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开发

2019-12-05 02:44单桔平范瑛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社会学课程改革

单桔平 范瑛

摘    要: 供给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能。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培养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有利于人民警察职能的有效行使。社会学作为公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不仅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而且应结合人民警察这一既定社会角色改革教学内容:从社会犯罪角度认识社会化现象,从有效执法视角审视警察角色及可能面临的角色冲突,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分析影响社会治安秩序供给的社会现象,如社会群体、社会流动、城市化和社区等。

关键词: 社会学    课程改革    社会治安秩序供给

一、供给有效的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能

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证实,安定的社会治安秩序是国泰民安之本,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供给社会治安秩序是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不仅如此,供给有效的社会治安秩序是国家最艰巨的职能。“在动态变化的背景下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一直是一个古老的社会难题,并继续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中心”[2]。

供给社会治安秩序,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核心职能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人民警察是公安机关的主体,公安机关的职能和目标是通过人民警察的有效执法得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主要组织,对预备警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公安机关工作的效率和社会治安秩序供给的有效性。因此公安院校应立足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使命,以有效供给社会治安秩序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二、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开发——从社会秩序供给的视角

社会学是大学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承担社会角色应具有的社会知识和技能,使其社会行为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事实的了解与分析更好地认识社会和更有效地改造社会。而公安院校的通识课程,与其他普通高校通识课程不同的是,授课对象是一入校社会角色就已经明确界定的预备警察,因此,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既要服务于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性教学目标,又要服务于警察职业教育的独特性教学目标,如何把这两个目标有效结合,使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向一致?需要对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不断深入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郑杭生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社会安定有序秩序的核心要义,在社会学课程中对关系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越轨、社会结构等都有系统的阐述,公安院校的预备警察通过学习,对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行为的社会性因素可以形成初步认识;作为预备警察,社会角色已明确界定,那么社会对警察的角色期望是什么?警察如何在社会互动中更清晰准确地界定自身的角色?供给安定的社会治安秩序是警察的职能,影响警察有效行使职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又有哪些?面对授课对象这些疑惑,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有效回应。

(一)认识个体社会化过程,预防和纠正社会犯罪。

社会化是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意识的培育,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与人格,从自然人转变为生物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经历早期社会化和成人继续社会化两个阶段,而社会学研究发现,早期的社会化对个体个性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不同的社会行为,而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个体,社会行为通常具有反社会性的特征,这些反社会行为若未能及时纠正,则会持续偏离社会预期导致社会犯罪。早期社会化的主体主要有家庭、学校和同伴,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对个体的价值观念、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爱与情感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延续一生;学校则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依照社会发展需要对个体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同伴使早期的个体习得平等、独立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英国犯罪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教授阿德里安·雷恩和他的团队利用大脑扫描技术扫描了成百上千谋杀犯的大脑,结果显示这些凶手有非常相似的大脑构成,即控制人冲动的前额叶皮层损伤、管理情绪的杏仁核有缩小的趋势,但其后研究证实,这样的生理伤害与谋杀犯在儿童时期遭受的暴力或性侵行为有关。换而言之,可能导致罪犯的生理缺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受社会化主体作用所致,早期社会化过程对个体融入社会和接纳社会、建立社会秩序感尤为重要。

那么在罪犯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主体是如何影响其社会行为,最后使其逐渐偏离预设轨道而走向违法犯罪之路的呢?对于犯罪个体社会化过程的思考与研究,帮助预备警察深入认识犯罪的社会性,探索社会个体社会化過程的重建机制,以预防和纠正犯罪行为。

(二)培养警察角色意识,提升执法的有效性。

社会角色人们处在特定社会结构中扮演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角色是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个体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不仅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实现个体自我定位、发挥个体自我价值的前提,而且是整个社会协调有序运转的关键。警察的角色意识,就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对应的权利、义务及行为方式[3]。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对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义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仍然可能会出现因警察职能泛化导致的角色不清,警察荧幕英雄形象与日常角色的冲突,警察角色与其扮演的其他社会角色的冲突。如当流落街头、身无分文的群众向警察求助时,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当做英雄的梦想被琐碎重复的工作取代时,警察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当紧急出警的任务遭遇家人在重要时刻的陪伴需求时,如何兼顾,或者如何取舍?这些在工作中出现的困惑,都是因为角色意识不够清晰而造成的。因此在预备警察的社会学课程,开发警察角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强化警察角色意识的教育,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更清晰地明确警察职权与义务的边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在警察角色与其扮演的其他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正确处理以化解或减少矛盾,提高公安民警的业务能力和社会治安秩序供给的效率。

