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峰 徐敏
江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诸大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江西的生态环境为什么在当今中国一枝独秀?为什么最早的“桃花源”想象会出自江西人笔下?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和文化中寻求答案。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傅修延先生多年来关注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建设,根据其讲稿整理而成的《生态江西读本》于2019年5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历史上赣鄱文化的发展,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及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形式图文并茂,文字深入浅出,体现了“大家写小书”的风格。
为了彰显赣鄱文化之气韵,弘扬生态文明之理念,2019年6月29日,“赣鄱生态与美丽中国”学术研讨会暨《生态江西读本》新书发布会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知行楼举行。会议由江西省重点新型智库“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社會科学院《鄱阳湖学刊》编辑部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承办,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协办。会议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龚建文研究员的主持下开幕,来自黄河科技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九江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新闻媒体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
一
在新书发布会上,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胡振鹏,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梁勇,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井冈山大学校长曾建平,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周慧等领导和嘉宾分别致辞。
胡振鹏在致辞中说,傅修延教授一直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传承而努力,他撰写的《生态江西读本》从江西美丽绿色的生态环境现状出发,追根溯源,从赣鄱文化传统中挖掘出江西两千多年历史积累下来的生态智慧。其中,从陶渊明诗文中总结出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母体或庇护所的生态智慧,从许真君民间故事里提炼出赣鄱儿女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智慧,从《百丈清规》《天工开物》中归纳出江西人民自古以来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相处、尊重科学、热爱劳动、务实发展的优良传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人民的绿色实践出发来阐释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明是根植于历史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约束于前提之自由,建立和坚持正义的善良。贯穿于全书的生态智慧,是赣鄱儿女的巨大精神财富,值得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深入学习,并扎扎实实付诸行动。
梁勇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关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江西在生态方面做文章,既符合社会发展的演进规律,也能体现江西的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傅修延教授在担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带领一批专家集体攻关,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最终成为江西有史以来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字号工程,他在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方面功不可没。《生态江西读本》一书出版,凝聚了傅修延教授多年来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建设的思考,可以让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江西的生态资源、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他将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放在全球文明史的坐标系上来考量,既有理论自觉,同时也让人深深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
叶青认为,《生态江西读本》以“生态智慧”为主线对赣鄱文化特征进行重新阐发,带领人们重新审视本土先民杰出的文化创造,重新审视江西历史上从文人士大夫到广大民众特有的行为方式,重新审视赣鄱大地上那些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重新审视千百年来赣鄱流域独特的产业特征、商业模式乃至经济模式。这是一部对赣鄱文化有着独到解读的著作,是一部对古今生态思想有着生动阐述的著作,是一部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启示的著作。因而,这部著作的价值就绝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层面,更体现在“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社会意义层面。
