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伟,丛振杰,张玉梅
(1.山东省烟台海港医院放射科,山东 烟台 264002;2.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放射科,山东 烟台 264002)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组织病理学为良性平滑肌细胞肿瘤,但其生物学行为特异,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易复发、转移,可沿微静脉扩展到下腔静脉,甚至长入右心房,引起机械性阻塞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猝死[1-2]。因此,认识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作出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手术非常重要。现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IVL,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0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山东省立医院(5 例)、烟台海港医院(1 例)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1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共7 例IVL 的CT和临床资料。7 例均为女性,年龄40~47 岁,平均43.3 岁。4 例有子宫肌瘤切除史,分别于术后1 个月、3 年、4 年及7 年发现IVL;3 例伴子宫肌瘤。7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5 例伴下肢浮肿,1 例因右下腹疼痛就诊。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 和Philips Brilliance 64 排MSCT 扫描机,7 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200 mAs,螺距0.625,层厚5 mm,层距2.5 mm,扫描范围从盆底至气管隆突上方3 cm。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20 mgI/mL)或欧乃派克(300 mgI/mL),剂量80~100 mL,注射流率2.5~3.0 mL/s。扫描时间:动脉期延迟30~40 s,静脉期60~70 s,平衡期120 s。
1.3 图像后处理和分析 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至Philips EBW 工作站,行MPR、CPR、VR 和MIP。所有图像均由2 位临床诊断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意见分歧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观察内容包括病变位置、范围、形态、密度、强化特点、浸润方式及伴发病变。
2.1 MSCT 表现 7 例均见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受累,2 例双侧髂静脉受累,2 例右侧髂静脉受累,2 例左侧髂静脉受累(图1a,1b),1 例同时伴右侧卵巢静脉受累(图2a,2b),受累心腔内均见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边缘多光滑,与右心房各壁无明显粘连。受累静脉常同时可见条索状充盈缺损和管腔不同程度的扩张。平扫肿瘤呈等低软组织密度影,7 例病变内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中等不均匀强化,1 例见弥漫迂曲强化的血管影,似蚯蚓状(图3)。病变与受累静脉管壁界限清晰或无明显分界,但血管周围间隙多清晰,肿瘤无明显血管腔外浸润征象。3 例同时发现盆腔子宫肿块(图2c),2 例与髂静脉相连,1 例同时与右侧卵巢静脉和右侧髂内静脉相续,分界不清,CT 值与静脉内肿块相似。2 例伴少量胸腔积液,1 例因输尿管受压出现右肾盂轻度积水,2 例显示腹壁侧支循环开放。7 例均未见右心室及主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受累情况,亦未见肺内或其他实质性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征象。
7 例均行MPR,均更加清晰显示病变全貌,可直观显示病变的起始部位、行径、范围、密度、强化方式、侧支循环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冠矢状位重建病变近端位于右心房内,远端与下腔静脉及髂静脉相连,呈蛇头样改变(图1b,2b)。1 例行VR 和MIP,清晰显示双侧髂静脉、下腔静脉内条索状肿瘤及肿瘤内丰富的迂曲血管。
2.2 手术病理 7 例均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多粗细不均,实性,部分肿瘤内有少量脂肪组织及出血,病变韧性大,与下腔静脉壁无粘连,切面呈鱼肉纤维样,病变最长1 例共取出约64 cm 长条状物。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呈束状排列,部分肿瘤内见成熟的脂肪组织。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血管内皮细胞CD34 血管阳性表达。最终病理均诊断为IVL。
