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童年是美好的,总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袅袅炊烟伴随着饭菜的香味,那是母亲的召唤;轻快的燕子闯入了眼帘,那是儿时的伙伴;浓浓的墨香弥漫在教室里,那是成长的养料。往事如烟,飘散的是易逝的时光,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
一扇关不上的窗
母亲是在父亲过世五年后的一个大雪初霁的傍晚离开的。那天后,便是新的一年了。我跟哥哥住进祖父母家里,开始了和祖父母长达十八年的共同生活。
一天下午,我在屋子里摆弄积木。没多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东西飞进屋子里,随后又有东西跟进了屋子,并且在屋子里盘旋了好一会儿。我仰头看向屋顶,发现是一对燕子围着屋顶垂下的灯泡上端的灯座,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一只燕子嘴里衔着一截稻草,另一只紧闭着嘴,嘴角挂着干了的泥。等它们一前一后飞出屋子以后,我才发现那两只燕子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电灯的灯座上,用田泥和稻草搭了一个窝。
祖母见我在屋子里许久都一声不响,便进屋看我在做什么。我指着灯座上的那个燕窝,带着惊喜的口气跟祖母说,我发现了一个燕窝,刚刚做好的。从那一晚开始直到燕子再度飞往南方,家里的那扇窗就一直开着。
那年夏天的蚊虫数量格外多。那个时候的农村,根本没有什么蚊香,防蚊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窗框上钉一层纱。然而祖母为了让那对燕子能够随时自由地出入,便没有将那扇窗钉上纱。于是,白天除燕子能自由出入屋子之外,还有成群结队的苍蝇也肆无忌惮地出入。到了夜晚,尤其是屋里亮起灯光之后,燕子还没有回来,飞蛾和各种趋光的飞虫便摇摇晃晃、不紧不慢地进了屋,满屋子乱飞。最可恶的还是蚊子,半夜里我常常被蚊子叮醒。我曾与祖母商量,能否将那扇窗子关上,或者给那扇窗钉一层纱。祖母说,如果关上了窗子,或者钉了窗纱,燕子晚上就回不了家了。
一天早上,我在燕窝正下方的地面上,发现一只破了洞的空蛋壳和一小摊跟往常不大一样的燕子的粪便。我知道,燕窝里已经孵出新燕了。我搬来一把椅子和三个板凳,放在燕窝下方。趁祖母去乡里赶集的时候,我偷偷爬上搭建好的“凳塔”,将燕窝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楚。四只雏燕张着乳黄色的嘴巴,一边叫嚷着,一边紧紧挤在一起。它们身上的羽毛不多,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稚嫩的皮肤。我想,那些雏燕一定很冷,它们的毛那么少,它们一直在发抖,万一感冒了怎么办?我从“凳塔”上下来,找了一小块棉布,又爬了上去。
我给雏燕盖“被子”的时候,祖母回来了,看到站在凳子上的我。她高高举起双手,将我从凳子上抱下来。她没有责备我。
多年后,我和祖母回忆起这件事,她说我那时的举动不叫傻,而是天真。一个孩子出自本意的举动,不应该被取笑。那一年,我见识了一对燕子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它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捕捉昆虫,再将昆虫喂给始终仰着脖子张嘴喊饿的雏燕。
那年盛夏的一天,那只公燕没有回来。之后的几天,我都没有再见到那只公燕,只有母燕飞进飞出地给雏燕们找食物。我想,那只公燕大约再也回不来了,它或许是被鹞鹰捉了去。这让母燕的处境更加艰难。我常能听见日渐长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的雏燕们因为饥饿而拼命叫喊的声音。
我为失去公燕的燕子一家感到担忧。祖母看出了我的担忧。她将我手里拿着的准备喂给雏燕的米饭夺了下来,放上一些跟稻米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蚂蚁卵。母燕外出觅食的时候,祖母就帮我搬来凳子,逐一搭放好。我爬上“凳塔”,偷偷地将藏在指缝间的米粒喂给雏燕,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将米吐出来;喂它们蚂蚁卵,它们却连咀嚼都省了,直接吞咽下肚。
母燕飞回来的时候,雏燕们已经吃饱了,没有哪一只还张着嘴向它们的母亲争要食物。我躲在一旁,感到无比自豪。之后,每天我也像母燕一样,出去为雏燕寻找食物。我翻开许多石头,掰开许多枯木,一颗一颗地从掘开的蚂蚁窝里捡着蚂蚁卵,积攒了小半罐头瓶。母燕外出后,我就爬上“凳塔”给雏燕喂食。
一天一天过去,雏燕们嘴角的乳黄色渐渐淡了。一个清晨,母燕外出的时候,四只雏燕也跟了出去。它们笨拙地扇动着翅膀,飞飞停停。有一只雏燕不小心撞到玻璃,摔在了窗台上。它爬起来,抖了抖翅膀,又飞了起来。
又过了几周,母燕和它的四个孩子没有回窝。祖母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了句,把窗子关上吧。我突然意识到,它们或许已经在飞往南方的路上了。终于可以关窗了。我呆呆地站在窗口,心里酸酸的。祖母站在我身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作者修瑞,选自《参花》2018年第5期,有删改)
点读
童年是美好的,哪怕遇到挫折和不幸,也能留下一抹亮丽的色彩。本文以“和燕子相处”为切入点,记叙了作者儿时寄居在祖父母家里的往事,文章叙述流畅,感情真挚。作者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行文,从“燕子在屋内筑巢”到“敞开窗子迎接”,从“观察母燕喂食”到“喂蚂蚁卵”,再到“燕子飞往他乡”,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将对燕子的爱融入字里行间,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在写法上,作者使用了场面描写,逼真地再现了“我和燕子的交往”。一是宁愿飞蛾、苍蝇飞进来,也要敞开窗子,为燕子“留门”;二是给雏燕盖“被子”,并竭尽全力地喂食,这两个细节真实地还原了生活场景,不仅写出了“我”对燕子的关心,而且有力地呼应主题。一扇关不上的窗,其实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笔墨童年
在山水萧瑟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今天,那水桶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将水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硯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地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作者余秋雨,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3月20日,有删改)
点读
童年易逝,却留下了美好回忆。作者截取了儿时磨墨写字的场景,虽然条件艰苦却也其乐融融。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用小楷字借书;乡人敬惜字纸,这三件小事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语言流畅。家乡人大都不识字,却十分尊重文字,这是一种精神信仰,也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在写法上,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真情实感,揭示了家乡的文化习俗。
(本版由青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