曾建平认为,《生态江西读本》是了解生态思想、生态文化的典型范本。该书有六个突出特点:一是内容博。从古到今,从诗词到民间传说,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到文明,内容丰赡。二是说史长。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史知识和深邃卓识,每个知识点的把握均有各种史料印证。三是哲理深。作者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深入浅出。四是文笔美,阅读轻松。五是情感真。全书充满对生态美的真情、对文化的热爱、对江西的钟情、对历史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六是实践行。作者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将追求生态文明的真知灼见融入到实践中,既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首倡者,也是江西师范大学新老校区生态建设的领导者。
周慧认为,《生态江西读本》在普及历史智慧和地方性知识大众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总编王军介绍了《生态江西读本》出版的有关情况。他谈到,为了更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在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之中的传播,需要一本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赣鄱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生态智慧讲述清楚的普及性读本。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正是这样一本图书,该书填补了江西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工作的一项空白。作者将自身对赣鄱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思所想转化为具有思想性和美感的生态叙事文本,挖掘江西本土文化中朴实而富有哲理的生态思想,探讨这些生态思想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不但使江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中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也对当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这本凝聚着作者心血和智慧的作品,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
在新书发布会上,著名生态文艺学家、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教授对新书进行了主旨评议。他认为,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的精到之处是紧扣生态与文化的关系,展现出江西在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和谐上独树一帜的特色。这在书中有着精彩的点评:金、木、水、火、土这些中国式宇宙观中的天然元素,在江西可以同时幻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宝藏。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这些“人文传统资源”,有可能对疯狂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发挥制衡作用,从而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养护产生积极效应,而这也正是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特别看重并详加陈述的。书中对江西诗人陶渊明“亦耕亦读”生存理念的阐发,对江西僧人怀海、仰山“农禅并重”生存方式的解说,都可以视为医疗当代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昏热病症的清凉之药,也应是当前生态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傅修延教授倡导的“中国叙事学”的核心,应该就是“生态叙事”,这是因为中国叙事学注定是要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而中国学界不少人断定“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生态文化”。良好的生态与清纯的精神已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至为珍稀的资源,而这些珍稀资源在江西赣鄱大地上拥有丰厚的蕴藏,这是值得江西人自豪的。这也正是江西省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的“后发优势”,或曰潜在的“正能量”。
会议还宣读了文学与环境学会创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生态人文主义》创办者林耀福先生,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台湾淡江大学荣誉教授黄逸民先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立新教授,以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生安锋教授对新书所作的书面点评。
林耀福认为,傅修延教授的《江西生态读本》既是生态书写,也是他的生命书写,把生命书写成生态,这是他所说的“人生是一场生态修行”的终极意义,开创了生态批评的崇高境界。生态批评基本上是个“载道”的论述,因文明所带来的环境(生态)危机而兴起,所以生态批评所载的“道”,就是能够解决或改善生存危机下的生活方式。傅教授说得好,“光讲大道理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就以身作则地从生活实践下功夫、去修行。《江西生态讀本》讲的故事真切朴实,温润如玉,既不夸谈流行的西方理论,也不放送野性救世的固有论调,却充满知福惜福的文明智慧,勾勒出了中国生态批评的风貌。
黄逸民认为,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是一本东方的《瓦尔登湖》(或译为《湖滨散记》)。他在书的《后记》中,详述年轻时被下放到赣江与鄱阳湖交会处的朱港农场三年多的水上生涯。他游历了鄱阳湖周边许多地方,感动于江西诸多生态奇观,也亲眼目睹农民与大自然天灾人祸的斗争,他称此为人生的“一场生态修行”,这与梭罗所写“我到树林中去,因为我希望从容不迫的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看看我是否能掌握生活的教诲”,可谓中西辉映。《生态江西读本》的重要特点:一是呈现了美丽的生态诗学与田园诗学,不仅强调地方自然书写,同时也反映了“后田园”的全球生态文明;二是呈现了生态人文研究最新理论——物质生态美学,在科技文明让自然失魅之时,再度复魅自然,让自然的主体性再度被肯定,让江西的美景成为叙述的场域(比如景德镇的陶土可以诉说美丽动人的故事,陶渊明的幽灵更在庐山美丽幽静的山谷间被发现等等),弥合自然与文化的断裂,寻找诗意栖居的家园。
