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燕
【关键字】护理;小儿;支气管炎;氧气雾化;优质护理;辅助治疗
临床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小儿支气管炎,多在年龄< 3 岁的人群中发病。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咳痰等[1]。一旦感染此疾病,因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差,临床治疗难度大,若不及时接受有效诊治,可能会损害其脏器,诱发心力衰竭等症状,甚至丧失生命,所以临床在诊治小儿支气管炎疾病时,需提升警惕性。现临床多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其疗效较好。但因患儿主观能动性和主诉性差,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对疾病预后和治疗疗效等均有直接性影响。以往所给予的常规护理,其重点在于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忽略了患儿的配合度、舒适性等。已有报告指出[2-3],综合护理干预氧气雾化辅助治疗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用突出。现纳入97 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分组讨论,将结果汇报如下。
按护理方式分组2016 年4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97 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入选标准:(1)患儿家属均同意此次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案;(2)病历资料齐全;(3)未接受其他方式治疗和护理。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禁忌或过敏者;(2)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3)配合性、依从性差者。对照组:病程时间2~8 d,平均为(4.2±0.3)d,年龄1~9 岁,平均为(4.6±0.6)岁,女性24 例,男性22 例;研究组:病程时间2~9 d,平均为(3.3±0.4)d,年龄1.3~9岁,平均为(4.7±0.5)岁,女性26 例,男性25 例。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降温、止咳、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基础干预,保持呼吸道畅通,按照其病情给予干预,适当镇静、吸氧、纠正酸度等治疗,患儿休养病室需保持干净整洁,合理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定期通风和消毒空气。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因患儿咳嗽、发热、喘息等症状反复发作,患儿内心不安,家属长时间焦虑紧张,容易动怒、烦躁。对于此状况,护士需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治疗进度等,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度,明确告知其注意事项,达到缓解其负性情绪的目的,让患儿家属共同参与安抚患儿心情的工作中,提升患儿配合度。(2)雾化吸入护理:雾化吸入治疗时,可协助患儿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姿势,以降低膈肌,适当扩张胸腔,加大气体交换量。并根据其姿势调整位置和角度,保持喷雾器竖直向上,雾量合适。针对呼吸困难者,可采用侧卧位姿势,确保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因此疾病多发于<3 岁中,此类患儿暂无自主咳嗽能力,呼吸道下可能会聚集痰液等,阻塞气道,患儿通气受到严重影响。护士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后则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并有意识的引导患儿排痰。雾化吸入后,护士可轻拍患儿背部,用手腕力量,空心掌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有节律叩击其背部,以促排痰液。此外,患儿漱口后,需擦净雾水。(3)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护士需根据患儿状况制定饮食干预方案,合理控制饮食时间和饮食量,确保摄入营养均衡。并根据其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以提升其免疫力。
按照疾病判定标准评估疗效,显效:无喘鸣音、肺部湿啰音、体温稳定或改善程度>70%;有效:肺部喘鸣音、湿啰音等均未完全消失,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30%;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记录其症状改善时间,如咳嗽、啰音、气喘、呼吸急促、缺氧等。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评估此次护理干预满意度,共三个选项(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研究组疗效94.12%高于对照组69.57%(P<0.05)。详见表1。
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8.24%高于对照组71.74%(P<0.05)。详见表3。
表1 比较治疗疗效[例(%)]
表2 比较症状改善时间(d,)
表2 比较症状改善时间(d,)
表3 比较护理满意度[例(%)]
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主要给予抗炎、化痰、止咳等治疗,此则需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但因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增高[4-5],影响疗效,临床倡导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纠正缺氧,增高血氧浓度,进而发挥治疗作用。雾化治疗可将药物雾化为颗粒直径低于5 μm的微小颗粒,不仅可降低水蒸气吸入氧浓度影响,且可降低湿化气体阻碍呼吸道的阻力,呼吸机疲劳发生率降低。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优于直接服用药物的疗效。加之雾化吸入具有见效快、药物用量小、操作方便、无明显痛苦、患儿和其家属易接受等优势,已在小儿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但因患儿年龄小,与成年人比较,患儿自主配合度差[6-7],治疗过程中需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以确保治疗疗效。以往所给予的常规护理,各护士的重点在于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忽略了患儿舒适性和需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结果与以往报告相符[8-9],提示综合护理比常规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接受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更具优势。其原因为,研究组患儿接受的综合护理,重视患儿与其家属的心理状态,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方式,与护士共同投入到此次护理干预中,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同时,各护士重视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体位姿势,在确保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提升患儿舒适性[10-12]。雾化吸入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状况,保持呼吸道畅通,此类举动均对治疗有利。此外,笔者认为在雾化前,需向患儿家属普及疾病知识、治疗方式等,仔细介绍治疗效果、注意事项、治疗目的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获得患儿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并明确告知其在接受治疗前,患儿可少食食用食物,勿过饱,避免雾化中,小儿哭闹导致呕吐,甚至发生窒息[13-15],尽量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但本研究重点在于研讨怎样对患儿实施护理,未分析到患儿家属方面的护理干预,若条件成熟,可重点讨论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过程中,怎样对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干预。综上,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接受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症状改善,提升疗效,改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