和英国在8月8日签署了《英美石油协定》,准备瓜分中东石油。
中东这块被荒漠覆盖的土地曾经是强大文明的依托,八千年的历程让诸多的文明在这里交汇,但是这里漫长的历史与文化沉积显然不是罗斯福和丘吉尔追求的东西。思索战争如何结束、未来如何布局的罗斯福没有忘记炙热燃烧的中东大地埋藏着的巨大的石油资源。
二战刚刚爆发,一位在石油界很有份量的技术专家德戈利尔应招前去华盛顿,担任美国能源管理局局长的助理。他很快被授予了一项特殊使命——实地考察中东、估计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其他国家的石油地质储量。
没有人比德戈利尔更了解石油,他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1909年他在墨西哥打出了日产原油十一万桶的油井,开创了墨西哥石油的黄金时代,似乎成就了他在美国石油界的泰斗地位。他发明的地震勘探被认为是寻找地下石油的眼睛,至今还在普遍使用。
1944年初,德戈利尔回到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几乎被他的报告惊呆了。他的报告称:“这个地区的石油是全部历史上最巨大的一笔天赐财富,估计该地区贮藏量高达3000亿桶,沙特阿拉伯独占1000亿桶。”所以,签署《英美石油协定》时,罗斯福对丘吉尔说:波斯(伊朗)石油是你们的,我们共享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至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那是我们的。
《英美石油协定》的签订激发了苏联对中东石油的欲望。8月16日,内务部部长贝利亚向斯大林提交了关于石油开采权的报告,希望捍卫苏联在国际石油领域中的利益,建议同伊朗进行强硬的谈判以取得伊朗北部的石油租让权。
1944年9月,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卡夫塔拉德兹前往德黑兰正式开展石油问题谈判,要求5年的石油开采权许可,并要求立即生效。但是伊朗国王以战争没有结束为由,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伊朗在二战时期的石油产量超过中东其他地区之和,伊朗也是苏联通往波斯湾的必经之路。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为了保证美国援助的战略物资从波斯湾上岸运往苏联,8月,苏联和英国一同出兵伊朗、分别屯军伊朗的北部和南部,保障这条生命补给线的畅通。
在石油租让权的谈判过程中,苏联的“屯兵”对于英国、美国,尤其是对伊朗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保证战时苏联物质畅通的安全措施,它无形中被赋予了其他意义。在1945年7到8月的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提出的撤军期限从对日本作战结束后算起半年内全部撤出,然而,对日战争的结束来得太快,远远出乎斯大林的意料。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英国在日本投降三个月后开始部署撤回守卫部队,但苏联仍然按兵不动,显然苏联的石油租让权谈判没有进展……
新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对苏联的“按兵不动”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和明显的挫败,他花了八个月的时间试图与苏联人达成交易,但完全没有效果。他对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说:“俄罗斯人在波茨坦会议后,一直让我们头疼,苏军在伊朗驻扎、挑起那里的叛乱……是少见的暴行,毫无疑问,苏联试图入侵土耳其,占领通往地中海的黑海海峡……除非苏联能够面对铁拳和强烈的谴责,否则一场战争即将发生。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我已经厌倦了苏联人的为所欲为。”
这就是著名的伊朗危机,很多人把这场危机看作是冷战的开始,是东西方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对抗。
战争结束,共同的敌人被消灭,战时的同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再也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东方的共产国际和西方的自由世界又开始按照自己既定的轨道运转。随着苏联占领东欧、建立永久的战争缓冲地带;随着伊朗危机的升级,丘吉尔似乎又回到了他“过去25年,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的立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正式宣布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形成。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由于英美的强硬态度和伊朗巧妙利用联合国的平台制造强势的国际舆论,苏联红军被迫于1946年5月9日全部撤出伊朗。苏联开发中东石油的梦想破碎,而此时此刻的苏联面临非常糟糕的石油困境,1944年的全苏石油产量只有1887万吨,仅仅有战前1940年2833万吨的70%,战争结束、东西方开始对立,《租借法案》终止,苏联已经没有理由再向美国寻求石油援助,怎么办?油田遭到了严重破坏,巴库油田的资源日趋枯竭、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油田储量还没有形成有效产能补充,未来极其的不乐观。没有石油,经济又如何能复兴?