王立新赞道: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后记》中的文字历史兴寄,人文关切,家国情怀,世界视野与生态思考水乳交融,讲自己和地域故事,道一代人的心灵感怀,扬华夏天人和谐之传统,抒士子古今乡土之梦恋,文笔细腻含情,挥洒知微见著。更遑论数十年来,知行合一,开一方风气之先。叙事大家,诚不我欺也!
生安锋认为,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是一部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生态关切,集数十年当地生活体验和生态实践于一身的知识分子的结晶之作,是其五十余年“生态修行”之人生的体悟与结果。该书汲取古人生态智慧,开拓环保与生态的新思路,树立生态共同体的思想,脉络清晰,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形式活泼,配有多幅彩图,可读性极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知识分子的责任和学术界的呼声十分重要,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的思想需要学者的启蒙和率先行动。傅教授在这方面堪称学人的表率。当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时,他做好自己的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勤恳育人;当他走上行政岗位时,就全力以赴地将自己的生态保护理念灌注到具体行动中去,造福乡梓,示范他省,也为校园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生态遗产。傅教授一生知行合一,学问与行动并重,其成功的生态实践足以令晚辈学人仰视。
三
在研讨会环节,与会者围绕《生态江西读本》的出版,以“赣鄱生态与美丽中国”为核心议题展开学术研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思想界》主编许明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李小江教授、南京大学方红教授、清华大学宋丽丽副教授、首都经贸大学自然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石海毓副教授、光明日报社江西记者站站长胡晓军先生、中国绿色时报社记者王江江先生,以及江西省内各高校专家学者颜敏教授、黄南南教授、周平远教授、陈离教授、江山教授、李宁宁教授、吴杰华博士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施由明、胡颖峰、张泽兵、王俊暐等,从不同的角度发言,探讨的内容包括: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学术走出书斋、与生命和自然对话的重要性,地方性知识与生态实践,地方生态身份认同与生态形象塑造,叙事学术与生态叙事,地方环境保护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中国本土话语的建构,以及江西先民生产生活中许多方面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智慧,等等。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教授也参加了研讨。
(一)生命感悟与生态情怀
许明对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敏锐有着强烈的同感,不由发出“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在当下”的感叹。许明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学院派的学者,走出校门、走出书斋,跟生命对话、跟自然对话,由此再来反思自己的学问,这条路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困难。傅教授在生态实践中有感而发,对江西生态、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作出理性的反思,要比一般人深刻得多。在该书的《后记》中,傅教授对鄱阳湖边三年知青生活的深情回忆,字里行间处处散发着他内心深处没有被世俗欲望吞噬、也没有被粗鄙日常欲求淹没掉的人性的纯真和光明,其与大自然同呼同吸的美丽心灵,成为他从生命深处生发的强烈的情感欲求,以至于要写书、要开会、要呼吁、要传播。他发出这个声音,是要让大家重视生命本身,是要让大家知道:生命还有更高贵、更本质的内涵,个人的生命应该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融和在一起,以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但是生命存在的理由这样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多年来却被忽略。过去人们往往被眼前的世俗麻醉了鲜活的生命对自然的感知,人被工业化和所谓的现代性塑造成只有生存要求和生殖需求的单向度的人。北京有些高等学府的学人和学子,一生对大自然都不感兴趣,一辈子就连近在咫尺的西山也没去过,有的小区甚至见不到一棵树。各级管理人员中也缺乏像傅教授这种具有人文情怀,对自然山水、对生态的重要性有着自觉认知的智者。
李小江谈到,傅修延教授曾经长期致力于济慈研究,在叙事学领域又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让她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他在学业之外的行政工作和地方作为。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对策的提出到江西师范大学生态校园的建设,都令她刮目相看。她认为,傅修延教授对江西的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学力。他把自己的人生旅程放在江西,数十年的水土交融,养育和造就了他的学养和品格。如今他以这样的方式回报家乡,为守护赣鄱文化的自然生态尽己所能,为弘扬江右传统文化精神身体力行。
郭杰忠指出,傅老师是写大著作的,这次却写了本小书,但这本小书实际上是一篇大文章,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与傅老师长期的文学积淀分不开,与他丰富的社会知识分不开。他运用一种非常通俗的语言,将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描绘出来,读后感觉意味深长。在当前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这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本书?除了他本身的学养、研究、思考和追求之外,他还有三种情怀:一是有自然情怀。不管是对自然山水、动物、草木,还是脚下的土地,他都非常爱护,有一种深厚的自然情怀。二是有学者情怀。学者是做学问的,有学有问。他非常勤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问。因为有这种学者情怀,所以他钻研得深,因而能以一种通俗浅易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关系中最深奥的道理表达出来。三是有道德情怀,这也是一种家国情怀。他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认识满怀美好的希望,追求一种至善至美;他对江西发展战略的思考,放眼长远,体现了一个中国学者的作为和担当,这是一种道德高尚的境界。
