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稻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2019-12-05 02:45黄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发病原因发生特点

黄莉

摘要    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郴州市苏仙区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以期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发生特点;发病原因;防控对策;湖南郴州;苏仙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110-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水稻是郴州市苏仙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尤以稻瘟病危害最重。苏仙区是稻瘟病的重发区和老病区,20世纪80—90年代稻瘟病发生较重,后随着杂交稻和超级稻的推广,稻瘟病逐年减轻,而平原地段已多年未见稻瘟病发生,但自2013年以来又呈现逐年加重发生趋势,2015年晚稻稻瘟病暴发成灾,2016年早稻稻瘟病大流行,部分重发田块禾苗坐蔸全部绝收,农户经济损失惨重,社会矛盾突出。本文就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控进行探讨,以期为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1    发生特点

1.1    危害症状类型主导明显

稻瘟病通常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和谷粒瘟。苏仙区稻瘟病以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明显,平原区以叶瘟危害严重,山区以穗颈瘟危害严重。

1.2    发生程度重,损失重

由表1可知,2015年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0.40万hm2,偏重发生,尤其是晚稻稻叶瘟大发生,病蔸率43.8%,最高达100%,重发生区域主要在五里牌、栖凤渡、许家洞3个镇、22 个村,发病严重田块减产70%~80%,甚至颗粒无收,造成成灾面积101.4 hm2,绝收面积32.0 hm2,发生程度和损失程度是历年来最严重的一次。2016年发生面积0.50万hm2,偏重发生,早稻尤为严重,稻叶瘟病蔸率30.6%,最高达75.9%,无绝收现象。

1.3    发生时期早,流行速度快

近年来,苏仙区直播早稻和烟稻面积不断增加,早晚稻播栽期提前、封行提早,密度也大,稻瘟病呈现发生期提早、流行速度快、危害大、损失重的显著特点。据调查,直播早稻播种期集中在3月30日前后,早稻常于4月13日始见苗瘟,5月18日陆续出现急性、慢性叶瘟混合发病中心,均较往年提早5 d左右,流行速度快。直播稻重于抛插稻,易出现坐蔸死苗现象,甚至减产严重,引起农户心理恐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1.4    发病范围广,面积大

据植保资料统计,2013年前苏仙区稻瘟病发生较轻,发病范围一般在高山区和老病区,年发病面积约0.1万hm2,损失轻。2015—2017年发病面积分别达0.40、0.50、0.35万hm2,发病范围也扩展到了平原地段,覆盖全区境内全部8个镇的水稻种植区。

1.5    发病品种多,病情差异明显

对2013—2018年苏仙区稻瘟病调查发现,双季稻重于单季稻,早稻重于晚稻,常规稻重于杂交稻,发病品种多,品种间也存在病情差异大的特点。发生较重的品种有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中嘉早17号、黄华占、隆两优华占、深优9588、Y两优9918号等。

2    发病原因

2.1    气候因素

影响稻瘟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和湿度[1]。当温度20~30 ℃、湿度90%以上[1]、稻株保水膜6 h以上时,稻瘟病病菌易侵染流行。据植保气象资料记载,2015年7月中下旬至8月初近20 d晴雨交加天气(平均气温27.8 ℃)、田间适温高湿郁闷小气候环境,2016年5月低温高湿气候(平均气温21.8 ℃、平均湿度93.5%),分别是2015年、2016年稻瘟病重发的又一主导气象因素。

2.2    病菌来源

2.2.1    种子带菌率高。种子带菌是稻瘟病发生的初侵染源之一[2]。据调查,多数农户选择种植感病带菌率高的品种,如中嘉早17号等,加上部分农户未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或拌种消毒处理不彻底,导致稻瘟病发生严重。

2.2.2    田间菌源量大。苏仙区近年水稻收割以机收为主,稻桩高留且秸秆置留田间,稻田冬季免耕多,春季打捞又少,田间菌源量逐年累积增加,增加了来年稻瘟病的发生概率。如2015年栖凤渡镇南香村晚稻稻瘟病重(病株率25.6%),次年早稻稻瘟病发生愈加严重(病株率50.8%),其病稻草置留田间,菌源量充足,病菌侵染直接导致2016年稻瘟病大流行。

