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珍
【摘 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48例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49例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血管内科;满意度;睡眠质量;心理
心血管内科是医疗机构中收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科室,其中常见疾病有心肌病、心肌炎、心率失常、高血压等,此类患者普遍存在病势凶猛、病情复杂的特点,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若能辅助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终于价值[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报道陈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资料
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心血管内科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1.5±7.6)岁;主要疾病类型有心衰13例,高血压1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10例,其他3例。观察组患者49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4.6±6.9)岁;主要疾病类型有心衰10例,高血压17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冠心病9例,其他6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入院时均详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且所有患者均无精神、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具体包括生命体征检测、药物服用指导、病房环境日常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①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科室内所有护理人员经护理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后组成优质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护理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定期组织论坛会,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进展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计划。②优质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自身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采用视频、讲座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为其讲解疾病知识,确保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发展情况,介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准确有效的解答,以此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治疗信心[2]。③优质心理干预。因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间和后期恢复时间漫长,故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不安的负面情绪,为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如向患者说明以往相似病例的成功率,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语言暗示法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其负面心理[3]。④优质睡眠管理。因疾病特殊性,心血管内科患者睡眠质量普遍不高,为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需为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控制夜间病房内的湿度、温度及光线亮度,夜间减少查房次数,患者入睡前可指导患者家属为其进行肢体按摩、温水泡脚等,对于睡眠障碍较重患者可给予药物干预。⑤优质饮食管理及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病情不同为其量身定制科学的饮食方案和运动训练,确保患者机体营养所需,严禁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帮助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形式对患者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共分为不满意(0~40分)、一般满意(41~80分)、非常满意(81~100分)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n×100%。②患者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质量平分别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③患者心理状态。使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规格对所有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SSPS 22.0进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分别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t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次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中质量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可比性(P<0.05),详見表3。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自身身体素质、病情发展速度、治疗方式及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治疗时间相对漫长,加之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若不能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将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4]。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其通过注重患者心理、睡眠、肢体等方面的护理,有效解决了传统护理中仅围绕患者病情开展护理的弊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细致、更全面的人性化服务,为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供保障。
王绿花等[5]学者在研究中将8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41例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41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证实,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结果与王绿花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总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婷婷.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5):264-265.
[2]王素岩.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 162-163.
[3]苏玉荣.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270-271.
[4]聂陈.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32):146-147.
[5]王绿花,王梅华,陈燕春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4):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