六年的战争,落下的铁幕只是形式上把东西两大阵营隔裂开来,在被胜利照亮的东欧大地已经融入了西方世界的技术与管理。先进的战斗机、高标号的汽油等等都已经留在了苏联和东欧大地。在《租借法案》下,作为战争租借物资继续引进的200公里管道给苏联的石油缺口敞开了另外的一道门,这是美国政府未曾预料到的。在苏联红军第六次突围西乌克兰战役前,为向前线供油,从美国引进了200公里口径100毫米的管道,敷设在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炼油厂到乌克兰的雷尼。普洛耶什蒂,这座欧洲最早的油田,这座在1936年就达到870万吨产量的油田,曾经为德国提供了占总进口量58%的石油,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焦点,从这条管道修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成为苏联引进能源的通道。
美国中央情报局1950年3月28日的一份报告详细描述了这条管道后来的情况,“从普洛耶什蒂到雷尼的管道,沿着主要公路,穿过加拉茨附近的(苏联)军事基地,连接火车站,然后通向普鲁特河的河口。苏联的军队在沿线都设有岗哨。根据当地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这条管道从1945年夏天开始投入运营,后来改成了双线,每条管道的管径大概在10~12厘米,1947年后被置换成了30厘米口径的单线管道,尽管还不掌握管道的输量,但是另外一条从普洛耶什蒂到保加利亚的康斯坦察的管道每年输量在400~500万吨,从普洛耶什蒂出来的石油在苏联境内是靠火车运输的。”
自从希特勒把格罗兹尼炼厂和巴库油田作为战争目标,克里姆林宫就已经把石油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在不停地拓宽“为石油而战”的领域。斯大林曾经跟巴伊巴科夫说过,如果西方盟军能够摧毁苏联石油供应,“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把我们打的粉碎”。现在“铁幕”已经落下,整个苏联面临的石油短缺情形犹如巴伊巴科夫离开斯大林的办公室的那一刻的第一反应一样,苏联需要“很多很多的石油”。
在斯大林宣布任命巴伊巴科夫为石油部长的第二天,贝利亚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研究石油工业的战后重建工作,会开了4个小时。巴伊巴科夫汇报了战后重建石油工业的设想,一再强调“我们需要劳动力、我们需要设备和材料”。巴伊巴科夫的这些要求,引起了在场的国防部长马林科夫的共鸣。
就是在这个月,苏联政府为研究德国战后赔偿问题专门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而马林科夫就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当时苏联政府内部关于战后德国的赔偿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马林科夫认为不仅仅是石油工业需要劳动力、需要材料和设备,这位卫国战争的关键人物与巴伊巴科夫一样清楚地知道苏联战后的真实情况,所以积极主张广泛拆迁德国机器设备运回苏联、重建苏联的工业,尽管以贸易部部长米高扬为代表的众多重量级的人物主张以德国当前工业品作为赔偿来源、反对拆迁。但是,“特别委员会”的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制定并执行对德国工业的拆迁计划,消除德国的经济力量和军事潜力;将拆迁下来的德国工业设备运回苏联、复兴和扩大苏联的工业、农业。
1945年2月7日,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在雅尔塔会议的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德国共需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归苏联,80亿美元归美英两国,20亿美元给其他战胜国。德国赔偿的一半用工业产品支付,另一半通过拆卸设备和没收德国海外资产获得。这一原则最终被写入了《雅尔塔会议决定书》中。德国海外资产当然包括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但是,1945年8月,当苏联红军攻入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时候,并没有像后来进入德国那样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管道设备、铁轨、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室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座工厂”。成立于1941年3月27日的德国大陆石油公司(Kontinentale Oil AG)是德国纳粹的国有控股的石油公司,它几乎征占了所有德国占领区的石油资产,而且是德国纳粹唯一的一家石油贸易公司,在希特勒占领罗马尼亚后,法国和比利时等外国石油公司的资产被德国纳粹占为己有,普洛耶什蒂油田大部分资产被转移到德国大陆石油公司的名下。
