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2019-12-05 02:45潘久四孙玉海张国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机械化栽培技术

潘久四 孙玉海 张国栋

摘要    总结潜江市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秸秆灭茬还田,适墒精细整地;选择优良品种,适时适量播种;选择合适机型,提高播种质量;建立标准沟渠,保证四沟配套;实施测土配方,注重平衡施肥;搞好化学调控,防除田间杂草;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获归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茬麦;栽培技术;机械化;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02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是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宗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中,劃定小麦生产功能区2.87万hm2,常年播种面积3.33万hm2,平均产量3 000 kg/hm2,总产10万t,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稻茬麦田土壤湿度大、腾茬换季时间紧,大力推进稻茬麦机械化耕整技术、小麦机械播种技术、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可以抢抓秋冬播有利时机,提高光热利用率,增加小麦冬前有效生长时期,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推进植保机械技术、机械收获技术,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病虫害统防统治,有利于小麦集中收获晾晒归仓[1]。

潜江市高度重视包括小麦在内的秋冬播农业生产,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建立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服务,印发《秋冬农业生产意见》《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小麦、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小麦机条播技术要点》。同时,高标准建设稻茬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推广应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四化”技术,通过项目建设把作物机械化生产与品牌创建、高产高效进行有机结合,以片带面,促进小麦生产均衡全面发展。现将近几年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秸秆灭茬还田,适墒精细整地

对腾茬较晚、地势较高、湿度较低的田块,水稻收获前7 d及时断水,水稻割茬留高15 cm左右。对腾茬较早、适播期较长、地势较低、湿度大的田块,水稻收获后深翻覆茬晾田。对籼稻茬口小麦,应适墒采用深旋耕或翻耕浅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精细整地,耕整深度应在15 cm以上。粳稻茬口相对较紧,应在水稻收获前10~15 d开沟排水,水稻收割后,采用深旋耕方式抢时适墒整地。收获水稻时应在收割机上加装碎草与匀草装置,稻秸长度控制在10 cm以下,并均匀抛撒[2-3]。

耕地前应均匀施足底(基)肥,采用翻耕或反旋耕方式,深埋稻秸,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地表5 cm以内土层的稻秸量。整地要求田平土碎,以保证播种质量,为麦苗扎根、抗冻防倒奠定基础。如遇连阴雨无法整地,可采用少免耕播种。

2    选用优良品种,适时适量播种

选择适合潜江市种植的襄麦25、鄂麦27、鄂麦596等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做到“三适”播种,即适期、适量、适墒。播前药剂拌种,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g拌1 kg小麦种子为宜。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8日,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播量150~180 kg/hm2;11月5日后每晚播2 d,播量增加7.5~15.0 kg/hm2。保证苗齐苗壮,保证基本苗240万~270万株/hm2。

3    选择合适机型,提高播种质量

水稻收获耕整后,选用合适型号的免耕条播机,一次性完成碎土、灭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播种深度,墒情好时播种深度控制为2~3 cm;土壤偏旱时,播种深度调节为3~4 cm。播种机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避免中途停机,造成堆籽;对于机器播不到的死角,要人工补种[4]。

4    建立标准沟渠,保证“四沟”配套

建立麦田标准化沟渠,及时开好“三沟”,做到“厢沟、腰沟、围沟”梯次加深,确保“厢沟、腰沟、围沟”与排灌沟渠“四沟”配套,沟渠畅通,降低土壤含水量,降低田间湿度,降渍防湿,提高地温,保证小麦冬前早分蘖、快生长。提倡使用机械开沟器进行开沟,以利迅速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土壤含水量,同时将切碎的沟土抛撒到两侧,均匀覆盖到已播的麦垄地表。

5    实施测土配方,注重平衡施肥

小麦施肥做到“先测土、后配方、再施肥”,遵循“适量减氮、稳定或增施磷肥、补施钾肥”的施肥原则,注重平衡施肥,应掌握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氮保品质的施肥原理。

基肥随播种时机械施用,一般磷肥作基肥全施,氮肥的60%、钾肥的70%基施,氮肥的40%、钾肥的30%作提苗分蘖肥和拔节前施肥。一般基施45%复合肥375~450 kg/hm2,苗肥合理运筹,分类看苗施用。追肥时机械沟施,深度达6~10 cm,肥带宽度3 cm左右,肥带位于2行麦苗中间部位,保证匀速施肥、下肥均匀。对底肥充足、苗齐苗壮的麦田不施苗肥,对基本苗不足、长势一般田块在小麦二至四叶期追施尿素60~75 kg/hm2。对于底施氮肥不足、长势较差的田块,尿素施用量增至90~120 kg/hm2。腊肥与拔节肥看苗酌情施用[5]。

6    搞好化学调控,防除田间杂草

对12月下旬主茎已达5~6叶、群体偏旺、越冬期可能拔节的麦苗,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75 kg/hm2露水干后叶面喷施,做到机械均匀喷药。对群体长势偏弱的麦苗,可用促进型植物生长调节剂“802”“芸苔素”等,结合施用氮肥、钾肥促进苗情转化。在小麦二至四叶期、杂草一至三叶期分别用6.9%精噁唑禾草克乳油(骠马)750~1 200 g/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兑水喷雾除草。

7    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获归仓

3月下旬至4月上旬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发现一点,保护一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2.25 kg/hm2兑水450~675 kg/hm2采用无人植保机型喷雾,5~7 d后第2次用药。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采用“齐穗一块,防治一块”的防治措施,用50%多·酮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兑水450~675 kg/hm2喷雾防治,4~5 d后第2次用药。小麦收获适期为完熟初期,此时植株全部枯死和变脆,籽粒全部变硬,机械收获时以上午植株露水干后进行为宜,收获后及时晒干,保证颗粒归仓。

8    参考文献

[1] 庞志娟.浅谈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177-178.

[2] 闫志芳.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6(21):8.

[3] 张继林,黄玉鸾,孙元敏,等.南方稻茬小麦机械化栽培丰产配套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3(5):5-8.

[4] 韩娟英,管军江,杨波.稻田套播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3):48-49.

[5] 曹菊英.小麦玉米机械化栽培作业的技术要求[J].种子科技,2000(2):55.

猜你喜欢
机械化栽培技术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贵州省“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发布
我国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接近50%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