2.3   品种抗病性

2.3.1    品种复种致抗性降低。农户习惯自留常规稻种并长期单一种植,或长期种植基因同质化抗病品种,导致病原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异,植株抗性下降,当外界条件适宜,稻瘟病易发生流行。据调查,黄华占作为苏仙区水稻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之一,已连续种植多年,大多数农户反映黄华占的产量和抗稻瘟病性能呈现下降趋势。

2.3.2    品种本身不抗病。各个水稻品种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自身的特性,对稻瘟病的抗性也不同。如2015年、2016年苏仙区栖凤渡、许家洞、五里牌等3个镇近666.7 hm2的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中嘉早17号等水稻稻叶瘟暴发成灾,其品种本身不抗病是主要因素。

2.4    防控技术

2.4.1    预防意识薄弱。2000—2013年苏仙区稻瘟病发生极轻,农户逐渐忽视了对稻瘟病的预防。虽然农业部门一再宣传要预防稻瘟病的发生,要打预防药,但农户未加以重视,待2015年、2016年稻瘟病再次暴发时,农户不知所措,导致稻瘟病暴发成灾。

2.4.2    防治不及时。由于稻瘟病始发症状不易被农户察觉,病情发展又快,待稻瘟病发生严重时,农户再施药防控已于事无补。

3    防控对策

在稻瘟病防控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控方针,只有做到抓源头、早预防、勤监测、早发现、早防治,才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发生概率。

3.1    加强监测预警

植保部门要做好稻瘟病病害动态监测和流行趋势分析,及时发布预报警报,通过电视、短信、QQ、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传送,分类科学指导农户群防群治,遏制暴发成灾[3]。近2年来,针对稻瘟病发生的复杂性,结合实际,合理分配农业项目走向,在全区设立了4个监测点,全面监测稻瘟病消长动态,及时发情报指导农户合理用药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加強宣传培训指导

针对农户稻瘟病防控薄弱环节,植保部门要加强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工作,普及病害识别和防治技术,提高防控认知度,改变农户见病治病、见虫打虫的习惯,增强农户的植保防控方针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意识,提升抵御病虫灾害的能力。

3.3    强化农艺防治措施

3.3.1    选用抗性品种。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种子管理,严把种子质量关,可引导种子代理商多引进高抗病组合、品种,或引导农户加强品种布局,合理搭配[4],交替种植高抗性组合、品种,从种子源头上降低稻瘟病发生率。

3.3.2    清除菌源。水稻机收时尽量留低稻桩,将带菌稻秸秆尽量焚烧处理干净,稻田多翻耕浸泡过冬,春季多打捞菌源上岸集中焚烧,清除菌源,减少田间稻瘟病菌基数,降低来年发病几率。

3.4    适时选用对口药剂防治

根据稻瘟病发生区域、发生特点,采取重预防、快治理,突出重点、分类防治。

3.4.1    抓关键环节,施预防药。一是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如25%咪鲜胺乳油3 000倍液浸种24 h。二是抓住分蘖期和穗期,分别打好叶瘟送嫁药和穗颈瘟预防药,如20%三环唑、40%三环丙环唑、32.5%苯甲嘧菌酯等。

3.4.2    抓病症,施药快治理。植保部门要常监测,重查症,见始症,分类快治理。首先,在水稻分蘖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勤施重施药剂防治;其次,在破口期、抽穗期重施2次药勤治穗颈瘟。药剂均可用40%稻瘟灵、16%井·酮·三环唑、75%三环唑、25%吡唑醚菌酯等,每隔7 d用药1次,连防2次[5-6]。

4    参考文献

[1] 姜丽霞,朱海霞,纪仰慧,等.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34-136.

[2] 刘天华,白姣姣,吕东平.农业气象因素影响稻瘟病发生分子机制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1):1-7.

[3] 彭昌家,白体坤,冯礼斌,等.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190-199.

[4] 温小红,谢明杰,姜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90-195.

[5] 赵夏夏,王旭明,许飘,等.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1):5-9.

[6] 车喜庆,桑海旭,王井士,等.滨海稻区稻瘟病发生动态及田间药效评价[J].中国稻米,2019,25(2):103-105.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发病原因发生特点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