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当”里见风节

2019-12-05 14:49:52陈鲁民
政工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领军伟人彭德怀

☉陈鲁民

前些时候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块门匾。”毛泽东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挂上了新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说到“不敢当”,彭德怀同志也有类似佳话。1952年3月,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见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彭总的爱国胸怀和朴实气度,深深地吸引了巴金,他满含激情写成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彭德怀看到文字初稿时,觉得把他写得“太大”了,声称自己不敢当,并回信给巴金,建议把“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使我有些害怕!”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一向高调工作,低调做人,他的“不敢当”也很使人感动。2007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院士96岁华诞,科技日报社举行了“学习钱学森创新思维,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对于这场研讨会,钱学森一再表示,“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希望会议开得成功。”但我们都知道,他对中国国防科技建设居功至伟,是载入史册的历史伟人,也是中央组织部确定的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并列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向他学习,他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不敢当”,即表示对他人给予自己的信任、赞许、接待等承当不起。毛泽东对“伟大”的赞许不敢当,彭德怀对把自己写得“太大”不敢当,钱学森对“向我学习”不敢当,他们虚怀若谷,谦恭自抑,既不遗余力地为国家民族倾情奉献,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又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作用之有限,不肯居功自傲,表现了伟人的高风亮节,成为世代美谈。

由此想起历史上曾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当他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后,在领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狂妄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伟大!”可没过多久,他就兵败莫斯科,折戟滑铁卢,被送到圣赫勒拿岛上去“养老”了。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人,功劳不大,水平有限,却往往自我感觉良好,缺乏自知之明,荣誉唯恐其少,评价生怕其低,虽然戴了一堆“高帽”,其实是很可笑的。这就应了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因而,一个人能在各种赞誉和褒奖面前,说一声“不敢当”——发自内心而不是谦辞,是睿智和清醒的表现,说明你还有上升的空间和进步的余地。因为,伟大、英明也好,卓越、优秀也好,功劳卓著也好,当之无愧也好,那都是别人的评价,如果自己也这样认为了,“当仁不让”了,那就很有些危险,离走下坡路也就不远了。古往今来,这样因骄狂失据跌跟头的人并不鲜见,他们陨落的人生轨迹,也一次次地从反面证实“满招损,谦受益”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智者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减两分,以求其实;自己对自己的估价降半格,以求其真。”看似保守拘谨,实为经验之谈,与“不敢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领军伟人彭德怀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0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公关世界(2019年23期)2019-09-10 07:22:44
卑微的伟人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08
伟人出东方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1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
新领军(2009年12期)2009-12-23 02:28:18
彭德怀咬文嚼字
军事历史(1998年5期)1998-08-15 06:19:12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军事历史(1998年5期)1998-08-15 06: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