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家长、教师都觉得学生越来越难管。有时候家长管理不得法,然后一味地推到学校管理。学校教师也希望家长能共同管理,才能保证学生教育的持续性。下面来看看这样家校共同管理的案例。
关键词:背景分析;原因分析;共同探讨
背景分析:小王是一名调皮的男生,15岁,刚进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原来初中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进入高中后,这些行为习惯慢慢有显现出来: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睡觉,随意打断老师上课节奏,甚至起哄影响班级上课纪律。而且小王同学在班上同学间有一定的影响力。班主任老师也因为一些违纪事情请过小王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可是因为家长在外地工作,不能对小王回家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有时候也缺乏一定的教育方法,所以小王同學的家庭教育也显得很单薄无力。
原因分析:班主任老师和小王家长沟通发现,小王的父亲平常在外地工作对孩子平常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不太了解。回到家后,家长和孩子沟通不多,遇到小王不听话,不是打就是骂。小王的母亲之前对孩子袒护溺爱,父亲在管教时,母亲则一味地指责父亲长期不管家庭。读了初中后,小王担心父亲打骂,表面上听从母亲管理,可是行为习惯根本没有改变。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不融洽;家庭教育的不统一,不坚持,于是小王在初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
辅导过程: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一、 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与家长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最好的资源,显然,案例中的小王父母没有去深入挖掘这种资源。对于高中生家长而言,孩子在青春期身心方面的急剧变化使得亲子关系往往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家庭亲子冲突频繁、亲子关系疏离,孩子的情绪、学习等也深受影响。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原生态的土壤。班主任需要和小王父母进一步深入沟通,帮助小王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使小王的父母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尤其要让小王父母明白简单粗暴的教育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会有很多负面影响,进而劝导小王父亲不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和孩子多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同时培养家庭成员的共同爱好,共同运动,共同郊游,通过共同的活动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幸福快乐成长。同时,当小王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变时,或者有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孩子是希望家长关心和注意的,随着家长教育方法的改变,小王的行为习惯也有所转变。小王变得能慢慢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 对待习惯上的后进生,学困生,更要耐心、细心的教育,更要谈心与帮扶相结合的教育
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要使“谈话”上升到“谈心”,要在谈心的过程中表现我们对于学生的爱意,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求知若渴,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教育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爱意不但可以让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也能够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和指引学生,让学生的目标,思想更明确。在遇到问题时,能判断是非对错,用毅力去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优生带学困生,一对一进行学习上的帮扶。这种帮扶表现了对学困生的重视,表现了作为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感,充分彰显了班主任时刻关心班级的学困生的博爱精神,可以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刚开始,小王拒绝同学,教师的帮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小王的内心必然受到触动,愿意积极融入同学中去,也愿意与老师交流心中的想法。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他感受到关心,也愿意去关心同学。教育不是立竿见影,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教育更是要耐心与细心。
三、 树立责任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健全人格
树木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土壤。个人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学校环境。班集体是一个以班主任为主导、树立集体意识为导向、汇集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培育具有明确教育目标、最终实现班级成员德、智、体等方面素质不断进步的群体。班集体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同时也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它是促使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班级中,班主任老师分配给小王同学一点职务,或是他擅长的工作,有兴趣的工作,让他能帮助同学,不但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还能和同学相处融洽。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小王同学爱护班级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在班级管理上,他遇到了问题,也向老师询问交流,和同学们积极讨论解决问题。在班集体的环境中,小王学到了太多,不但增加了自我的责任意识,也因为受到同学们的监督增强了自律意识,更学会了寻找方法,解决同学间的人际交往问题。教师对小王的正确引导促使小王不断成熟和成长。
辅导后记:小王同学经过班主任的教育与辅导有很大的转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会反复出现其他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去体谅帮助。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矛盾与冲突,这也是成长的风景。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共同管理,共同帮助,共同关爱,会让成长之花越来越美丽。
参考文献:
[1]周柯.家校配合齐抓共管搞好学生思想教育[C]∥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2005.
[2]姜尚发.浅谈学校德育[J].新课程(上),2017(3).
[3]李学英,王利娟.浅谈班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7):12-13.
作者简介:
李璐,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太平洋高中。