黄南南谈到,傅教授的学术生涯,从做专题研究到叙事学学科建设,从赣鄱文化到生态文化,他精细、精微、精深博大到囊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而深刻的话题:生态。他把这个生态话题最后引向生态修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实际上是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每个人如果能真正地按照和谐发展理论来支配自己,那么人类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
周平远谈了阅读《生态江西读本》的三点感受:一是深有感触。这本新书是小册子、大文章,看似很平易、很低调,但推进的却是当代中国、美丽中国的重头戏,上演的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历史剧,因而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带有界碑性质的著作。二是深深感动。傅修延教授的学术研究始终在变化,在不变中有变,在变中有不变。他的人生之旅和他的学术之路是高度匹配的。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了一个从西学到国学的转折,如今从叙事学到生态叙事、生态江西、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应该又是另一个转折。他对现实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对当下的关注,从西方到东方,从西学到国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象牙之塔到田间地头、到赣鄱大地、到美丽中国,其中有一个从书斋到社会的转变,令人感动。《江西生态读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接江西的地气、中国的地气乃至整个人类生态文明的地气。三是深有感慨。傅教授书中讲的故事、用的材料都是旧的,如陶瓷、羽衣仙女、许逊、万寿宫等,但是他从生态文明、生态智慧的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赣鄱文化的特点给予了一种新的定位。这种定位很科学,从正反两个方面,从和谐与不和谐两个方面,从现实和历史的两个方面,用“生态智慧”这个关键词贯穿全篇,写得那么灵动、汪洋恣肆。
陈离认为,傅修延老师做学问,总是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去思考和研究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学问,有学者的人间情怀,有世界的视野。他站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研究人类共同体面临的重大的生态问题。因此,《江西生态读本》虽然是一本小书,但意义却特別重大。
胡颖峰谈到,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是本小册子,但分量一点也不轻,是“大家写小书”的典范。他寄身中西文化数十载,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但鄱阳湖才是他心中美丽的家园,赣鄱大地才是他灵魂扎根的地方。他注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自然万物,敞开它们,感觉它们,关怀它们,和它们对话,写出它们和自己的生命相重叠的部分。他对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的提炼,实则是他自身生命智慧的高度凝练,是有根的学问。此外,《生态江西读本》应该是迄今为止江西第一部以现代生态理念阐释赣鄱文化的著作。江西人应该了解江西,这本小书是最好的乡土教材,江西人应该感谢傅教授。书中的忏悔意识,尤其值得一提。该书第99页写道:“当我拎着这只天鹅走在马路上时,满街的行人都向我投来惊讶的眼光。我母亲当时也走在我后面,她说首先看到的是那只长长的鸟脖子,然后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拎着它……这件事让我一直感到歉疚。”这段描述非常富有象征意味。他对自然生灵犯下过错,又想到自己的母亲在身后看着他,便有了这种灵魂的拷问及此后的“生态修行”。这不禁让人思考:自然是养育天地万物的母亲,人类破坏自然的原罪该如何获得救赎?有学者曾指出,中国人普遍缺乏忏悔意识,更多的是控诉意识,像《忏悔录》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缺的。但在《生态江西读本》中,忏悔意识作为生态意识的一部分,完成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提升,人们从中可以读到一颗丰富而高贵的灵魂。
(二)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
许明谈到,在粗糙的工业化之风还来不及毁掉江西的山山水水时,江西迟来得福,后发的劣势成为优势,绿水青山有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拉动经济发展的发力点。江西有很多名山大川,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这些名山大川与人文典故相结合,江西可期待成为修养、旅游福地。江西有许多被废弃的古村落,甚至还保留着明代以前的古建筑,有的还没有开发。江西有许多历史工艺传承,如景德镇窑、南城窑、南风窑、永丰窑、乐平窑等等,如璀璨明珠,罗列在赣江两岸。江西丰富的资源有待于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江西有傅延修这样一批深具人文情怀、热爱自然、热爱故土的热血人士带头,江西的生态文明发展一定会走出一个新天地。
石海毓指出,《生态江西读本》向读者全面呈现了富有生态智慧的赣鄱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其一,人类盲目发展会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江西从环境保护出发实行的“山江湖工程”,以及“宜陶则陶,宜稻则稻,宜纸则纸”的产业选择思路,成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良好范本。其二,人类盲目发展的危害还体现在人口无节制的、过度的增长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赣鄱文化中很早就萌发了人类不应当盲目生育而应该优生优育的宝贵思想,这成为当今将人口发展制约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的典范。其三,江西诗人陶渊明“耕读并重”的生活方式和回归大地的人生实践,为城市化进程中远离自然的现代人提供了诗意想象的空间和实现人与自然交融的实践模式。总之,《生态江西读本》为地域文化书写提供了样本,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理论积累和实践佐证。