图1 女,42 岁,腔静脉平滑肌瘤病 图1a增强扫描轴位像示下腔静脉明显增粗,腔内见异常软组织密度影,中等不均匀强化(箭头)图1b 冠状面重组图像清晰显示病变累及全程下腔静脉及左侧髂静脉(箭头)图2 女,40 岁,腔静脉平滑肌瘤病 图2a冠状面图像示明显均匀强化的条索状肿瘤位于下腔静脉(横箭)及右髂静脉(斜箭)图2b 冠状位图像显示从右侧卵巢静脉(斜箭)延伸到下腔静脉(横箭)的充盈缺损图2c 轴位像示子宫肌瘤呈不均匀强化图3 女,46 岁,腔静脉平滑肌瘤病 图3a,3b 分别为VR 和MIP 示双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条索状肿瘤,具有丰富的迂曲血管,强化明显(箭头)图3c 轴位图像显示肿瘤主要由丰富的血管组成,强化明显(箭头)
3.1 概述 IVL 是一种罕见、变异的子宫肌瘤,虽文献[3]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22%,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少见。其主要特征是肿瘤生长于静脉管腔内,可经子宫静脉、卵巢静脉、髂内静脉延伸至下腔静脉,进入心脏,成为心脏内平滑肌瘤病[4-5];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多认为是由子宫平滑肌瘤侵入脉管内生长形成的[6]。肿瘤在静脉内沿血流方向生长,延伸途径有:①左、右子宫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②左卵巢静脉→左肾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卵巢静脉→下腔静脉,临床上以前者更常见[5,7]。本组1 例同时通过右侧卵巢静脉和右侧髂内静脉2 条途径累及下腔静脉。
IVL 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盆腔肿块。文献[8]报道64%的患者有子宫肌瘤或肌瘤手术史,本组7 例均有子宫肌瘤或肌瘤手术史。IVL 局限于盆腔时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绝经后可表现为阴道流血、下腹痛等。当病变蔓延至下腔静脉和心腔时可出现下肢水肿、肝大、发绀、发作性晕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3.2 MSCT 表现 IVL 的CT 平扫仅表现为受累静脉的增粗,管腔内为异常软组织密度影填充,虽然镜下可见肿瘤内成熟脂肪组织,但CT 上均未测到脂肪组织密度,考虑与脂肪成分较少有关。增强扫描病变呈中等不均匀强化,累及右心房时可发现心腔内软组织影,密度及强化程度与静脉内肿块相似,少数肿瘤内可见迂曲走行的肿瘤血管,如蚯蚓状,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大部分游离于静脉及右心腔,可能与肿瘤表面覆盖光滑的内膜或内皮细胞有关[9],CT 无法区分肿瘤与受累静脉管壁。IVL 静脉外壁多光整,无血管外浸润或生长,这与起源于静脉系统的恶性肿瘤明显不同,有助于鉴别。虽有学者[10-12]提出一些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如丝瓜络、筛孔样及蛇头样改变,但上述征象无特征性,仍可见于其他来源于静脉的肿瘤或外围肿瘤累及静脉时。
MSCT 因其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在不增加辐射剂量及扫描时间的情况下,对原始数据重组得到与横断面相同质量的任意方位的CT 图像,不但可直观显示IVL 病变起始部位、途径及范围,还可显示病变密度、强化方式、侧支循环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另外,MSCT 还可显示子宫肌瘤及其他脏器情况,本组2 例伴少量胸腔积液,1 例出现右肾盂轻度积水,2 例腹壁侧支循环开放。
3.3 鉴别诊断 子宫IVL 主要应与静脉血栓及癌栓形成相鉴别,三者均表现为局部管腔扩大,腔内充盈缺损;但增强扫描静脉血栓无明显强化;癌栓虽可强化,但病变范围多明显小于前者,临床多有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病史,症状出现早且较前者明显[13]。另外,还需与原发于下腔静脉的平滑肌肉瘤鉴别,后者可发生于动脉或静脉,以静脉多见,多发生于下腔静脉上1/3 段,病变范围相对局限,且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已伴肝、肺及腹膜淋巴结转移;且IVL 对血管壁及周围呈浸润性增长,血管壁毛糙,呈恶性生长特 性[14]。
总之,IVL 虽少见,但对有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手术史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如发现腔静脉或心脏内肿物时,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IVL 的最终诊断虽需依靠病理,但MSCT 图像后处理能够完整显示肿瘤的特征和全貌,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MSCT 应作为IVL的首选检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