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钰
摘 要: 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是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教育科研语言发展存在思想西方化、语言简单直译、传统语言挖掘不足、现代语言创新不强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内容本土化建设,合理改造西方语言,加快传统语言挖掘整理,创新现代语言符号体系等。
关键词: 教育科研语言 本土化
在国际互动中吸收西方教育科研语言的合理因素,保持我国教育科研语言的特色,实现我国教育科研语言的本土化发展,是我国教育学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发展的命题提出
教育科研语言是语言在教育研究中的一种体现,是学者民族文化在教育学科中的一种延伸。我国教育科研应使用本土语言,保留自己的民族话语体系,发展符合国人思维方式的表达风格。
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是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战略需要。语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我国学者自信本土教育理论,自信本土教育科研语言,才能自信于世界教育理论舞台,才能自信于世界教育科研语言舞台。运用本土语言表达出来的教育理论不但会受到国人的认可,而且容易得到世界的认可。
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的战略需要。具有本土语言的教育理论有着独特的理论魔力和理论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注重语言的本土化发展,以形成具有本土风格和本土气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语言。
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是解决我国教育实践问题的战略需要。本土语言的表达必须迎合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需要。作为实践者和研究者之间共同的思想交流工具,本土语言具有本土实践者和本土研究者皆能準确理解对方言语的特征。
二、教育科研语言的本土化问题分析
1.思想西方化思潮抬头,文化自信不足。
我国教育理论学习过德国的赫尔巴特理论,学习过美国的杜威理论,学习过苏联的凯洛夫理论,学习后没有进行深度的反思和反省。教育的概念、术语、假设、分析方法等大都来源于西方,不会用汉语表达教育事务,一些学者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有所缺失。
2.语言简单直译现象较严重,不符合国人的表达习惯。
西方语言的直译现象并不符合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如,self-regulated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self-planed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self-monitored learning等英文,若直译的话,分别为自我调节学习、主动学习、自我计划学习、自我导向学习、自我监控学习等。这些术语的内涵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形,若任其在我国学者理论研究中泛滥使用,则必然会造成我国学术语言的混乱和含糊不清。一篇论文中词语混用,一会儿用这个词语,一会儿用那个词语,混淆读者的思维和思考,影响作者真实意思的表达。
3.传统语言挖掘不足,继承意识淡薄。
一些青年学者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语言不够重视。一些青年学者认为国内教育理论落后而不成体系,语言也是如此,仅用我国传统语言无法表达教育理论主张。一些学者忽视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挖掘工作,对传统优秀语言挖掘和创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精力投入不足,致使我国传统教育理论和语言发展滞后于新时代需求。
4.语言乱造现象存在,语言规范性不足。
语言创新不是没有原则的胡编乱造,一些学者不顾汉语的纯洁性,中英文混合使用,英文词汇过多,论文看似高大上,实则为故意炫耀自己的“博学”和“前卫”,大大限制论文的传播和大众的理解。一些学者患有汉语“失语症”,离开外语,就不能说一句完整的汉语,没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沟通和解读教育的方法。
三、教育科研语言的本土化发展策略
1.理论思想(内容)本土化是语言形式本土化的前提,应加强我国教育实践研究。
语言符号的差异反映的不仅是文化形式的差异,而且是不同国家国民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考虑中西思维差异,直接应用建立在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符号体系表达东方思维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教育研究不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而应具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西方词汇频繁出现过度使用,既破坏汉语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汉语文字的表达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又消解我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1]。
教育研究的来源和根基在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学习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及运动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教育研究“原料”和“素材”。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新经验、新做法,需要学者用心用情体验、实践、理解和表达。解决了教育研究“水源”问题,教育研究“渠水”自然长流不息。
2.西方语言引入应入乡随俗,加以改造。
由于民族和群体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性,语言不匹配、不等值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民族之中。翻译本身是不同思维体系、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交汇的活动。因此,西方语言翻译为中文和汉语,应转换为中国公民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符号,即所谓的“入乡随俗”。如,“telephone”来源于西方的发明,引进中国时,汉语中无对应的表达词语。出于表达的需要,被翻译为“他律风”,然而这个由汉字毫无意义地堆砌而成的词语很快被能表达其义且更简洁的词语“电话”所代替。“Coca-cola”入乡随俗被翻译为“可口可乐”,在语音上,英文名和中文名听上去很相似;“可口可乐”的中文名又向消费者传达“可口,爽而愉悦”的感觉。
学者在翻译国外教育名著和论文时,不能机械化,应在忠实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加工。翻译不是逐字逐句机械地把外文转换为中文,而是根据国内读者的思维方式对外文原文进行适当加工,或删减,或增加背景内容,或将原话直译,或使用间接引语[2]。
3.推陈出新,加快传统优秀语言挖掘整理工作。
教育科研语言本土化必须挖掘本土传统优秀语言,并结合当代形势予以改造、深化、升级、提炼、顺应、同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和传统语言是一把金钥匙,开启着民族走向未来和明天。孔子、孟子、朱熹、王夫之、颜元等教育家,儒家、道家、法家、佛家、墨家等哲学流派,私塾教育、游学教育、书院教育、平民教育等教育形式,《论语》《孟子》《劝学》《颜氏家训》《师说》都蕴含着多元而多彩的教育理论内涵和语言精华。作为孔子的后代,我们应在汲取传统教育理论和语言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传统教育理论与语言有精华,也有糟粕。如,过于强调师道尊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克己复礼为仁,等。今天学者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式继承。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语言,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语言。
4.与时俱进,创新现代语言符号体系。
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是现代语言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我国文字语言具有表达简洁明了、描述生动形象、节奏感明显、幽默风趣等民族特征,学者应首先学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语句要通顺畅达,用词要恰当妥帖,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事物和观念,切忌含混、错乱、别扭、拗口、病句较多、缺乏文采。我国学者应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把握自己的话语权,构建自己的语言文字体系,发展自己的表达风格。
教育科研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与教育理论发展同步。在新時期教育事业发展中,我国学者积极宣传教育理论,许多专有名称不只是学者圈所能理解的,而且社会大众也能理解。如,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组织、学习型社会、形成性评价、情境教学、教育标准化、泛在学习、混合教学、移动学习、微课程等词语,具有现代鲜活的时代特色,准确表达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可喜形势。这些教育科研语言具有内容生活化、词汇平民化的特点。我们应从教育知识体系建设做起,形成体系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提炼基本的专业术语、专业短语和专业名词,打造国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曹玲娟,巩育华.“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N].人民日报,2014-04-25(12).
[2]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