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019-12-04 00:55魏芝鹏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表达交流艺术

摘 要:人虽不渺小,但走进艺术的世界,还是会被它的宽阔所震惊,看着它没有的尽头,脑中产生无数疑问,“这纷繁多杂的艺术到底包括什么,身边的何种事物能被称为艺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艺术现象是怎样被解释的……”一系列的问题在脑中闪现。不管是数据还是书本都有内容指出,对于艺术各方面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有无数的专家学者在不懈调研,探究艺术各方面的奥妙。本文叙说艺术,实则是在把艺术当作表达方式的创造者而在进行阐述,进而大胆尝试给艺术下定义,为读者讲解艺术的本源与特质,想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知晓艺术,能够说明身边的艺术现象,由此来促进艺术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艺术;表达;交流;艺术概念

一、 探讨艺术本源

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对人生的思索用一些表达方式展现给外界,而这些表达方式又是由艺术创造出来,所以,是艺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由此可说明,艺术的本源可为交流。不管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事业上,只要有人的存在,有除自己之外的人存在,就避免不了交流。人们常说交流是门艺术,需要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交流技巧,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人与人之间重在交流沟通,需要交流,就需要表达方式,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由于一个表达方式的不恰当,引发的误会数不胜数,所以,表达方式作为交流的前提,艺术又是创造表达方式的先行者,对艺术的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透彻了解艺术,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生活中不必要的误会或许会因此减少,人与人之间也能更好地和睦相处,互相交流自己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促进思想、情感的沟通。因此,从这我们有可以得出,艺术的本源可以是促进人们思想、情感的交流。可往往有些人会认为,运用表达方式,并不是出于对交流的需要,在没有一个承受者的情况下,表达显得毫无意义,只是个人需要而已。比如,当自己发现一个比较古老的文字时,因为年代的久远,并不知道它所代表的含义,历史文献上也没有对它的解释,那么它的出现,对我们而言,只是让我们知道在比较老的年代,有过这样的一个文字,其余就没啥意义可言了,毕竟我们不是考古学家。同理,在艺术品身上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有人能够欣赏它,看懂它,理解它,那这件艺术品就有价值可言,反之,这件艺术品只是存在于世间的一个物品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件表达作品。可见,人们在不同事物身上寻找艺术,不如说成在找这些物品身上的表达意义。表达有意义,又有人能够看懂并理解,那么它就是一件艺术品,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物件。

二、 艺术有何特性

(一) 目标性

艺术领域是没有尽头的,大千世界,每天都有大批的设计者在创造新的艺术产品,有些把生存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创造;有些是为了更好地营销产品而设计;而有些会为了救死扶伤而设计……不管是为什么而设计,创造出来的艺术品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目标性,尽管目标不同,但它们都是因为一个目标而被创造。

(二) 时代性

在大多数人眼中,大部分的艺术作品走在世界前沿,具有时代性。艺术是由人创造的,而人的思想也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换,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自然而然也是随着时代的需求而改变。比如,在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设计者创造出来的手机产品,大哥大走在時尚的前沿,在那个年代,手中有一部大哥大,显示着他的身份和地位绝不低。可随着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哥大也已被人们所淘汰,手机产品进入快速更新的时代,每一款都根据消费者不同时间段的要求而不停更新,拿国产手机华为来说,短短数十载,就已经有好几代了,一代更新的一代,一代淘汰着一代,市场淘汰率每年都还在上升。可见,设计者的艺术作品,随着顾客的需求而不断被创造,而人们的需求又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至于让艺术产品也跟着时代在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气味。

(三) 宽领域性

艺术作品的设计范围是没有界限而言的,是看不到艺术的尽头,每个设计者的思维都各不相同,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不一样。但从设计进程上看,最开始的为谋生而设计,到现在的为享受、娱乐而设计的,但是这几方面,就衍生出了无数的艺术作品。如今,不管是生活中、学习上,还是事业方面,衣食住行中都布满了艺术的影子。在生活中,家具一类,被设计者们各种雕研,美观的、实用的、个性化的艺术性家具层出不其,在室内装修方面,设计者也加入了智能化家居的元素,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信息化;在学习中,各种艺术品的出现为沉重、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不少的新鲜色彩,例如,学生用的笔袋的个性、书包的便捷化、黑板的智能化等;在事业方面,我们的工作中,电脑更加高端、办公桌逐步智能化、产品的制作工程大部分工序加入了机器人元素,减少的人们的劳动量……艺术品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它该有的作用。可见,设计无处不在。

(四) 从众性与创新性并存

在一个领域中的艺术品,避免不了有相似的冲突,说明了在宽泛的艺术领域,也有着重叠,也就是现今最流行的一词“山寨”。在主体不变的情况,把细节和表达形式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适应了大众的需求,所以,与其说这些艺术品是山寨,还不如说它们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充满了大众性。但我们还要看到另一面,可能是现在的人们眼界越来越高,大众类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一些顾客更需要创新类的产品。因此,新的产品在设计者手中孕育而生,满足这批顾客的需求,而这些产品被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不过,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这个时代的艺术品还是以大众性与创新性的形式共同存在。

参考文献:

[1]李心峰.中国20世纪的艺术本质论[J].民族艺术研究,2005(8).

[2]仲怡霄.浅谈美的本质与艺术的本质[J].大众文艺,2018(7).

作者简介:

魏芝鹏,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翻译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表达交流艺术
如此交流,太暖!
纸的艺术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