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釉上粉彩山水瓷画的赋彩语言

2019-12-07 18:20/吴
景德镇陶瓷 2019年6期
关键词:彩瓷粉彩国画

/吴 龙 马 杰

古诗有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一个彩字,呈现天空绚丽,令人流连的意境。再看,“千里莺啼绿映红”,丛丛绿树,簇簇红花,怎不心旌摇荡。还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惨烈凄美,苍茫壮阔。——诗里以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浮现出光彩照人的精神映像。中国“诗画本一律”,诗与画,形式独立,而精神交融。丰富的色彩,方能表现天地大美。诗如此,画亦如此。

大约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国画的主题逐渐从人物画向山水画发展,山水画逐渐成为国画中最主要的绘画形式。高山大川、小桥流水,山水是对自然摹写的典范,蕴含着古人的审美观、艺术造诣和思想意境。色彩运用作为国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效果对山水画的意境表达有重要影响,好的色彩运用可以使整幅画作更具表现力和韵味,对国画山水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国画艺术、传承国画艺术,为国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典绘画色彩运用不断发展完善,逐渐趋于成熟。这时的顾恺之和宗炳都是山水画大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画云台山记》、《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其画笔墨精炼,设色淡雅,用线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极富韵味和表现力。提出了“传神论”“迁得妙想”“以形写神”“置陈布势”“妙在传神阿睹中”等绘画理论。宗炳,画论著作有《画山水序》,是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画的最重要的文献。他的山水画功能论,提出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和饱看卧游等观念。写山水之神,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并且开始将道家思想浸入到绘画理论中。山水画发展和突变期是从六朝后期至唐中期,山水画从六朝到隋初这一阶段是停滞期,原因是山水画初兴,一般只是文人自画、自赏。并且山水画的历史较短,有成就的画家不多。还有就是山水画的技法尚在探索阶段,参与绘画山水的画家很少。

隋末唐初山水画才得以发展,而且进展很快。重要画家有陆探微、张繇、展子虔此三人与顾凯之合称唐前四杰。而除顾恺之外,展子虔的成就最大。展子虔画人物神态具足,神采如生,画山水远近咫尺千里,解决了前人“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问题。对山水画的独立、成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创了青绿山水之端绪。现存作品《游春图》是最古老的山水画作品。有“唐画之祖”之美誉,他的青绿山水对唐初山水画,尤其是对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影响很大。随着隋唐时期的政治文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度繁荣,蕴含高贵绚烂之美的青绿山水画逐渐取代了水墨画的主流地位,较为著名的作品有《春山行旅图》和《江帆楼阁图》等。从隋朝时期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的独立,到唐朝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对积色体山水画发展到巅峰,以及吴道子的敷色体山水的出现及其对五代以后敷色体山水的影响,我们可以得知,隋唐时期山水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山水画的高度成熟期是在唐末、五代、两宋这一阶段。产生了百代标程的大山水画家,像孙位、荆浩、关仝、李成、范宽、董源、巨然都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大家。山水画自五代宋初居画坛之首,直至清初九百年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同时,山水画又是文人画家驰骋的主要苑地,历代画论也主要在山水,历代画法、画风、画派演变也主要在山水。元代是抒情写意山水画达到的高峰期。起于北宋后期,以苏东坡、米芾为倡导的抒情写意山水画,正准备向前发展,却因为靖康之难而被摧折了。南宋一代一直没有发展的机会,而到了元代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很快达到了成熟的高峰。这个高度,前代不可能达到,后代也无法企及,这是元代社会特有的艺术,是继五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个高峰。

中国绘画色彩从开始就带有很强的主体性,强调主观的色彩描摹,这种主观色彩是对物象固有色的主观转化,而不是西方色彩中强调逼真效果的环境色的客观再现。所以才会出现“以色貌色”、“随类赋彩”,出现赭石的底色和石绿石青的山体固有色,出现加强恢宏效果的泥金描线和跌宕的墨色相间。主观色彩的表现有多种,其基础是国画色彩对物象固有色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是建立在主观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以儒、释、道为背景,依托这种文化下的主观色彩,更多的表现为人格的象征意味。

千年以来,国画山水主要还是以水墨山水为主流,因为黑白两色契合道家哲学的一部分思想表达。瓷上山水画也是单色的比较多,但是自从粉彩的创烧,颜色多样,层次丰富的粉彩山水画也渐渐走上了主流的舞台。粉彩属于釉上彩,釉上彩就是在已经烧成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釉上彩瓷。粉彩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粉彩的颜色晶莹温润,淡雅端庄,由于其独特的色彩性质,受到皇家和平民百姓的强烈追捧。它的粉化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因为在烧好的胎釉上施了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而产生的粉化效果。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嘉庆、道光粉彩瓷以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为主流,而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

当代山水画艺术,在经过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各种思潮的洗礼及不同学术运动的碰撞融合之后,形成一种多元而动荡的格局。而如何学习和借鉴传统,是发扬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艰巨课题。回溯传统的粉彩山水画艺术,俯仰之间,琳琅满目,这里更需要从事粉彩山水画作者认真地梳理脉络,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使粉彩山水瓷画再放光彩,创作出真正无愧时代的作品。

其实,粉彩山水画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一件艺术,它也具有更深刻的哲学意义。画里,有时候看去,悬崖绝壁,千山万壑,山峰高耸,插入云霄,犹如人生身居高位,达于巅峰,却又不免令人心起高处不胜寒的唏嘘。也有的画里,峭壁小径,前无出路,就好像人生的艰辛,找不到出路。有时,山光云影,水天一色,云淡风轻,碧波万顷,浩浩荡荡,又感到人生的前途远大,可以奋力扬鞭,勇往前进。有的时候,画里,枝叶扶疏,茅屋数椽,老圃黄花,秋山红叶,又像隐士,逍遥自在地安度人生。一幅粉彩山水画,是艺术家的杰作。画中的布局,是近是远?是山是水?是曲折是平直?都在于我们自己如何执笔。

猜你喜欢
彩瓷粉彩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创新与发展影响因素与原则探析
——基于“非遗”视野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国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