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钰林
(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建筑工程行业关系着国计与民生,是社会支柱型产业,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无法衡量的社会效益。对建筑工程来说,必须完善相关的管理工作,逐步提升施工项目的整体水平,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社会价值、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建筑行业投资日益增大,规模不断拓展,其中的施工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繁琐,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从传统粗放型施工管理逐步改变为精细化施工管理,既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又要保证进度和安全。这种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也会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1 精益建造理论体系
如图1所示,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它将施工管理中所遇得到所有工作精细明确化,通过改良建筑项目管理的方式,极大程度的运用了数据化管理方向及自动化管理程序,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系统管理的清晰化和科学合理化,使得各项管理工作和各施工环节有着更加科学、更加明确的方向,从而提升了施工管理整体的效果以及各项施工工作精细化操作的意识,另外工程本身的工期、质量、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来说,精细化施工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优化和完善工程施工方案,可以将建筑施工与相关管理做到有效地整合,避免了过去施工与管理之间存在着隔绝和对立的问题,使得实际施工的效率更高。构建了这项机制以后,施工企业或单位的管理人员能够从更加细微的角度出发,分析整体的项目工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推测,明确了问题以后再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所以说精细化管理机制的构建有效的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实行精细化管理机制后,各施工管理的目标会具体落实到责任人身上,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控制好其它问题的发生,这就合理、有效的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最后,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也会因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得到有效控制。精细化管理体制还可以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以科学调配工程施工材料为基础,它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讲,精细化施工管理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细化施工管理还能充分结合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通过适当的奖励惩处机制增强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互相信赖,提升了施工团队整体的凝聚力,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团队矛盾,也促进并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建筑单位能够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施工管理责任制度的完善能使管理者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合理规范的行为准则,对施工项目的深入工作有明显促进作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需遴选项目工程的小组负责人,确保施工管理责任制度的真正实施。在构建施工管理责任制度时,也须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避免权力的滥用和监管不规范。
目前,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实行精细化施工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水平的进步,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在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保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机制,这对施工团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着很大帮助,将会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以及面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还能让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方法在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涉及各单位、各部门、各程序、各工种的协调运行,因此须注重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环节的细节处理,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价值,提升精细化管理意识才能合理有序地开展相关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各施工人员应具有精细化管理意识,能制定协调一致的工作标准,同时也应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执行力的考核与培训。然后,需要完善对应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制度,让施工工作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这会使施工单位的工作达到统一分配处理的成效,切实提高施工管理的工作水准,有利各类项目奖惩机制的落实,有利相关管理人员辅助工作的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预备阶段,施工管理设计人员需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在充分了解施工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勘探施工现场,明确对应的建筑施工措施,对不同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安全管理、工程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最核心的工作。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主要取决于施工的造价和质量,这也对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有很大影响。如果想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施工单位除了要完善培训机制,还要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落实好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将会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作用,使得每个施工人员在建筑项目中的价值得到提升。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项目施工单位应与建立单位进行联合,共同对项目整体的施工工序、操作流程等问题进行必要的控制,以便构造出高效的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避免操作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
项目施工结束后,精细化管理机制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自身功能的发挥。施工人员会在工作完成后对供电、供水、供暖等其他配套性设施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按照标准对配套设施进行运行和调试,从而使得施工单位能够第一时间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配套设施出现功能缺陷的情况。施工单位也应该在项目施工完成后做好有关资料的整理和归纳,确保建筑工程资料的完整,以便于验收工作顺利的开展与进行。另外,在项目的验收阶段,建筑工程资金支出与分配的核查也是重中之重。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整个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的保证,对项目的成本有重要影响。对施工企业自身来说,精细化施工管理有效节省了各个环节的成本,规范了各部门的行为,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了施工的正常运行,提升了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挥了较大的实际价值,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施工建筑单位深入了解精细化施工管理是新时期的重要方向。我们可以从项目实施前、现场施工、项目实施后这三个方面来确定精细化施工的管理措施,认真探究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合理的完成各项建筑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