(三)影响社会治安秩序有效供给的宏观社会学分析。

1.社会群体有序是社会有序的基石。

社会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社会群体在群体活动中存在有形或无形对群体成员行为的期待或标准,以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这种期待与标准在群体活动中慢慢内化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判断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尺并,划定群体成员社会行为的活动边界。当社会群体的行为规范与法律制度是相吻合的时候,这样的社会群体的存在是有利于社会治安秩序有效供给的,但是当社会群体的行为规范与法律制度相冲突或相背离的时候,毋庸置疑,这样的社会群体的存在会降低社会治安秩序的供给效率。

社会群体有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之分。初级群体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群体,社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都是通过初级群体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产生社会控制效力的,不仅如此,初级群体还通过自身的群体规范和内聚力,有效地控制群体成员的行为。家庭是最典型的初级群体,家庭的安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次级群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次级群体逐步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主要标志,次级群体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稳定的组织规则、精准的角色分工,使分散的社会个体嵌入庞杂的社会结构中而形成组织化的个体,借此获得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宿,并使组织内的个体在组织的制度框架内以符合组织期待的方式行事,次级群体的这些功能减少了无组织的个体越轨与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是社会稳定有序的重要保障。

在公安专业的社会学课程中,从社会治安秩序供给的视角认识社会群体的功能,深入挖掘社会群体在社会治安秩序构建中的作用,从而帮助预备警察从职业角色的角度重新认识、分析社会结构。

2.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利于减少因社会分层所致的社隔阂与社会冲突。

社会分层是从纵向的、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结构及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指依据社会属性把社会成员区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4]。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产物,以效率和理性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人们因利益差异和观念差异导致社会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社会各层次之间沟通、协调的障碍,是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因此,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妨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冲突性的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社会冲突,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能缓解它的消极影响。首先,社会流动削弱了社会地位与人之间的联结,使这种联结具有能被打破的短暂性,使不同层次成员处于不断更替的状态,使分层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转变为个体间的竞争,从而破坏地位差异与人的差异之间相互强化的中介条件,使两种差异分离,最终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异,缓解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再者,合理的社会流动能拓宽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次群体之间增进沟通与了解,加强社会整合。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社会层次之间接触面的宽窄,而合理的社会流动无疑可以有效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面,促进各层次间加深联系与理解、消除隔阂与冲突,提高社会整合度,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

在公安专业的社会学课程中,深入探索研究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关系,分析合理的社会流动方式对社会治安秩序有效供给的影响,帮助人民警察从宏观社会学视角进一步理解和审视社会秩序如何有效构建的问题。

3.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构建安定有序的城市秩序。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以乡村为基本载体的传统社会向以城市为基本载体的现代社会的转变。城市化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表现。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2019年1月21日,在国务院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称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工商服务业等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生产要素在市场领域合理流动的结果。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必然引发新的城市问题,这些都给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此外以理性和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城市,重视个人,以结果为导向,一方面使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增强,另一方面使城市社会的团结力和整合度减弱,使社会治安秩序的供给变得更复杂和困难。

在公安院校的社会学课程中,深入挖掘、分析诸如人口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贫富差距、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与城市地区社会秩序稳定的关系,了解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危及社会秩序安定的潜在因素,并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从社会学视角思考如何预防和减少外来人口的新问题。

4.社区秩序安定是社会秩序安定的缩影。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秩序的有效供给是社会秩序有效供给的基础。社区指的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活动区域。滕尼斯认为,社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形成亲密关系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情感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可以降低反社会情绪,增强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尊重和认可度,降低社会犯罪的发生。在公安专业的社会课程中,在介绍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开发探究社区的构成因素是如何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的,不同的地域如村落、市镇,社区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及人口素质,社区中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社区中人们互动的方式等,是如何影响社区成员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认同,又是如何影响社区秩序构建的。

公安院校的“社会学”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塑造人民警察的角色,以警察职能——有效供给社会治安秩序为目标,从社会学的视角增加警察角色的教学内容,挖掘和开发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分层、城市化与社区等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与社会秩序有效供给的关系,帮助公安院校的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化,提高人民警察供给社会治安秩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宇征,陶瑞.习近平社会秩序观初探[J].哲学研究,2018(4):101-105.

[2]黄毅峰.从外压到内生:“维稳”治理模式的限度与转变路径探索[J].东方论坛,2017(6):90-97.

[3]高燕飞.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研究[J].教育时空,2015(5):170-171.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警察角色意识培养视域下的社会学课程改革研究”(湘教通[2017]452号)阶段成果之一;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行政管理專业课程体系建设”子项目阶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社会学课程改革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法律论证:一种社会学进路的阐释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21世纪早期英国的“变脸”①——一个社会学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