胡晓军谈到,自己当记者已有21年,与傅老师的交往非常多,傅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江西生态演变,他大都经历过。在他的职业观察中,江西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也正在提供生态文明的江西方案,正在产生一系列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和具体举措。《江西生态读本》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本土资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对赣鄱生态文明的认识。
江山认为,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傅修延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在考察历史上的赣鄱文化中,他探赜索隐,阐幽发微,深刻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以及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其中回归大地、敬畏自然、顺应环境、保育生态、节约资源和务实发展等核心内容,既是他对赣鄱文化历史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战略性、纲领性思想在江西贯彻实施的深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这些思考和探索正是对历史的一种聆听,他将听懂历史的才智写进这个读本,给读者以很多的启发与思考。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是一位历史叙事者,他还是一位生态修行者和生态文明践行者,从17岁下放到朱港农场与自然结缘,到后来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济慈诗文、生态叙事的研究,再到江西师范大学新老校区的生态建设,特别是2008年代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建言献策,提议江西省向国家申报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使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的这种践行就是其聆听历史、获取智慧后力行不辍、知行合一的具体行动展示,从中可看出傅教授读懂历史,向历史要智慧的智慧。
(三)地方生态身份认同与生态形象塑造
石海毓认为,蕴含着回归大地、敬畏自然、顺应环境等生态思想的赣鄱文化,是世代江西人民劳动实践中走进自然、认识自然、谋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这样的生态智慧使江西成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丽宜居之地。江西特有的山水形态形成的地域文化,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民建构生态身份奠定了基础。生态身份从大的方面说体现为人对生命共同体的认同,从小的层面说可以理解为人对所处地域的认同,或者说是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归属。江西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以及赣鄱的生态文化,使得生活于此的人民在“广袤大地上寻求到灵魂与肉体的双重安顿”。找到了归属区域、建构起生态身份的当地居民,为了守护自己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使离开此地,特定区域所赋予的生态身份依然存在,会产生一种“地域性怀旧”。如《生态江西读本》中讲到的许逊祭祀庙堂万寿宫的例子,即使江西人离开赣鄱大地,依然为了“维系乡谊、交流感情、寄托故里之思”而建造万寿宫。据统计,江西省外有600多座万寿宫,均为旅居外地的江西籍移民建造,同时成为江西会馆供同乡聚会使用,这是对地域情感和个体生态身份最有力的诠释。
张泽兵认为,《生态江西读本》看似一本小小的普及读物,实则蕴藏着生态大智慧。作者以一双慧眼穿透层层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史实,用举重若轻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生态江西的各种形态和特征。既从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中爬梳出生态江西的自我塑造的历史过程,又将生态江西的形象构建置于美丽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那么,江西该如何塑造自己的生態形象?其一,关键在于讲好生态故事,做好山水自然这篇生态文章。山水自然是生态文明的基石,是构成生态文明的元语言、元叙述,就如同傅修延教授研究人类叙事的起源是从研究太阳神话开始一样,他讲述江西的生态故事,也从讲好山水故事这一元叙述开始。《生态江西读本》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西山水人文的天然画卷,山水自然是上天给予江西的恩赐。江西儒、道、佛思想中的生态智慧,民间传说的生态寓意,诗文曲艺中的生态情怀,都离不开江西山水生态的元语言的生成作用。其二,生态江西形象要塑造好,需要找一位好的形象“代言人”。如果要找一位能够与江西山水相匹配的标志性人物,那非陶渊明莫属。在江西诸多历史文化名人中,唯有陶渊明的隐逸田园能够在文化精神上与江西山水相匹配。傅修延教授充分肯定了陶渊明这位形象代言人的独特魅力,认为陶渊明为世俗生活树立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样板。其三,要讲好江西生态故事,塑造生态江西形象,还需要有好的“行动”和好的故事“情节”,而前人在生产生活中的生态实践就是江西生态故事中最好的“行动”和“情节”。傅修延教授从许逊降服孽龙的故事中解读出其中的生态象征意味,从《天工开物》中解读出“人类不应当盲目生育的宝贵思想”,从婺源“樟树爷爷”“杀子封山”中解读出自觉的环保意识,从《百丈清规》中解读出“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朴素意识……江西历史发展中的种种精彩故事情节,构成现代江西发展实践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塑造生态江西形象,需要在生态实践中巩固和扩大生态优势,并且修成正果,在局部抑或全域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社会。江西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世界性意义,也在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提供江西的生态智慧。