按照《雅尔塔会议决定书》的约定,当苏联解放罗马尼亚的时候,这些记录在德国大陆石油公司的名下石油资产理所应当由苏联红军接管,成为苏联的资产,苏联有权利将这些石油设备运回国内,而且当时在只有两千万人口的罗马尼亚驻扎着一百万的苏联红军,苏联也有能力、有条件将这些石油设备运回国内。但是根据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维辛斯基关于签署对罗停战协定与帕特拉什卡努谈判《会谈纪要》的记载,苏联没有意向拆迁罗马尼亚的石油设备和设施。帕特拉什卡,这位罗马尼亚共产党的领袖,因为领导了著名的“八二三”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亲纳粹的安东尼斯库政府,成为了联合政府的实权人物。1944年9月11日,他代表联合政府率团到莫斯科谈判《苏联对罗马尼亚停战的协定》。帕特拉什卡努在谈到《协定》草案时说,罗马尼亚的石油工业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恢复石油工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明显,罗马尼亚联合政府希望苏联帮助罗马尼亚恢复石油工业,他的要求得到了维辛斯基的积极响应。维辛斯基说,苏联有强大的石油工业和优秀的石油人才,在这件事上苏联可以帮助罗马尼亚。
当维辛斯基问到不算英美资本的参与,在罗马尼亚石油工业中完全由罗马尼亚人掌握的资本有多少个百分比,帕特拉什卡努告知26~30%。维辛斯基再一次肯定苏联方面帮助恢复罗马尼亚工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也许是帕特拉什卡努共产党领袖的身份,在这次谈判过程中,维辛斯基的态度十分友善,他甚至用谨慎的语气问,为了使苏联和罗马尼亚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假若苏联购买一定数量的罗马尼亚股份是否合适。根据维辛斯基后来的记录,帕特拉什卡努没有表现出继续进行这一话题的愿望。
但是,维辛斯基的这一愿望成为了后来苏联控制罗马尼亚石油工业的主导思想。1945年2月10日,罗马尼亚通过了一项法令,由苏联资产管理委员会接收二次大战中德、意掌握的或德国资本的全部资产,由国家经营和管理。
1945年,成立了苏罗石油公司,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成为罗马尼亚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报告《1945-60中苏阵营石油产量构成》,罗马尼亚油田虽然遭受了联军的轰炸,但是1945年的石油产量仍然达到了480万吨,1946年到1949年一直维持在400多万的水平,石油产量从1950年开始突破500万吨,达到了520万吨,然后开始迅速飙升,1951年640万吨、1952年820万吨(基本恢复到战前1936年870万吨的水平)、1953年940万吨、1954年1000万吨、1955年1100万吨、1956年1200万吨,到1960年达到了1400万吨,成为了中苏社会主义阵营除苏联以外的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最高峰的时候占中苏社会主义阵营总产量的17%。
铁幕落下,苏联从西方自由世界进口石油受到限制,社会主义阵营的两大产油国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自然而然成为了补充苏联石油短缺的最好外部资源。根据美国石油基金会出版的皮伦斯世界商业报告《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的专题篇中的数据,1948年208万吨罗马尼亚生产的原油被输往苏联,1951年攀升到303万吨,1952年达到了419万吨,占罗马尼亚当年产量的三分之二,相当于苏联国内石油产量的9%。后来苏联还修建了一条从普洛耶什蒂油田到乌克兰敖德萨港的成品油管道,从黑海下海的成品油不仅仅为苏联的海军提供动力燃料,而且通过水路向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提供燃料和动力,更为苏联后来的石油出口打下了基础。
如同对待罗马尼亚的石油资产一样,苏联在奥地利一开始想到的也是大规模地拆迁设备和转移资产,但这一想法很快就放弃了,把没收纳粹德国在奥地利的设备和资产留在奥地利,特别是油田设备和石油设施,留在奥地利对苏联的作用更大。
苏联1946年建立苏联驻奥资产管理局来管理奥地利的石油工业。当时奥地利的天然气产量还相当的高,但是苏联似乎对天然气没有多大的兴趣,即便是到了1955年,奥地利当年生产了7.66亿立方的天然气,只有68%通过纳粹德国建设的旧管道输送到终端用户,32%的天然气被放空,后来在苏联天然气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条纳粹的天然气管道为苏联的乌拉尔的天然气输往欧洲又打开了一道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