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琦 邹元君
(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长春 130117)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研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等方面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1]。
中医作为我国医学瑰宝,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与青睐,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人口健康和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先后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网络互联互通、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互联网思维,一轮又一轮信息化革命也在触发新的产业革命,不适应网络信息化的旧生产形式必然被新兴业态所取代。医学与信息化紧密结合,出现了电子病历、智慧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健康等新型医疗方式。传统中医要发扬光大,必然需要有互联网思维、既懂中医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信息学是医学信息学在中医药领域的一个分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及有关文献等。医学信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是在医学图书情报的基础上,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大多是以实用为目的,缺乏必要的广度与深度,培养的人才仍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特别是中医药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1982年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着手筹建计算机中医药文献检索资料库,1987年初建成中国第1个综合性中医药文献数据库[2]。1986年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与相关科研所合作,率先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舌象进行研究,拉开四诊客观化研究的序幕,之后脉象仪、舌象仪、经络测定仪等相继产生[3]。此后国内各大中医院校和中医科研机构纷纷开启对中医与信息融合之路的研究。
崔蒙将中医药信息学定义为是中医药学和信息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4]。
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信息学设为培育学科,多所院校开展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随着医疗信息化对卫生信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医学信息学学科建设对于医学类院校的重要性已引起广泛关注。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目标是通过中医药信息利用的能力,解决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中医学理论与方法学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5]。截至2019年3月全国共有26所专业中医药院校(此数据包含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已更名的西藏藏医药大学)。已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的高校有11所,华中地区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的数量最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同类院校中较早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的院校。被授予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的高校有4所,分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11所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科建设侧重点各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全国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学硕士点建设情况
续表1
随着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的深入,研究方向已由传统信息管理方法过渡到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内容已由过去的信息现象、信息规律研究过渡到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利用、决策支持与知识发现。研究方向和内容发生了质的转变,中医药信息学也被赋予新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大数据时代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6]。长春中医药大学于2018年申请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中医药学信息学,学科团队赴全国10多所中医药院校实地走访和调研,同时在网上搜集大量行业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医学信息学、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以及中医信息的各类重大会议,学习中医学信息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各院校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中医药信息学是信息学的一个分支,信息学又由情报学演变而来,所以最初研究方向都集中在中医药文献数字化领域,然后开始进入诊疗数字化领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研究阶段,随着大数据浪潮的冲击,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方向又开始拓展到数据挖掘与处理、知识管理阶段。目前已有8所院校开设中医数据挖掘与处理研究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中医智能化技术也开始成为医学信息学新的研究方向。但是中医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人工智能与中医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医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目前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高校中有4所研究方向为中医人工智能。
设立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各院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依托平台和资源相差很大,不同学校间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尽相同,不能只效仿而忽略本校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科专业建设,知识的简单堆砌构不成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的学校已有信息工程学院,有着多年的本科授课班底以及完整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一些无医学信息本科专业的学校有所不同。此外,有的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是建立在有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一些没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做适度的调整。目前学科发展呈现高度交叉和融合的态势,因此学科需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
在一些高校网上公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几乎很难找到中医类课程,导致学生的选择性太少。研究生教育是面向全国招生,没有考虑到无医学背景的学生日后学习开展的问题,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会变得更加狭窄。建议至少在专业选修课上多添加中医类课程,或者为非中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中医类课程,如果脱离了中医特色,中医药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有违该专业建立的初衷。
2018年笔者单位共实地走访全国10家中医药院校,在交流的过程中听取了已有毕业生的一些院校的建设心得,总结下来可以用“平”、“厌”、“乱”3个字来形容。所谓“平”:课程没有特色,各高校之间专业雷同,难以形成特色;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专业水平难以提高;专业还是传统的课程,内容陈旧,发展艰难。所谓“厌”:学生多为调剂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刚开设专业招生前两年),对医学信息学这门新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工科学位授予有着抵触的心理,产生厌学的情绪时有发生,需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所谓“乱”:在专业设定之初,定位方面思考不够周全。新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一些院校参照同类院校同专业设置应用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人才培养方案和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任何一门新学科专业建立之初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现代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新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利用学科间互联互补、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信息化技术,将中医发扬光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而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中医药信息学未来的努力方向。中医药信息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应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个优势,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努力克服“平”、“厌”、“乱”现象,使中医药信息学实现“中医+信息+创新+人才”的四轮驱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