张泽兵还认为,《生态江西读本》的“后记”,将生态江西的形象塑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傅教授视人生为一场“生态修行”,可以看出他是以宗教般虔诚的情感对待生态、对待人生。他讲述了自己人生中的生态修行历程:下放农场,泛舟鄱阳湖,留下他最真切的生态感悟;学海泛舟,在“诗”与“思”中留下他对济慈诗文和生态叙事研究的生态思考;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留下他为江西生态发展的求索足迹。为人、为学、为政,他都践行着自己的生态修行。他从自然生态出发,从人生的生命常识出发,将生态江西与自我践行完美融合。在傅教授的个体生态修行中,生态江西超越了江西地域、超越了美丽中国的国家层面,因为江西的生态智慧何止属于江西、何止属于中国,它更是全人类的生态财富。生态江西的世界性意义由此凸显出来,生态江西通过个体生态修行与人类衔接,生态江西的形象也由此走向世界。
王俊暐认为,傅老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为赣鄱文化摇旗呐喊,其最大的动力源于他对江西这一“家园”的深情。与“家园”联系密切的是地方意识的构建。在《生态江西读本》中,我们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三个维度的地方意识。其一,傅老师对赣鄱这一区域物质环境的全面而深刻的熟识,他对江西的山水物产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其二,傅老师作为一个赣地知识分子,尤其是作为赣文化的领军人物,他对赣地省情、文化、历史等社会性知识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和客观思考,并不遗余力地为振兴赣鄱文化振臂呼吁。其三,赣鄱大地对于傅老师而言,是一个让他“不想离开”的、可以安顿灵魂的、得以诗意栖居的家园,或者说地方。
(四)叙事学术与生态叙事
许明指出,近40年来的中国学术研究,大部分使用的是西方的概念、西方的逻辑、西方的资源,对中国话语的建构非常有限。因此,对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的重要意义要高度地评价。第一,它是总结中国环保经验的著作。第二,书中使用的关键词,可概括为九个动词,即隐逸、回归、敬畏、顺应、保育、节约、务实、智慧、修行,这些都不是西方的概念术语。第三,他用了一种贴近生活的而不是理论的叙事方式,更具中国本土的特点。
颜敏认为,《生态江西读本》有三个特色:一是有很多个人的生存体验,有现实的理论思考,有持续的对生态文明的思考,这使傅教授的个人学术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二是引人入胜的生态江西叙事。作者长期研究叙事学,写得生动,不掉书袋,有散文风范。三是从个人角度提出生态批评的现代问题。
方红对《生态江西读本》的生态叙事特色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文化孕育于自然、自然亦被文化点化是生态叙事的母题。江西“众水归鄱,一水中穿”的地貌特点,与江西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描述相辅相承。陶渊明呈现的世外桃源景象,其地理背景是江西湖区溶洞、桃树与溪水的自然景观,也有庇护、滋养避难移民的小盆地、小聚落、小井、小坑的影子。赣鄱文化中的羽衣仙女传说背后,是白鹤每年从西伯利亚飞到鄱阳湖湿地越冬的自然现象。旧时鄱阳湖洪水泛滥,成为许逊治水、铁柱万寿宫传说的自然渊源。婺源的樟树林景观与当地的樟树崇拜密切相关,泰和、麻州的金滩古樟林则得益于当地的功名文化。在傅先生笔下,地方文化离不开当地自然现象,自然景观又是乡俗风情的记载,生态智慧更是赣鄱文化的特色,它体现在自古至今的生态实践中。从百丈山怀海“出坡”创举到《百丈清规》的流传,从“与湖争田”到“退田还湖”,从在江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修建“健康小道”到江西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体现了江西人应对自然变化的“积极反应”,表现出有远见的江西人自觉自醒的生态实践。在傅先生的生态叙事中,文化脱胎于自然,自然有了文化的痕迹,生态实践凝聚着生态智慧。
宋丽丽谈了她阅读《生态江西读本》的四层感受,即乐感、亲切感、治愈感和责任感。首先,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仿佛在享受交响音乐会。书的布局环环相扣,六章内容如同交响音乐的四个乐章:第一章仿佛是美妙的奏鸣曲,把读者带入江西的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之中;第二章犹如变奏曲,进入慢板的复调,生态江西的主题聚焦于陶渊明在自然中寻求归宿的田园诗篇,似山水画境中潺潺流淌的瀑布之水;第三、四章进入小步舞曲,形象生动地叙述了江西先民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第五、六章又进入回旋奏鸣曲,再次论述江西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与生存,以及如何发挥赣鄱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后记》则进入交响乐的尾声,读者跟随着作者的故事再次进入到生态江西的绿色基调之中,产生余音绕梁、意味深长之感。其次,与那些用术语概念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般学术著作不同,傅教授将自身的叙事学术与生态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生态叙事,读来感觉很亲切。作者的身影不时地出现在文字中间,文字和作者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故事画面,增加了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之间的真实连接,而这种富有真实感的画面美和身临其境的学术连接就是生态叙事学术独有的魅力。生态叙事学术就是要讲述故事,在故事中把自己的所学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作者不仅运用文献资料讲述生态江西的故事,而且也讲述自己走过江西山水丛林的故事。尤其是作者在《后记》中叙述的故事,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加深了读者对生态江西的了解。再次,读这本书能感受到一个学者对一方土地的责任意识,以及脚踏实地、悲天悯人的风范与情怀。这种责任意识在于学者把自身的研究与地方连接起来,并赋予其丰富的地方色彩。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而与一个地方建立联系后获得的知识却可以让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连接活起来。知识活起来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知识才称得上智慧。最后,读这本书让人深深地感觉到一种治愈效果,即治愈生态绝望症。平时阅读环境文学作品与讲授环境文学课程时,由于深陷于批评揭露环境污染、生命链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异常变化等危机叙事的文字中,让人内心不免被末世取向的叙述感染,绝望心结逐渐产生。