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青
“我真的不想再保管了,这个故事该结束了,它只会带来麻烦!”2018年11月的一天,米拉·芬帝斯忽然收到了一封陌生来信。展读信的开头,她感到好奇:莫非有人要自杀吗?
米拉·芬帝斯是一位居住在荷兰的作家和诗人,身为作家,芬帝斯有着超出常人的好奇心和敏感。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故事结束了?有人似乎需要我的帮助。”
于是,她继续读了下去……信中简单地描述了一个地处罗马尼亚的偏远森林,并附上了简单的指示,“沿着小径,直走450米,你会发现一棵老树。在老树的旁边,还有另一棵树,上面涂抹了红色的颜料,‘小丑就埋在树下”。
“小丑”就是毕加索1971年的作品《小丑泰德》。这封信没有署名,只有几行短短的字打印在奶油色的纸张上。
《小丑泰德》原本一直被悬挂在荷兰鹿特丹的艺术厅,直到2012年10月16日,借给荷兰鹿特丹康索博物馆的7幅名画,在短短3分钟内被闪电盗走。这7幅画包括毕加索、莫奈、高更及卢西安等大师的作品,价值连城。因此这次的盗窃案被荷兰媒体称为“世纪盗窃案”。
2014年,四名罗马尼亚人因此案被判坐牢,并须向承保的保险公司赔偿1800万欧元。芬帝斯曾以这宗名画失窃案为题材撰写了一部小说。虽然作案人被逮捕了,但是这些珍贵的作品并没有被找回。因为其中一位窃贼的母亲声称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而在自家厨房把艺术品都烧了。
尽管这位母亲后来撤销了自己的陈述,但是有专家对她家的炉子进行了法医学分析,结果真的发现了不少19世纪末之前使用的艺术框架钉子的痕迹,至少有三幅作品被烧成了灰烬。《小丑泰德》可能也在其中。可是如今信里说,画作并没有被烧毁,而是埋在了树下?
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发表过与盗贼相关的小说,芬帝斯深信自己收到这封信并不是偶然。她简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你敢相信吗?一个发现毕加索的机会。”激动不已的女作家迅速联系了当初负责调查失窃案的荷兰警方,向对方简单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警方说会调查后联系她,但是再也没有给她打过电话。她只好联系了另一位作家朋友,两人一起从荷兰不远万里踏上了前往罗马尼亚的“寻宝之路”。
按照來信指引,五天之后,他们来到了罗马尼亚东部一个被大雪覆盖的森林。森林在一个名叫卡克鲁的小镇附近,而这个小镇恰好就是当初偷画的那群贼的老家。一切信息都看起来似乎很合逻辑。
他们找到了信里描述的一棵涂着红色油漆的大树,在清理了积雪、树叶和薄薄一层土地之后,他们找到了一块岩石。岩石下方,是一个用厚厚塑料膜包裹着的物品。芬帝斯郑重地打开——黑色墨水,柔和的阴影,细长的扭曲的脸,球根状的鼻子,紧密的眼睛和深皱纹……正是他们所寻找的失踪的《小丑泰德》!芬帝斯当场就尖叫了起来,还激动得哇哇大哭。
她迅速把照片发给荷兰媒体,又回到荷兰大使馆上交了画作,并讲述了事情发生经过。在警方详细调查确保两人并没有参与盗窃之后,这个传奇新闻引起轩然大波,并被迅速登上了罗马尼亚及英国《卫报》等国际知名新闻媒体。
不过,遗憾的是,仅仅24小时后,反转就出现了!
首先,是曾经接触过《小丑泰德》的一位策展人看到画作的数字画像之后,坚定地断言它是假的,因为他注意到,这幅画和毕加索原作之间至少有六个不同之处,包括线条的轨迹和色彩的偏差。坏消息接踵而来……
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在看到数码作品之后给芬帝斯发邮件,指出画作是赝品。有的甚至说:“不是毕加索画的,但是我知道是谁画的……”最后专家鉴定,这幅画果然是赝品。它的创作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称叫“伯根”。
伯根1943年出生于荷兰的一个小镇的平凡家庭,他从小热爱艺术。他曾经开了一家自己的画廊,但是画廊生意并不算成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第一次开始伪造画作,标上了荷兰画家卡勒尔·阿佩尔的名字,没想到卖了1400美元。“老实说,我后悔了,我感到内疚。”他自己写出自己卖掉第一个赝品后的心情,“但是我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有了一次就会有下次。接下来的几年,伯根一直在伪造阿佩尔的作品,而且由于他自己也会经手很多阿佩尔的真迹,所以鱼目混珠也卖得不错。再加上阿佩尔本身对作品认证也不是很上心,据海牙的画廊承认,阿佩尔曾好几次认证了赝品……
这一切阴错阳差都让伯根在卖假货时如鱼得水,也让他的野心慢慢膨胀。他开始尝试多个艺术家的风格,并且在业内臭名昭著起来。但是,画一幅赝品并且拥有它并不算犯罪,把假货当作真品贩卖才是真实犯罪。
可是警方迟迟没有找到足够多他卖假画的证据。因为很多买家不想承认自己买了假货!所以直到1994年,伯根才被逮捕,而他的真实名字是“杰森”。
杰森造假做得非常专业,也是现代史上最多产的伪造者,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他花了20年时间愚弄拍卖行、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甚至是他所模仿的艺术家。
这次逮捕不仅没让杰森销声匿迹,反而让他声名鹊起。他上电视,出回忆录,被各大媒体竞相采访。
面对媒体,他不断强调自己高超的绘画才能,企图从自己并不光彩的公众角色中谋取利益。而也竟然有不少人对他非常着迷,认为他够酷够有个性。他的傲慢和直言不讳的个人风格还吸引了两位戏剧导演的注意。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实验题材”的拍摄,希望记录30位特立独行的人类生活,杰森就是其中一个。
两位导演脑洞大开,希望可以搞出一个大新闻来记录“伪造大师”的犯罪生涯。他们准备了几个月,给拍摄的节目取名为“真实赝品”。然后,和杰森联手,在罗马尼亚的森林里埋了一幅画,然后在附近的树上安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
他们寄出了六封匿名信件:三封给了罗马尼亚人,三封给了荷兰人,收信人的职业分别是记者、艺术侦探和作家,然后静静等待,看有没有人会出现在树林里。最后,他们等来了女作家芬帝斯。
他们本来希望作品被发现后能通过专家审查归到毕加索真正的作品集里,到时候他们再跳出来打脸。可惜,到专家鉴定这里事情就败露了。据两个导演说,他们在罗马尼亚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噱头”或者“玩笑”,而是一个测试,看看一个赝品可以在艺术世界里走多远。
多么滑稽而又讽刺性的一幕!当罗马尼亚警方表示,找到了一幅疑似6年前失窃的名画时,仅隔半日,寻回画作的荷兰作家芬帝斯突然出来澄清,这只是一个恶作剧,而她本人也是受害者。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