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柳沁 王羿
有仪式感的永仁直苴彝族婚礼。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婚俗独具特色,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慢慢积淀而成的。彝族自古就有着独特的婚俗礼仪,解放前彝族人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婚配讲究门当户对。那时彝族男女之间大多没有恋爱自由,婚姻必须由父母包办。
但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彝族人提倡自由恋爱婚配观念,结婚仪式复杂而富有现代感。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地区彝族男女青年完婚过程十分隆重,一般经历自由恋爱、定亲、接亲、迎亲、认亲等礼仪程序。
直苴彝族至今仍保存着的“串姑娘房”的习俗。姑娘成年后就搬到厢房的“姑娘房”居住,厢房在空间上与正房相对独立。农闲时,小伙子们就会相约着到“姑娘房”串门,当地俗称“串姑娘房”。
姑娘们在房里一边纺线绣花,一边围着火塘和小伙子们交谈,相互了解培养感情,气氛温馨。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交往,青年男女们慢慢地也就挑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就开始自己单独的“串姑娘房”活动。
等姑娘和小伙子都认定彼此后,双方就开始准备定亲。定亲在当地俗称“吃定酒”。然后两家人一起商定结婚办喜事的日子,双方开始筹办结婚时用的东西,向亲戚朋友发送请柬。
直苴彝族婚礼一般为期三天。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都要来到女方家打跳到天明,然后换上直苴彝族服装。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人艳丽的服饰,参加婚礼的女人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宛如簇簇盛开的山茶花。
这些服装都是他们自织自绣的。女人们都穿着立领右衽绣花上衣,下穿直筒绣花阔腿裤,系上花围腰,头戴公鸡帽,背着着棉布绣花挎包,戴上了银耳环,有的甚至还穿上了刺绣精美的羊皮褂。身着的服饰远观如“山花烂漫”,近看每朵花刺绣针对细腻,构图合理,线线密匝,精美夺目。
等新娘被接至新郎家后,就开始“闹喜”环节:彝族大妈们给自己老公穿上女人的服装,男扮女装。为了逗笑观众,活跃现场的气氛。直苴地区之前就有结婚蒙面或者抹花脸让人看不出男女的习俗。
结婚典礼之后众人开始跳舞,彝族人叫做“打跳”。这时,乐手们开始拉二胡,吹笛子和吹芦笙了,先是男人围成圈跳,然后女人慢慢加入,这和传统选伙头的打跳习俗有关。
>>新人们也会穿上现代礼服
而新娘家送亲的亲友,亦被新郎家的亲友拉入打跳场,同跳同唱同欢。一般有三跺脚、两跺脚等,走两步,左脚踏步一下再右脚踏步一下,有时重音落在左脚,有时落在右脚,声音稳重而响亮。
空气中都弥漫着松毛的清香,而美丽的彝族传统服饰下摆的穗穗随着打跳而晃动在阳光底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打跳仪式结束,地上的松毛因为打跳人群的走动白了一圈。
男方的宴席一般举行午餐和晚餐两场,新郎家早已杀好猪羊,由男人们做着待客的准备。到了第二天早上,新娘穿上新郎家赠送的新衣,早早的起床烧水给父母洗脸,在吃午饭时为新郎家各位长辈及同辈盛饭,以示新娘从此为自家人。
婚礼完成的第三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回女方家里回亲午饭后,之后新郎母亲领着新郎新娘到各户亲戚家串门认亲。婚礼仪式才算结束了,新娘新郎正式成为了一家人。
每当直苴彝族举办婚礼时,老老少少都穿上直苴彝族服饰。从穿直苴彝族服饰的人数多少,我们可以看出热闹的程度,这个家族的亲缘关系、人际关系、婚礼规模、家族实力,家族团结程度等。除了婚礼以外,在永仁县举行的重大活动中,人们也将直苴彝族服饰作为表演服装。服饰渲染着整个活动的过程,服饰成为婚礼的载体,它承载着人们的喜悦与欢乐,是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