傅教授书中有关江西生态智慧的正面叙事却似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书中提到18世纪殷鸿绪在书信中表达了对景德镇城市可持续性的忧患,而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景德镇依旧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景德镇在历史发展中对瓷渣的处理,对城市周边山林的保护,对瓷土和松柴采集范围的规划与管理,给现代人寻求可持续之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其中的生态智慧值得今人借鉴,也给陷入线性的末世叙事的今人注入了修复生态环境的信心。宋丽丽还谈到,《生态江西读本》多方位地叙述了江西人生态智慧的历史沿革。从古人用种树纪念中举的传统,婺源人对樟树精神上的依赖,“杀子封山”故事的传颂,到当代“山江湖工程”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来看,与自然共生的信念在江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为中国引领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土壤。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众湖皆浊鄱阳湖独清”的解读上提到,江西工业化进程较慢,是因为“山江湖工程”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山江湖工程”给江西带来了保住一方土地洁净的福气。其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发展速度问题的辨证态度:高速工业化发展并非就是进步。总之,《生态江西读本》一读再读,会让人不自觉地更加爱江西,爱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美景;会不自觉地更加赞美江西,赞它不断传承的生态文化智慧;同时也深受鼓舞和启发,深刻认识到文字应该落地,学术应该有的放矢。美丽中国是由一个一个地方构成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也是由一个一个地方的智慧共同构建的文明,因此,爱自然应该从爱一个地方做起,从讲述一个地方的故事做起。
江山指出,如何将赣鄱文化特别是鄱阳湖的历史文化价值、战略价值、品牌价值和生态价值呈现给读者,并宣传弘扬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之所以现实而紧迫,是因为鄱阳湖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曾遭遇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如湖面缩小、候鸟鱼虾减少、水质下降、血吸虫仍存在等,严重威胁到周边地区民众百姓的生计和环境安全,也对赣鄱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何将生态江西这一话题以新颖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写给人看,讲给人听,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教益启发,并产生一种家乡自豪感、社会责任感,这已成为建设绿色江西、美丽中国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喝贛江水、喝鄱阳湖水长大的赣鄱之子,作为一名40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和高校领导,作为一名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专家和政府重要决策人,以及国内叙事学的重要开创者、奠基人,这样的故事由傅修延教授来讲述自然是最为合适。然而,大型题材的历史讲述往往结构复杂、内容繁多,要轻松驾驭并非易事,但傅教授却以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开阔的眼界布局谋篇,娓娓道来,其中不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想感悟,突出了鄱阳湖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可持续发展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新书之所以取名为“读本”,其用意还是重在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或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年轻人读到这样一本优秀读本,他们一定对赣鄱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会有更深刻的启发和领悟。这就是大历史、小故事的功用妙用所在。江山还看到,傅教授在书中特别提及其年轻时所犯的一个错误,内心充满了忏悔之意。《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傅教授的忏悔反省就是立德,而其身体力行就是立功,其学术研究就是立言。傅教授的“三不朽”精神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李宁宁认为,傅老师的生态叙事,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态对象的叙事,二是叙事的生态。讲一个好故事,讲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同样是一种创造。
王江江谈到,《生态江西读本》大家小书的风格,能够更好地普及生态文化。之前来江西感受的是红色文化,读了傅老师的书后,又感受到江西的绿色文化。该书包含动物、植物、稻作、陶瓷、历史、地理、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显示出傅老师知识储备的完善。书的实践性特别强,生活气息也特别浓郁。傅老师讲禅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时候,讲到一个细节:“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他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插秧的时候是一边走一边向后退。这些都体现了傅老师丰富的生活经历。此外,傅老师是以国际视野来看中国的生态文化。他去巴厘岛,在博物馆里发现羽衣女传说的壁画,他通过比较,把这个故事的发源地定为“豫章新喻”(即今新余市),自己也因为这个贡献而被定为浴仙池传说的“主要传承人”。这个宏大的视野非常重要。
胡晓军谈到,《生态江西读本》通过以江西为例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来与世界对话,很好地把握了个体叙事和宏大叙事的结合,能够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广泛共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赣鄱生态文化研究与反思
施由明在书面发言中认为,《江西生态读本》将赣鄱文化中蕴含的一些生态智慧简明而有文彩地阐述出来,提供了一个将复杂问题进行通俗化表达的佳例。关于赣鄱文化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智慧,不仅仅反映在傅先生书中所说的文化事象中,还表现在江西先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以农业生态为例,只要翻开元代王祯的《农书》和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看看书中那些水力工具和农业器具,就一定佩服先民的生态智慧。江西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许多农业生态智慧,比如以乡规民约保护农业资源、多熟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巧用水力以抗灾减灾等等。除此之外,江西先民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生态智慧,值得今人去总结和研究。
吴杰华谈到,《生态江西读本》写到数十年前的鄱阳湖爬上岸的甲鱼要用麻袋装,鱼多到将船压沉,大鱼一甩尾能将人打伤。这样的记忆和场景在老一辈看来并不新奇,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却不可思议。事实上,古代的《山海经》、“异物志”中存有大量怪异的物种或事件,这些内容亦因难以置信、不符合常理、悖于现实,其史料价值几乎荡然无存。然而,常理和现实并不能成为评判史料真实性的标准,今日之现实不同于古代的现实。史料内容的奇异或者怪异与史实本身是否真实亦无必然联系,史实经过书写后失真的现象并不少见。故而,我们需要理解生态的历史,要不然巴蛇吞象一直只会是传说和不切实际的故事,新疆虎也不会被人所知,西北地区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也只会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不懂生态的历史,将人太当一回事,不知道历史上的生态情形,就将导致我们产生许多错误的观念,作出许多错误的决定。
李宁宁在阅读了《生态江西读本》之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书中关于庐山生态文化的核心要义只有陶渊明?他认为,庐山的生态文化不是在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文化样态;江西生态文化的表达,应该还有庐山文化的精神元素。他还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是非人类中心的、非功利主义的、非本质主义的,是多元共生的,是无所不在的对话和联系;他由此分析了庐山的大禹治水、桃花源、虎溪三笑、周癫仙和庐山恋五个故事的生态寓意。
张泽兵认为,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研究,为生态江西的理论研究开了一个好头。唯有理论上持续发力探讨,方能弥补这种有实践没理论、有实践没展示、“日用而不知”的短板,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生态自觉。为此,他提出建议:建设以生态为主题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集中展示江西生态建设成就;组建一支能够长期跟踪研究生态理论与实践的队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精于微观叙事,于细微处展现生态江西的丰富内涵,使江西生态的精彩篇章有看点、有亮点;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加强生态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的运用;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增强民众的生态危机意识;等等。他认为,只有把这些功课做足了,生态江西方能成为当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生长点,方能在美丽中国这面镜子中找到江西靓丽的身影。
李小江认为,生态问题的提出,其核心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其他很多省份相比,江西的自然生态很好,但谈江西的生态文明,不能只在行政区划和地理环境上自说自话,不能在开发旅游项目和美丽乡村层面上做文章,要放在中国大视野中探讨江西护佑中华民族人文生态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她在近20年的研究中一直强调一方水土建构起来的文明所特有的地缘品质,也即风土人情,但她同时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江西要当心,因为江西的风土与人情并不直接相关。李小江从华夏民族文化生态的角度看江西文化,认为有三个特点:其一,在政治生态领域,江西长期远离战乱,中央集权鞭长莫及,是乱世中原文化得以存续之地;其二,在人文生态领域,江西不是荒蛮的偏僻之地,而是中原大家族和文化精英的流入之地,是历代落魄文人的避难地;其三,江西在学术生态领域(从理学到心学再到最重要的宗教发祥地)别开生面。不知江西是不是中国现存姓氏最多的省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的人民几乎全都是移民的后代。江西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大家,如朱熹、王阳明等都不是本地人。他们的思想在江西深化成熟,乃至发展成宗,都不是偶然的个体行为。江西是孕育新思想的天然场所。思想不同于文化,它不仅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不僅仅遵从和服务于一个地方,一旦生成,就具有超越地缘的普遍价值。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我们看到的江西文化不仅是生发,还有断裂。在江西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疑问,比如:赣江抚河流域考古发现很多新石器时期遗址,但谁是那里的原住民,他们到哪里去了?靖安考古发现的丝织物都是当地的产物,但那些丝织的工艺哪里去了?还有瑞昌的铜矿,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且为古代精美的青铜器制造提供原料,但为什么周边不见铸造业,为什么历代典籍不见记载痕迹?等等。忽而横空出世,忽而荡然无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文化?中断,就是断裂,没有人知道原因。如果这些现象在江西历史上是常态,那么我们在谈江西生态文化时,就有必要面对一个持续的问题。
会议最后在傅修延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生态诗文吟诵活动。
(本篇综述部分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且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若有出入,敬请谅解。)
责任编辑:王俊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